2025年2月24日作為俄烏沖突持續三周年整的特殊時期,全球各國再次聚焦俄烏兩國近日的一系列舉動。從俄烏沖突爆發至今,這場沖突已經不僅僅是俄烏兩國之間的問題,也影響了各地區安全、經濟和社會等領域,成為影響全球的區域矛盾。
隨著兩國逐漸陷入膠灼狀態,有媒體認為,這場沖突的曙光已經初現,因此不少國家開始設想俄烏沖突結束后,世界各國局勢又會面臨怎樣的改變?哪些國家會面臨清算,中國作為中立國,是否會受到波及。
愛沙尼亞
隨著沖突的持續進行,兩國雖各有疲軟,但戰爭的天平也似乎有所傾斜,倘若俄烏沖突以非和平方式結束,那么面對俄羅斯的清算,以下四個國家難逃一劫。
其中,首當其沖面臨清算的就是愛沙尼亞。作為俄烏沖突中首個公開支持烏克蘭的國家,愛沙尼亞在這場沖突中的立場一直非常強硬,就是絕對徹底的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戰后,愛沙尼亞可能會因這一立場而面臨俄羅斯的報復,失去投資并承受相應的代價?。
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曾在接受芬蘭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要想盡快結束俄烏沖突,必須制止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侵略行為,并認為愛沙尼亞有足夠的能力讓普京和俄羅斯屈服?。
?與此同時,卡里斯還表示,愛沙尼亞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出請求,愛沙尼亞將會率領自己的軍隊直接進入烏克蘭,與烏克蘭軍隊并肩作戰?。
?而對于愛沙尼亞的強硬立場,俄羅斯方面給予了直接且更加強硬的回應,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諷刺卡里斯,質疑其如何讓普京和俄羅斯屈服?。
那么,為何愛沙尼亞會如此堅定地站在烏克蘭這邊,如此抵制俄羅斯呢?
?首先是歷史遺留問題,愛沙尼亞在歷史上就與俄羅斯發生過矛盾,它曾被俄羅斯統治長達200多年,后來蘇聯又多次出兵占領愛沙尼亞。因此,愛沙尼亞對俄羅斯一直心懷不滿,與烏克蘭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天然的盟友關系?。
其次是出于地緣政治方面的考量?,烏克蘭在地緣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使其成為西方對抗俄羅斯的橋頭堡,而愛沙尼亞作為歐盟成員國,支持烏克蘭也是出于對自身安全的考慮,擔心烏克蘭一旦失利,俄羅斯的威脅將直接轉移到自己頭上?來。
第三則是西方聯盟的支持?,愛沙尼亞作為北約和歐盟成員國,其外交政策往往受到西方大國的影響。在烏克蘭問題上,愛沙尼亞積極響應西方的號召,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以彰顯對西方聯盟的支持和忠誠?。
出于以上三點的考慮,愛沙尼亞成為了堅定的“反俄羅斯”國家,因此俄烏沖突一旦結束,俄羅斯倘若要進行戰后清算,愛沙尼亞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
?波蘭?
與愛沙尼亞有相同清算風險的還有一個國家,就是波蘭。波蘭同樣作為烏克蘭的忠實盟友,在俄烏沖突爆發期間,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還派遣軍事人員進入烏克蘭境內作戰。
因而倘若面對俄羅斯的清算,波蘭也必定占據其中一席。
2025年2月底,波蘭總理圖斯克在多個場合強調,歐洲應加強團結以結束俄烏沖突,波蘭將提供后勤援助給烏克蘭,但不會派遣維和部隊?。
圖斯克在與歐盟領導人的視頻會議及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的會晤中,均明確表示波蘭對烏克蘭的支持態度,并呼吁歐洲明確立場,加強團結?。
在俄烏沖突中,波蘭不僅是堅定的烏克蘭擁護者,而且還竭力呼吁歐洲各國加入到俄烏和談的立場中去。
那么,波蘭又是為何始終如一地支持烏克蘭呢?
?與愛沙尼亞相同的是,波蘭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有一定的歷史遺留問題,波蘭歷史上與俄羅斯存在深重的積怨,它曾三度亡國,且每次亡國都有俄羅斯的身影,況且烏克蘭作為波蘭與俄羅斯的緩沖國,波蘭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支持烏克蘭也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
?此外,根據波蘭民意調查顯示,78%的波蘭人認為俄羅斯是侵略者,并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威脅到了波蘭的安全,這種廣泛的民意支持促使波蘭政府采取積極立場支持烏克蘭。
?與此同時,波蘭還試圖通過支持烏克蘭來平衡地區間的局勢,避免自身成為下一個目標。同時,波蘭也希望通過此舉加強與北約和歐盟的聯系,提升本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
?最后還出于經濟與軍事合作?方面的考量,波蘭與烏克蘭已簽署重建合作備忘錄和生產彈藥的合作協議,聯合生產坦克彈藥等軍事裝備,這種經濟與軍事合作進一步加深了波蘭對烏克蘭的支持。?
綜上所述,波蘭支持烏克蘭是基于歷史、地緣政治、民意、戰略目的以及經濟與軍事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因此倘若俄烏沖突結束,波蘭也是極有可能面臨俄羅斯的清算的。
英國?
?除了愛沙尼亞和波蘭外,英國也是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之一。
根據相關報道,英國在俄烏沖突中表達了明確的立場,愿意派兵進入烏克蘭以提供軍事支持?。這一立場表示了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態度,并反映了其在國際事務中的立場和決策。
?此次沖突中,英國之所以選擇支持烏克蘭也出于一定程度上的考量,首先也當然離不開歷史恩怨,還有,英國奉行大陸均勢政策,傾向于在歐洲大陸維持力量平衡,防止單一強國崛起。因此,當俄羅斯在烏克蘭采取行動時,英國選擇支持烏克蘭,以維護這一平衡?。
其次,從現實層面來看,英國認為烏克蘭的戰敗將危及資本主義文明,這與英國的利益和價值觀相悖。
英國首相在公開演講中也表達了終止戰爭、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撤出的立場,這反映了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態度?,當然,英國能夠擁有如此堅定的立場,也離不開美國背后的支持,即使俄烏沖突結束后,英國會面臨俄羅斯的怒火。
日本?
和英國擁有相同處境的還有日本。俄烏沖突中,日本出于取悅美國的目的,向烏克蘭捐贈了大量的資金和物資用以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戰爭。
2025年2月,日本在俄烏沖突中表達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并與加拿大一同宣布對烏援助。
日本外務大臣表示,盡管日俄關系存在困難,但日本仍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并與加拿大一同公開宣布對烏克蘭進行援助。
從這一表達來看,日本的外交策略還有一定的不同,盡管出于對美國的依附心理,日本在俄烏沖突中選擇支持烏克蘭,但是對與俄羅斯之間的外交關系,日本政府也給予了謹慎處理,這反映了其在復雜國際局勢中尋求平衡的外交策略?。
盡管如此,一旦俄烏沖突結束,日本也是極有可能面對俄羅斯的報復的。
中國的立場
?俄烏沖突中,中國的立場是始終如一的,即堅定地站在和平的一邊,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來促進這場沖突的和平解決。
沖突爆發后,我國政府始終致力于勸和促談?,與此同時,中方一直同有關各方保持溝通,致力于為止戰凝聚共識,為和談鋪路搭橋,為推動危機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俄兩國因為特殊的歷史交情和地緣政治關系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伙伴關系,這也是為何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后,盡管中國沒有公開支持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但始終拒絕加入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并加強了與俄方的經貿合作。
這種關系使得中國在勸和促談方面比西方國家更具影響力。同時,中國也強調尊重烏克蘭主權,并與烏克蘭政府保持溝通渠道,試圖維持一定的外交平衡?。因此,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的立場是客觀公正的,既致力于維護和平穩定,也注重與各方的溝通與合作。
從這些方面來看,即使俄烏沖突結束后,俄羅斯選擇清算在沖突中給予烏克蘭軍事援助國家,也不會影響到中國,畢竟中國作為徹頭徹尾的中立國,從始至終沒有偏幫任何一個國家,相反還出于過往的情義,在俄羅斯面對西方的經濟制裁時給予了一定的貿易幫助和扶持。
不過,當下來看,俄烏兩國之間的沖突也并不會在短時間內解決,畢竟兩國的沖突原因復雜多樣,盡管兩國在此次沖突中均損傷慘重,但均堅持到如今,雖有多個國家從中斡旋,希望促進和談的推進,但雙方對此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參考文獻:
【愛沙尼亞外長呼吁把俄逼入絕境,扎哈羅娃:謝謝你們把我們逼到這】
【波蘭:不會向烏派遣維和部隊 歐洲加強團結是當務之急】
【“支持烏克蘭”會議在烏克蘭基輔舉行 多國宣布新援助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