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北京新首鋼園區的首鋼滑雪大跳臺見證了一場令人矚目的挑戰。全新星紀元ET增程四驅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操控,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37.82°的沖坡挑戰。這一壯舉不僅展現了星紀元ET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實力,更引發了市場對其的高度關注。接下來,我們將對星紀元ET與同樣備受矚目的問界M7(參數丨圖片)展開全面對比,從多個維度深入分析兩款車型的優劣,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參考,助力他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星紀元ET:動力強勁,續航出眾
在動力方面,星紀元ET采用了黃金増程技術,配合雪豹四驅系統,提供了更強勁的動力輸出和更穩定的駕駛體驗。其電機最大功率達到了345kW,最大扭矩634Nm,零百加速最快僅需4.8秒,相比理想L7的5.3秒加速時間,星紀元ET在動力表現上更勝一籌。同時,星紀元ET還搭載了行業量產最高44.5%熱效率的增程專用發動機,1L油可以發電3.67kWh,行業領先。其CLTC綜合續航高達1500km,純電續航(CLTC)也可達240km,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長續航的迫切需求。在動力方面,問界M7也采用了電動四驅技術,但在動力分配和響應速度方面稍顯不足,與星紀元ET的雪豹四驅系統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續航方面,問界M7的CLTC綜合續航為1250km,純電續航也略低于星紀元ET。
星紀元ET:空間寬敞,配置豐富
在車身尺寸方面,星紀元ET的長寬高分別為4955mm×1975mm×1698mm,軸距達到了3000mm,這一軸距優勢使得星紀元ET在艙內有效空間上達到了同級第一的3.45m3,為乘客提供了極為寬敞的乘坐空間。相比之下,問界M7的長寬高雖然為5020mm×1945mm×1760mm,但軸距僅為2820mm,在空間表現上略顯遜色。在配置方面,星紀元ET更是展現出了滿滿的誠意。其同級唯一全系標配23揚聲器,功率高達2140w,為乘客提供了沉浸式的音響體驗。同時,星紀元ET還配備了星動吧臺、副駕零重力座椅、無框車門、記憶泊車等豐富實用的配置,讓駕乘舒適升級。此外,星紀元ET還搭載了更高算力的508TOPS智駕芯片,配備了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和高清攝像頭,為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提供了更為強大的硬件和算力支撐。問界M7在配置方面,雖然也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ADS 3.0系統,但在傳感器數量和算力方面可能稍遜于星紀元ET。同時,問界M7在舒適性配置方面也略顯簡單,沒有像星紀元ET那樣提供如此豐富的選擇。
星紀元ET:細節之處見真章
除了上述方面的優勢外,星紀元ET還在一些細節之處展現出了其出色的品質。例如,其駐車發動機補電時車內噪聲僅為38.7分貝,遠低于行業均值的42分貝,為乘客提供了更為靜謐的駕乘環境。同時,星紀元ET的WLTC饋電油耗僅為5.9L/100km,相比問界M7的7L以上饋電油耗,星紀元ET在能效方面表現出色。
綜合而言,星紀元ET憑借其強勁的動力輸出、卓越的續航表現、寬敞的空間設計以及豐富的配置選項,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相較于問界M7,星紀元ET在多個關鍵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不僅要關注動力、續航和配置等核心要素,還需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和預算進行綜合評估。憑借全面的產品力和出色的市場反饋,星紀元ET有望成為眾多消費者的理想選擇。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技術的持續進步,像星紀元ET這樣集續航、動力與智能化于一身的車型,有望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