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在美國部分郊區,耗電驚人的大型數據中心已與購物中心、足球場一樣,成為常見的城市景觀。然而,當微軟于今年3月突然叫停其在俄亥俄州的數據中心建設計劃時,市場開始質疑這場方興未艾的建設熱潮是否已經戛然而止。富國銀行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亞馬遜云服務(AWS)部分規劃中的數據中心項目正在被重新評估,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焦慮情緒。
但事實上,這場所謂的建設熱潮的崩潰可能還未真正開始就已經結束。即便部分項目暫時擱置,整體投資環境依舊強勁。總部位于俄亥俄州的數據中心供應商威圖(Vertiv)的首席執行官喬達諾·阿爾伯塔齊(Giordano Albertazzi)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們繼續看到AI部署在數據中心市場的加速擴展,強勁的需求信號增強了我們對短期及長期增長的信心。”威圖的股價上周累計上漲了22%。
亞馬遜與英偉達上周也雙雙重申,數據中心市場仍保持強勁勢頭。亞馬遜全球數據中心副總裁凱文·米勒(Kevin Miller)在美國能源研究所的會議上表示:“市場需求并未出現實質性變化,我們繼續看到非常強勁的增長動力。從未來幾年乃至長期趨勢來看,數據都顯示需求只會持續上升。”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科技巨頭在投資方式、選址以及項目時機上的戰略思考未發生變化。隨著AI市場迅猛發展及各類技術突破接連出現,企業亟需時間消化其帶來的系統性影響。在今年伊始短短六周內,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強勢崛起,總統特朗普宣布總額達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而關稅與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也持續擾動市場情緒。
“這些因素共同導致數據中心行業整體進入短暫的觀望期,”世邦魏理仕(CBRE)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執行董事總經理帕特·林奇(Pat Lynch)表示。但他強調項目儲備依然充足,世邦魏理仕仍在持續推進交易,“特別是考慮到大型AI訓練模型的需求,我對未來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
微軟曾承諾在俄亥俄州投資1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與英特爾規劃中的芯片制造園區同處一地。但該項目的時間表目前已被放緩。微軟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經過慎重評估,我們決定目前不繼續推進利金縣的數據中心建設計劃。我們將持續根據公司投資策略對這些選址進行評估。”
瑞銀(UBS)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所有關于數據中心項目被取消的可能解釋中,最合理的可能是微軟在AI熱潮中過度承諾,現在正聚焦于當前最具戰略價值的項目。報告顯示,微軟的租賃型資本支出在兩年內增長了6.7倍,租賃義務總額高達1750億美元。
報告還補充稱,微軟在2022至2024年期間盡可能多地鎖定了可用的租賃數據中心容量,如今已具備條件對部分“初期項目”進行篩選與剔除。瑞銀還指出,“需求疲軟”的解釋缺乏有力支持。
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財務官阿納特·阿什肯納齊(Anat Ashkenazi)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目前云服務供需關系處于“緊張”狀態。她說:“根據每季度的容量部署情況,我們可能會看到云收入增長率的波動。我們預計2025年末產能部署將相對加強。”
資產管理規模達830億美元的全球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BGO聯席首席執行官約翰·卡拉菲埃爾(John Carrafiell)稱:“我們看到的不是需求減退,而是戰略性的重新配置。”他表示,微軟、谷歌、Meta與亞馬遜均未有撤退跡象,反而計劃在2025年合計投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主要用于AI基礎設施建設。他還指出,這一投資數字尚未包括OpenAI與甲骨文等公司,它們也是“星際之門”計劃的重要參與者。
卡拉菲埃爾還說:“與其說是泡沫破裂,不如說是在電力資源尤為關鍵、光纖/水/土地等資源同樣稀缺且具有戰略性的環境下,對整體格局的重新洗牌。”他認為,隨著企業級AI應用全面鋪開,未來十年將持續推動AI與數據中心的雙重需求,“但如今我們甚至還未進入比賽的第一局。”
電力是數據中心的命脈。但數據中心并非即插即用的基礎設施,它們不僅需支撐龐大算力的電力輸入,還需大量能源驅動冷卻系統以維持穩定運行。隨著生成式AI從實驗室走向企業級場景,靠近終端用戶、低延遲且高效能的數據中心需求將迅速上升。但實現預期建設體量所需的電網、土地和基礎設施仍需時間配合。
微電網開發商Enchanted Rock的首席商務官艾倫·舒爾(Allan Schurr)指出:“如今新建數據中心的規模擴張如此迅猛,電網幾乎跟不上。”三年前,60兆瓦(足以供2萬戶家庭用電)的數據中心已屬大型;但現在,為支持AI多場景應用,新項目的電力普遍要求配置500兆瓦或更高電力。
這種激增的電力需求,疊加制造業新增需求與交通系統電氣化,正令電力供應系統面臨巨大壓力。舒爾解釋道:“數據中心給電力公司出了道難題,他們必須確保在用電高峰時也能滿足所有客戶需求。這導致部分電網企業給數據中心項目設置了漫長的并網等待期,畢竟新建變電站、擴建輸電網和發電設施都需要時間。”
世邦魏理仕數據顯示,數據中心在其投資組合中的占比已從2022年的2%飆升至2024年的10%。林奇預計該占比還將持續增長,目前市場正由“靠近電力資源”的需求驅動。佐治亞州、得克薩斯州和俄亥俄州因滿足開發商多項選址要求(如電力供應、土地資源及政策支持)而備受青睞。若某地區缺乏電網或基礎設施容量,需能快速擴容。林奇指出:“能在36個月內大規模供電的地區,對客戶具有極大吸引力。”據Datacenters.com統計,全球已有約3%的電力專用于數據中心運行。
舒爾補充稱,Enchanted Rock的數據分析顯示,大部分時間電力足以滿足需求——每年雖有8760小時,但電網處于超負荷狀態的時間其實很短。他說:“若能在電網最緊張的100至500小時內分擔部分負載,將顯著縮短并網等待時間。”
麥肯錫公司高級合伙人潘卡杰·薩切德瓦(Pankaj Sachdeva)則認為,需明確區分行業整體放緩與個別企業的“戰術性暫停”。他長期研究數據中心發展趨勢,并預計該行業將呈現周期性波動。
根據麥肯錫最新模型預測(未計入潛在關稅影響),未來5至7年,全球數據中心市場預計將以每年20%至25%的速度增長,但年度之間的增長率可能會有所起伏。“這不會是線性增長,”他說。
未來的關稅政策變化也將為AI和數據中心的供應鏈帶來新的成本壓力,尤其是針對關鍵礦產的潛在征稅。
Slalom咨詢公司供應鏈轉型負責人約翰·阿徹(John Archer)表示:“這些外部沖擊將抬高硬件成本,影響供應鏈布局,迫使企業重新審視其長期采購來源策略。短期來看,AI及云服務供應商需采取應對措施,例如重新談判供應商合同、優化庫存配置等。而從中長期看,企業將更加重視地域多元化、在關稅友好國家設立合作制造,并深度整合AI驅動的供應鏈分析,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個核心事實始終未變:當前計算能力依舊昂貴,且AI軟硬件對算力的需求前所未有地龐大。
POET Technologies是一家開發高效能數據中心電力解決方案的上市公司,其首席執行官蘇雷什·文卡特森(Suresh Venkatesan)表示:“AI的爆炸性發展迫使數據中心尋找更高效的解決方案,因為AI所需的計算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雖然個別數據中心項目的建設可能遇到阻力,但其他項目可能會迅速興起,因為對連接性的需求沒有任何放緩的跡象。”(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