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汽車圈最火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極越汽車倒閉。
說實話,中國汽車這么多品牌,活著的有的是,死掉的更多,什么威馬、高合、哪吒,出事之前好歹都有幾個月半年會發現端倪,欠薪、裁員、欠供應商貨款啥的,但沒有任何征兆,從12月10號發病,到嘎嘣一下死在大家眼前只用了不到兩天半時間的,誰都沒見過。
更沒見過的是,整件事因為CEO的各種騷操作,逐漸演變成了一場鬧劇,CEO滿世界胡咧咧,投資方負責毆打CEO,員工負責圍住CEO,背景還寫著:中國智能汽車史上必將擁有每個極越人的名字。
每個極越人留沒留下名字我不知道,但極越算是在中國汽車史上遺臭萬年了。
有各地直營店的主播,直播播一半觀眾告訴說極越倒閉了,配上《好日子》的bgm,渲染了悲涼的氣氛,小學課本學過,這叫樂景襯哀情,更繃不住的是,這倆主播11月還拿“極越”會不會倒閉調侃過,預言家刀了!
有腦子轉的快的員工,一邊直播圍攻老板,一邊坐地轉型做自媒體,我看有的都一萬多粉絲了,各個平臺隨機刷,首頁一刷就刷出來……反正你就看去吧,一看能樂一天。
還有自媒體,之前恰過極越飯的博主們,視頻又被大家找出來戲耍,尤其是12月初那波,總之就是各方都在在線吃瓜,互聯網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而12月13號晚最新的消息是,吉利和百度雙方發了個聯合聲明,說給這事兜底。
鬧劇之下,極越唯一得到的好處就是,讓大家知道了自己,但對汽車圈以外的更多人來說,極越這牌子到底是個啥?沒多少人能說清楚,那么通過本期視頻你就能快速了解到:
極越是誰?有什么車型?
極越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樣?
極越倒閉事件的來龍去脈到底是啥?
提前聲明:今天這是一期落井下石的樂子文,估計極越也不能派律師來含我,沒工夫,都忙著給自己維權呢。
第一個問題:極越是誰?有什么車型?
極越是一家非常年輕的造車新勢力,發布于2023年8月,logo長這樣:
看得出來是字母的變體,左邊一個L右邊一個J,連起來就是……
極越汽車的前身,是2021年1月發布的集度汽車,logo沒變,還是LJ……
集度這品牌是怎么來的呢?
當時百度發了個公告,說要造車,而且一上來就是以整車制造商身份入局,并且拉上吉利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雙方持股55:45,百度負責智能化部分,主導整個品牌,吉利只負責生產制造,從名字也看得出來,吉利、百度各取一個字,就叫集度,這個時間點,比小米官宣造車提前兩個半月。
在集度這,你能看出許多熟悉的合作模式,比如蔚小理的代工廠模式,當時國家新能源的雙資質審批已經很困難了,百度又沒有小米那兩下子,所以只能和當年的蔚小理一樣,讓吉利代工造車,然后先上車再補票,資質慢慢申請。
又比如華為的鴻蒙智行模式,吉利有點類似奇瑞在智界品牌的地位,提供SEA造車平臺和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極氪基本算親兄弟,但賣車和買車的人都不想說這是吉利的車。
當時的百度,智能駕駛業務搞得熱火朝天,所以集度的定位就是“汽車機器人”,并且在2022年6月發布首款概念車,基于吉利SEA浩瀚平臺打造的ROBO-01,汽車我懂,機器人我也懂,放在一起,我看不懂。
官方的解釋又臭又長,簡單來說就是你幾乎可以用語音控制這輛車的一切,甚至可以在遠處喊他,讓他自己從車位開出來,反正挺酷的。
那集度是怎么變成極越的呢?
因為百度先上車后補票的想法沒成功。
2022年6月,吉利退出集度股東位置,集度變成百度獨資車企,一個純互聯網企業,申請造車資質難度更大了,眼瞅著量產車馬上要上市了,這哪行?
于是2023年8月,集度練習兩年半之后,百度又找上了吉利,用吉利的資質,吉利主導,百度只是作為股東和智駕方案供應商,百度旗下公司和吉利以35:65的股比成立了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同時由吉利發布旗下新品牌極越,算極氪的親兄弟,然后把集度的所有東西都平移到極越品牌下,公司主體還叫集度,而那個被員工圍堵的極越CEO夏一平,他并不是創始人,只是個高級打工仔,他說自己已經不是極越的最終受益人了,確實是這樣,極越的最終受益人是李彥宏,員工應該去北京堵他去。
極越目前有兩款量產車極越01和極越07,一款概念車極越ROBOX。
極越01,就是集度時期的概念車ROBO-01的量產版,極越品牌成立后兩個半月發布,
這是一款接近532尺寸的主流中大型SUV。
吉利SEA浩瀚平臺,極氪001的親兄弟,首發驍龍8295P芯片,還拿了不少設計獎。
極越07也差不多,算是極氪007 Plus版,稍微長一點,中大型轎車,今年9月上市,內外設計基本和極越01一樣。
極越ROBOX是一款所謂的智駕超跑,零百加速1.9秒,11月廣州車展剛發布,說2027年量產,在極越還沒出事的時候,還收了不少49999意向金,現在也不知道能不能退錢。
至于銷量,極越CEO夏一平今年年中曾經淚灑鏡頭前,說太難了,年初每個月只賣一兩百輛車,7月份訂單激增我們交付不過來了,那7月銷量是多少呢?1143輛,很難評。
11月的最新數據是2485輛,整個2024年只賣了14000多輛車。
可以看到,至少廣州車展前后,極越至少表現得還很健康,沒有爆出過大規模的欠薪、欠款、裁員問題,交付數據也一直在爬升,甚至12月2號極越汽車法務部還發了條微博,說公司一切正常,誰再瞎造謠我就找律師含你。
那就有了第二個問題:
極越看起來好好的,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樣?
公司完蛋,一般幾種原因:產品不行、經營不善、資金斷裂,極越占全了。
產品方面,無論是極越01還是極越07,包括媒體在內幾乎所有人的評價都是,吉利負責的部分都沒毛病,甚至表現優秀,比如底盤、加速等等,百度負責的部分全是槽點,屬于是在汽車圈取其糟粕溫水送服,半幅式方向盤、屏幕換擋、無轉向撥桿、無實體按鍵、無門把手,華而不實,花里胡哨,全世界汽車產品湊齊這幾大元素的只此一家。
甚至李彥宏都沒給面子,之前在直播里還委婉的吐槽了幾句,真正負責干活的夏一平還在那嘻嘻哈哈,意思是我們就這么設計的,多牛逼?。?/p>
經營方面,幾乎公司內外所有矛頭都指向CEO夏一平,比如他的決策完全不考慮市場,極越01和極越07的體驗做成一坨屎,還在各個場合亂說話,一會說雷軍賽車水平根本不如他,他浙賽能跑1分45,一會說友商幾十億的智駕全是垃圾,一會又說有的車企像素級復制邁凱倫保時捷,而且就算大家罵他也沒用,人家夏總說了,罵他也算他成功。
極越公司的員工則表示,夏一平為首的部分高管存在嚴重的貪腐現象,強行插手供應鏈,高價簽合同,甚至可以憑一張紙隨意報銷款項,導致公司出了70多億的大窟窿補不上,百度說好的投資款又沒到,甚至沒錢給吉利付造車的錢了。
所以說白了,吉利在這件事中有可能也是受害者,你整這一堆爛攤子,但你讓我造車的錢總得給吧。
資金方面,本來百度承諾今年會再給極越投30億,但奈何財務審計實在太難看了,極越內部也一直有傳聞,說百度對夏一平很不滿意,繼續投資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夏一平不能再當CEO,但是老夏賴著不走,據說10號去北京要錢還被投資人給打了……
而且就極越目前的狀況來看,雖然銷量一直在上升,但多長時間能回血,誰都不知道,百度估計也看不到希望。
說到這我插句題外話,以前新勢力們魚龍混雜,今天融了多少億明天又拿了多少投資,完事一地雞毛,現在好了,雷總已經給大家打個樣了,100多億就能干出個小米汽車,以后大家基本就有標準了,別拿融資說事,錢都花哪去了好好想想。
第三個問題,我幫大家梳理一遍極越倒閉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本來吃瓜群眾以為這是個“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故事,但很快員工們就出來辟謠了,去他媽的吧,這是個“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故事。
大概是12月10日下午,極越內部傳出了我剛才說的,百度決定不再投資,準備停掉極越整車業務,有少量供應商消息靈通上門討債,極越也開始裁員。
12月11日,越來越多供應商聞風而動,中午的一封36萬的催款函直接引爆了整個事件;
到了晚上,極越CEO夏一平發了封內部信;
同時極越官方的各個平臺也發布了情況說明;
那些空話不用看,總結下來的意思就是公司要進入創業2.0階段,準備大幅裁員、砍項目,盡量保證供應商貨款,盡量保證新車交付和售后服務。
經常把公司干黃的貴賓都知道,一般老板開始強調創業精神,那要么就是要降薪,要么就是要裁員,要么就是要跑路。
而且發內部信之前,夏一平還開了個內部會議,我簡單總結一下:
能干就干,不給錢,不能干就滾,賠償金和社保我也保證不了,我需要能自費上班的人跟我一起創業2.0。
更難繃的是,就連這封全員信也被扒出來是抄襲蔚來2023年的作品;
然后就是那群主播直播到一半被觀眾告知公司沒了,準備去試駕的被銷售告知公司黃了,剛入職在小紅書上顯擺的員工也傻了,喜劇效果拉滿。
12月12日早上,夏一平突然出現在公司,理論上這個時候他的出現應該會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你看我都在這了,大家不用擔心,我跑不了,但事實恰恰相反,員工們對夏一平的不滿已經到了頂點,直接把人給圍了,說怕夏一平拿了護照跑路,爛攤子沒人管了,但是要我說,給夏總一點時間,人家就算真潤出去了,下周也肯定回來給大家一個答復。
至少到12號晚上,員工們還堵在公司,不但還沒把夏總放出來,還有人開直播,公開圍堵夏總的全過程,甲級戰犯了屬于是。
更有心思活絡的,怕工資發不出來,先下手為強,給公司微波爐順走了,蒼蠅腿再小都是肉。
有手快的車企,這時候已經準備搶人了,比如小鵬,各種招人的群已經拉起來了,這算是為數不多的好消息,至少一部分員工能得到妥善安置。
12號下午,夏一平又開了個全員會議,說已經想出了暫時的解決方案,交定金的車主給退錢,已經提車的由吉利和百度共同保障車輛的后續使用。
同時,越來越多供應商開始上門要賬,比如中國移動,說是極越欠了200多萬車聯網費用,不給錢的話20號就停機了。
這時候還出了個烏龍,不少領克的車斷網了,大家都在傳說移動你斷錯網了,我們不是極越,傳的像模像樣,但是熟悉領克的都知道,那純是他們自己出bug了……
12號開始,也是各大自媒體的表演時間,基本都在報道極越事件,還有好事兒的做了個表,看哪些車企11月銷量低于極越,雖然有點殺人誅心,但各位還是可以參考一下。
到12月13日,各種煙霧彈開始增多,有說極越突然又活了,找到了新的資方,門店又能正常營業了。
但是立馬就有人說,這還是緩兵之計,最后還是極越背后的股東百度和吉利出來給整件事情定性。
各位仔細看這三點解決方案,員工和用戶都提了,可沒說供應商的錢怎么辦。
不過這也是好事,雖然都是片湯話,但最起碼百度和吉利暫時不會倒閉,供應商討債也有具體的對象。
差不多同一時候,通過各地的銷售也流出了類似的表達,你給我解釋解釋什么叫迫于壓力,我建議各個車企的培訓要加強一下,別讓自己員工到處瞎咧咧,尤其是一線銷售。
“迫于壓力”四個字說出來,好像百度從來都沒想過極越員工的死活一樣,出事了是大家逼著百度來擦屁股,營造出有良心的形象,真有良心,出事之前干什么了?
如果這篇文章因為這段話被投訴侵犯名譽權的話,我希望投訴人不是你,百度。
整個極越的事件就是這樣,目前情況來看,極越幾乎可以肯定倒閉了,也幾乎沒有拯救的價值,中國這么多倒閉的車企,沒有哪個能救活的。
各位極越的車主和準車主也不用擔心,雖然極越倒閉了會影響車輛的交付、使用還有保養,但一點都不會影響你的車貸。
如果各位身邊有集齊高合、威馬、極越的車,和恒大的房子,還沒破產,甚至事業還蒸蒸日上的朋友,請一定跟他們搞好關系,他們沒準真能帶你發財。
但是如果身邊朋友是這種版本之子,那離他遠點。
自主品牌們目前已經進入了跑毒圈的階段,接下來的淘汰賽會更加激烈,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在買車的時候不要因為一些小眾品牌的奇特功能而沖動下單,相信大眾的選擇,買銷量高的產品,最起碼不會像極越這樣一地雞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