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網易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 | 李姝
編輯 | 丁廣勝
曾經雄心勃勃、誓要撼動Costco與山姆市場版圖的盒馬X會員店,如今正經歷一場急劇的收縮。
2月28日,盒馬宣布關閉上海高青店、大場店和東虹橋店3家X會員店,全國門店數量從高峰期的10家縮減至5家(上海2家,北京、南京、蘇州各1家)。
這場始于2020年的本土會員店試驗,在5年探索后終顯疲態。
一場“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試驗
2020年10月,盒馬X會員店以“中國首個本土倉儲會員店”的姿態在上海高調登場,對標國際巨頭Costco和山姆,試圖在中產消費升級浪潮中分一杯羹。
彼時,盒馬X會員店憑借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基因、活鮮品類差異化(如周末漁市、水果現場處理臺),以及自有品牌“盒馬MAX”的優勢,一度被視作顛覆者。
首店開業兩個月即實現盈利,客單價高達1000元,年銷售額接近10億元。店內甚至出現了”比同城付費制會員店Sam's Club 店內相同商品價格更低”的廣告宣傳。
2021年底至2022年初,盒馬在短短一個多月內迅速開設了4家會員店。2023年10月,北京建國路店開業,成為盒馬X會員店的第10家門店,似乎預示著進一步擴張的野心。然而,隨后發展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局面。
繼擴張至第10家門店后,盒馬X會員店開始收縮:2024年3月31日,真如店宣布停業;建國路店則在開業僅7個月后于2024年5月關閉。至2024年底,全國僅剩8家門店,而此次關店后進一步縮減至5家。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山姆持續擴張,其中國門店數在2025年1月已達53家,穩居市場第一。
在會員規模方面,盒馬X會員店也遭遇增長瓶頸。2023年底暫停會員續費,2024年4月恢復時調整會員體系,并將會員費上漲至258元/年,導致部分消費者的不滿與信任受損。
盡管盒馬的付費會員規模曾達到300萬,占注冊會員的5%,但相比之下,山姆擁有860萬會員,年費收入超過22億元,規模上的差距仍然顯著。
從曾經充滿突破理想的本土挑戰者,到如今戰略收縮、不得不正視殘酷現實的局面,盒馬X會員店這場試驗最終驗證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真諦。
同樣是會員店,為何干不贏山姆
山姆會員店860萬付費會員構筑的護城河,本質上是一場歷時28年的系統工程。
早在1996年,山姆便在中國開啟了倉儲式會員制超市的布局。隨著會員數量的陡增,銷售額的持續增長,如今的山姆進入“狂飆”階段,而其他會員店想要撼動其地位,并非易事。
在供應鏈方面,山姆中國SKU僅4000余個,但每個品類都經過全球采購團隊的精挑細選,并結合大數據分析優化產品結構。其中,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超30%,憑借獨家供應鏈體系打造高性價比商品。同時,作為沃爾瑪旗下品牌,山姆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確保了產品的價格和質量優勢。
正如山姆首席采購官張青所言:“山姆為會員提供的核心價值在于差異化商品和供應鏈優勢,幫助會員省錢。”
相比之下,盒馬X會員店的供應鏈整合能力仍顯不足。盡管SKU精簡至5000個,但生鮮品類占比超40%,標品選品存在明顯同質化,自有品牌滲透率僅約15%。此外,盒馬依托阿里巴巴的數字化能力雖在零售創新方面具備優勢,但在供應鏈穩定性、成本控制及獨家產品打造上,仍無法與深耕多年的山姆抗衡。
在會員體系上,山姆的個人會員卡年費為260元,卓越會員卡年費為680元。盡管山姆的會員費用并不低,但長期以來,其穩定的商品質量、精準的會員運營和持續優化的消費體驗,使得會員續費率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盒馬X會員店的會員策略經歷了多次調整。2024年4月,盒馬重新調整會員體系,新增X鉆石會員(年費658元),原X會員變更為X黃金會員(年費258元)。雖然定價略低于山姆,但由于此前經歷過暫停會員續費、權益縮水等變動,用戶信任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據媒體報道,恢復X會員辦理的當天,上海內環的多家盒馬鮮生、盒馬mini門店并未迎來預期中的高客流量,反映出消費者對會員店模式的信心仍未完全恢復。
精準的目標群體定位,是會員制零售成功的關鍵。山姆長期聚焦高端家庭用戶,深度運營會員群體,使用戶形成高度依賴。其明星產品,如瑞士卷、烤雞、海鮮、奶酪等,已成為眾多消費者的剛需產品,甚至具備“爆品效應”,進一步強化了用戶的黏性。
而盒馬X會員店在目標人群上則較為模糊。最初定位于中高端消費群體,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嘗試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這一策略雖然拓展了潛在用戶群,但也導致盒馬在個性化服務和精準營銷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難以像山姆一樣穩固高黏性的會員群體。
從供應鏈到會員體系,再到用戶運營,山姆在多個維度上形成了堅固的護城河,而盒馬X會員店雖然起步迅猛,但仍存在諸多短板。盒馬想要在會員模式上打贏山姆,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緊急轉身,盒馬能否扭轉戰局
如今,盒馬終于想明白了:“不做山姆,只做盒馬”。
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盒馬選擇了緊急轉身,摒棄簡單模仿會員制超市的模式,轉而聚焦于自身特色的打造和生態體系的完善。
2024年3月,隨著原CEO侯毅退休、CFO嚴筱磊上任,盒馬迅速調整戰略,僅上任半年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2024年盒馬鮮生以“五年最快速度”新開72家門店,全國總門店數突破430家,覆蓋50個城市,規模超過永輝超市的一半。
在連續9個月整體盈利的基礎上,盒馬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顧客數增長超過50%。2024財年,盒馬整體GMV超過590億,高于上一財年的550億元,其中在線交易貢獻超過63%,線下交易GMV貢獻增長2%。
2024年最后一天,盒馬CEO嚴筱磊發布全員信,明確表達了盒馬的發展方向:盒馬鮮生和盒馬NB,前者復制成功模型,后者打磨最優模型。
具體而言,盒馬鮮生作為主力業態,將繼續以高頻到家和到店體驗搶占市場;而盒馬NB則以社區超市模式,通過折扣和加盟方式吸引周邊居民,形成精準下沉。
與此同時,阿里系資源對盒馬的傾斜信號愈發明顯。2025年2月,馬云頻繁現身長沙、上海等地盒馬門店,對門店運營表示肯定,極大地振奮了盒馬的信心。
然而,挑戰依舊存在。在永輝、大潤發等傳統商超加速轉型,以及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新勢力不斷蠶食市場份額的激烈競爭中,盒馬必須證明其模式不僅能保持快速擴張,更能實現持續盈利。
但隨著盒馬業務的不斷調整,我們或許可以期待盒馬能如嚴筱磊描述的那樣,“站上千億規模的臺階,成為中國零售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