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住建部官宣,住宅層高標準將調為不低于3米()。
不少網友就在評論區吵了起來。
支持的網友認為,層高增加可以提高居住舒適度,應該堅決擁抱。
而反對的網友則認為,這會讓原本層高低于3米的二手房更難賣。
|后臺留言
但是,廣州的絕大部分新盤早已搶跑,產品力走在了全國前列!
我們接著往下聊。
壹
如果你這兩年有去看過房,就會發現廣州這幾年的新房,大多數層高都在3米或者3米以上。
也就是說,大部分新盤層高都滿足新規。
樓市君簡單統計了一下,即便是廣州層高超過3米的新盤,就不下數十個!
|廣州樓市發布 制圖
比如天河的保利天瑞,建面約268平的大平層,就擁有3.15米的層高。
再加上超20米的采光面,無論是采光還是通風都很不錯。
|樣板間實景圖
縵云廣州的整體層高也達到了3.1-3.3米。
即便在吊頂上隱藏了中央空調和燈光系統,整體空間也不顯得壓抑。
| 室內交付實景
當然,高層高并不是主城區的專利,外圍城區的不少改善項目,也在層高上做文章。
比如位于廣州南站板塊的新鴻基地產·峻鑾,室內層高也做到了3.15米。
即便室內交標采用深色色調,也不顯得壓抑。
|峻鑾樣板間實景圖
黃埔區高層高的項目也比想象的多。
就如定位改善的華標峰湖御境,大平層的層高甚至高達4米!
至于南沙的西派尊府、招商林嶼境等,幾乎也是清一色的改善盤。
貳
那么,為什么廣州這么多新盤搶跑在新規之前?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什么是層高,以及層高帶來的一些影響。
按照《住宅設計規范》,層高定義為上下相鄰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很多人經常把層高和凈高混淆。
實際上,凈高指的是實際可用的空間高度,而毛坯房的凈高加上樓板厚度才是層高。
精裝房,比如廚房、衛生間以及客廳、臥室的部分天花板區域還做了吊頂,實際可用的凈高也會更低。
|凈高需扣除吊頂、中央空調高度
現行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中,對層高的要求為:
住宅層高宜為2.80m。
要注意,這并不是一個強制性條款,只要能滿足其他條件,層高其實是有一定的調整空間。
|住宅設計規范
而在早期不少項目把層高定在2.8米,主要涉及到開發商的成本問題。
按照行業慣例,住宅層高平均每降低10cm,造價就會降低2%左右。
簡單算一下,從3米降低到2.8米,會給開發商省下4%左右的成本。
別看4%不起眼,現在很多項目的綜合利潤率可能都沒有4%!
|廣州航拍
|廣州樓市發布 攝
但對業主來說,低層高對居住空間的影響也很大。
2.8米的層高,扣除樓板+地磚(約20cm),實際可利用的凈高僅有2.6米。
如果再簡單吊個頂,個別區域的凈高甚至會低于2.2米。
個子稍微高一點的,伸一下手都能碰到吊頂,很難說有較好的生活體驗。
這也是為什么住建部要提高住宅層高標準的原因。
實際上,在2022年,優化后的《住宅項目規范》就正式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就提到將住宅層高標準調整為3米。
但因為某些原因,政策實際并未實施。
|住建部官網
而廣州這兩年相關政策也有著傾向于提高層高的趨勢。
比如去年廣州市印發執行的《廣州市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辦法》,就規定住宅層高不高于3.6米的,都可以按基準值1倍計容。
|圖源:廣州規自局
因此,原本層高就高于3米的項目,相當于在這一輪新政中率先搶跑。
購房者對層高等參數越來越敏感,開發商通過降低層高,能獲得的實際收益越來越低了。
而通過增加層高,提高購房者的生活質量,反而更容易溢價。
并且,標準提高后,也會間接倒逼開發商做一些產品創新。
最大影響的,或許就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二手房。
對此,你怎么看呢?一起來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