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12歲的小達倫-沃特金斯,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自家臥室里開啟了直播生涯,選擇的是最常見的游戲主播賽道。主打的是熱門但殺成紅海的NBA 2K和堡壘之夜,結果自然是無人問津。
第一次直播,人數始終在1-2個之間徘徊;
第二周開播,實現巨大飛躍翻倍到了4個;
到了第三周,逐漸上漲到了17個左右,接著長期止步不前。
大部分試試水的小孩哥,可能這個時候都準備回去好好讀書了。但他卻覺得“我反正自己玩得很開心還真有人看,那就值得堅持”。
7年后的今天,他的網絡昵稱IShowSpeed(經常簡寫為Speed)已經路人皆知,中國網友則喜歡稱他為“甲亢哥”。最近兩周,他的中國行成為當下中文互聯網最引人關注的話題之一,在爆梗不斷、掀起流量狂歡之余,甚至還得到了外交部、央視的官方點贊。
而這些對他的稱贊中,都提到了這樣一句話:“他讓世界看清了真實的中國。”
一個以抽象聞名的網紅,為什么能擁有這樣的魔力?
“甲亢哥”這個外號,源于Speed標志性的直播風格。什么風格呢?情緒激動,大喊大叫,過度反應,或者概括為“抽象”。
自己進球或者贏下比賽時,他能跳起來歡呼得像是真的拿到世界杯。丟球或者輸了比賽,情緒低落一秒切換口吐芬芳。被恐怖游戲嚇到的時候,扔東西跑路的速度仿佛在逃離鬼屋。被劇情和畫面驚艷的時候,陶醉的像個十歲孩子。
一切都是你能想到的正常反應,但在他的夸張演繹里放大了十倍,甚至百倍。
這種風格并沒有讓他立刻引起關注,開啟直播的頭兩年,Speed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主播。直到時間來到了2020年,疫情期間大家都沒辦法出去娛樂,每個人都把大量時間砸給碎片化視頻和直播平臺,Speed那些最為瘋狂的反應,被各種切片,從此開啟了堪稱“病毒性傳播”的指數效應。
2020底,Speed的直播間平均在線人數大約為1000人;
2021年4月,劇烈增長到了10000人,賬號訂閱人數突破10萬;
2022年7月,粉絲破千萬。
越瘋越紅,越紅越瘋。
他在臥室直播里放過皮卡丘造型的煙花,差點把自己家全燒了。在連線節目里對女明星有騷擾言論,被踢出聊天室并封禁。在打游戲的時候對女玩家喊“退出這個該死的游戲,去給丈夫洗碗”,被拳頭游戲禁止參與旗下產品。
Twitch、YouTube、Tiktok、天空電視臺……各大平臺要不經常短期封禁,要么干脆直接永封。但這絲毫沒有影響Speed的漲粉速度,如今他已經是一個在油管擁有3780萬粉絲、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30億,醒著70%的時間在直播、也會直播睡覺的超級頭部網紅,以及傳媒界在自媒體時代的一個經典案例。
有人說,這就是一個“審丑”年代,比起高大上人們更喜歡看主播破防。還有人說,太多人苦政治正確已久,Speed就是反向情緒的輸出點。
比如,讓他和中國聯系到一起的神來之筆:《陽光彩虹小白馬》。
2020年,大張偉的這首歌在歐美突然成了流量密碼,因為里面的一句歌詞“你是內內個內內內個內內”,聽起來非常像英語里極其敏感的黑人俚語。白人主播不敢碰,黑人主播各個都在表演破防。
當時粉絲還沒過萬的Speed,也在直播間被人點了這首歌。起初還隨著歡快的旋律開心搖擺,等到“內內個內內內個內內”響起,一秒變成標志性的瞪大雙眼,接著爆錘桌子大喊大叫,節目效果全線拉爆。
視頻切片席卷網絡,包括傳到了咱們國內。從此,Speed與《陽光彩虹小白馬》牢牢綁定到了一起,后者被稱為專屬戰歌,前者以夸張的反應得到了中文外號——甲亢哥。
如果說Speed的爆火主要來源于直播里的夸張反應,那么能一步步跨出抽象區紅遍全世界,則是從他走出室外開始的。
其實,他起初會在PNS注冊為IShowSpeed的原因,就是他從小就很喜歡運動,并且因為跑得很快在社區孩子群里得名“Speedy”。而這份與生俱來的運動能力,雖然沒能發揮到職業體育里,卻在他的網紅道路上相得益彰。
比如,他有一招標志性的后空翻。挑戰過24小時內跳后空翻最多次數吉尼斯世界紀錄,雖然失敗了,但仍然在14個小時里跳出了660個。而且隨時隨地無前搖就能跳,在電視節目現場跳過,在巴拿馬高樓的玻璃地板跳過,在危地馬拉的“上帝之手”跳過,包括這次在萬里長城。
又比如,他直播早期與體育的關系主要還是打打NBA 2K,不能說是門可羅雀,只能說是無人在意。等到2021年C羅的“siuuuu”慶祝又在網絡爆火了一陣,Speed迅速轉換賽道殺進足球圈,成為了C羅鐵粉。
眾所周知,C羅很有流量,尤其是和另一位巨星梅西出現在同一個話題。“梅羅之爭”本就是一個非常適合抽象整活兒的賽道,對于他來說簡直完美匹配。
首先是狂熱追星。偶像紋上身,特地發了首說唱《Ronaldo [SEWEY]》,跑到世界各地和C羅粉絲互動siuuuu或者合影各種山寨羅,都已經成了標準項目。等到終于和C羅本尊見面,完美體現什么叫夢想成真和情難自抑。
其次是“貼臉”梅西。當然,不是他真的跑到梅西面前去干什么,而是每次他發C羅相關的內容,都會有人在評論區放梅西高光圖引他破防;每次線下有直播,也一定會有人穿著梅西球衣跑來合影,引起他的滿臉憤怒。
這就是經典的Speed與粉絲互動套路,而他自己的表現,也充分詮釋了什么叫做“破防區一哥”。
卡塔爾世界杯決賽,他特地坐到了阿根廷球迷區,還在法國隊進球的時候各種嘲諷。等到阿根廷最終捧起大力神杯,他又一邊面如死灰,一邊脫衣露出里面的藍白球衣。
后來這個套路又用到了美職聯,還成了升級版。現場觀看邁阿密比賽時,他在梅西主罰任意球前大喊“如果這球能進,我就當梅西粉絲”,結果這球真進了,他立刻脫掉C羅球衣,里面還真準備了梅西球衣。
會來活者,活自來之,簡直天生直播圣體。
此外,還有金球獎現場默念C羅名字,聽到梅西得獎一臉震驚表示無法理解;跑到米蘭參觀,在伊布面前問“C羅還是梅西”,得到回答“茲拉坦”……總之,梅羅流量必須拉滿。
而除了足球,Speed這些年也沒少摻和其他體育活動。
亂入NFL的聯合試訓,接到狀元秀凱萊布-威廉姆斯的傳球,沖刺40碼只用了4.4秒,跑贏了全明星球員索斯-加德納。亂入WWE挑釁傳奇摔跤手蘭迪-奧頓,一個過肩摔直接老實,還立刻戴上了頸部護具。
但最出圈的兩次體育聯動,還是源于他展示真正的“Speed”。
一次是他在直播里接到MrBeast的電話,開車三個小時跑去參加賽跑比賽。對手是奧運百米冠軍萊爾斯,獎金是10萬美金。雖然萊爾斯明顯有放水,但Speed相差不遠遺憾告負確實有節目效果。
另一次是拍了個原地起跳,跨越時速45英里駛來的蘭博基尼。各種博主逐幀分析了視頻,也有人提出特效嫌疑,直到他放出多角度的機位視頻,展現自己不止真跳還跳了好幾次。(然后就因為危險動作示范又被封了)
所以,Speed就是這么一個運動能力和抽象運營雙線拉滿的頂流網紅,但在國內的主要流量點還是《陽光彩虹小白馬》和極端C羅球迷。
直到這一次的中國行。
2024年,Speed開啟了全球旅游體驗兼高強度長時間直播,先后去了歐洲、南美、澳洲、東南亞、日韓等地,上演了一系列精彩劇情。
有非常符合刻板印象的。比如在巴西貧民窟,團隊瞞著他設計了“匪幫綁架式”歡迎,嚇得他全程真正的驚恐臉,沒敢多說一句話。又比如在日本遭遇“日式距離感”,幾乎無人搭理,只好匆匆下播。
也有讓人頗感意外的。比如在挪威遭遇千人圍堵,場面混亂到幾乎被抬了出去,吃飽了各種黑拳還被拽掉了頭發,回頭立刻被掛上了拍賣市場。Speed躲回車里難得以無比嚴肅的態度表示:“我以后再也不會來挪威了。”
說好的北歐人均社恐呢?有人說你們搞錯了,其實是維京人血脈覺醒。
總之,這些超長直播不可能沒劇本,但全是劇本有點不可能。
包括這一次來咱們這兒。
遇見王嘉爾、田一名和試駕小米SU7,說是偶然壓根就不會有人信。但Speed就像到處找NPC觸發任務般的強互動,配上隨機事件或者其他人的有備而來,還真引發了許許多多的歡快效果。
上海站持續不斷的“那個”和西瓜梗,還算是他的傳統節目。到了北京,長城上與大媽跨服對唱,大媽自拍里的十級美顏把Speed直接變成了寶寶,這個味兒就很地道了。
等到鄭州,直播之神再一次降臨。
原本,Speed團隊的計劃和直播預告都是打算去西安,由于沙塵暴才突然改到鄭州。而既然都來這兒了,再倉促也要安排功夫體驗對不對?于是,臨時來到一家兒童武校,經歷了一套磕頭端茶的拜師流程和基礎軍訓,啥東西也沒學到。
眼瞅著就要變成“功夫黑料”之時,當地文旅聯系到了少林武術館的梁師傅來救場。當場跪拜求大師指導,一通苦練還有文化指點,最終順利匯報展示得名“釋必德”。
梁師傅說自己英語水平并不高,但用初高中詞匯就正常且友善地表達了意思,還留下了“It's pain it's life,It's pain it's shaolin。It's pain it's kungfu,It's pain it's you”這樣的禪意。氣質翩翩,充滿大師風范。
而整個Speed的直播過程,前半段就像誤入小雷音寺迷迷糊糊,后半段幸遇恩師學真章,還是形意雙修。最后,還能拔高到語言只是交流工具,熱愛與友誼才是世界大同。
這是什么劇本?是現在的好萊塢都寫不出來的王道劇本,但Speed在直播里半有意半無意就完滿了。
再到后面,熱情的川地民眾已經不需要Speed整活了,而是在向他展示賽博之都是怎么整活的。
在成都,有人頭上帶著他女朋友的照片傾訴衷腸,索完吻還下跪求婚。全場齊聲高喊“marry him”,走到哪都是戲精的他竟然繃不住笑場了。
在重慶,他同時遇見了D羅、梅東、公巴佩、孫興憨和韋五豪。D羅的頭上還帶著梅西的照片,揭開面具給了Speed一個“巨大驚喜”。韋五豪更是鍥而不舍,想給他送上一個果籃……
川渝之地,遍地都是抽象藝術家。
當然也有玩砸了的。
有人看著帶著頭套的他大喊科比,說他為上海大鯊魚效力,要求展示后仰跳投,Speed和保鏢都嚴肅表示要對科比尊重一些。
也有二次元coser來玩“種族騎士”的同人抽象梗,說的卻過于直白和一本正經,讓他都不得不圓場“她可能英語不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以及有些翻譯的夾帶私貨,把理發店的“臟辮”加工成“他說你的發型惡心”,搞得Speed覺得不大對勁,立刻另找人來重新翻。
只能說玩梗也是一種能力,Speed自己也翻過不少車道過不少歉,如今已經很能把握抽象與冒犯之間的那條線。
不過,也正是因為正面的、負面的都有,搞笑的、尷尬的都在,反而顯得這次抽象直播的底層里透著一些真實。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通過一鏡到底的直播,全景展現一個沒有剪輯和濾鏡的真實中國。這表明中外人文交流有著深厚的民意基礎,是剪不斷隔不開的。”而央視新聞賬號在B站發布這段講話時,不止配了Speed的直播畫面,還加上了《陽光彩虹小白馬》的BGM。
這就太精髓了。
沒有誰贏誰輸,管他正經還是抽象。文化交流的起點都在新鮮感,終點也始終是求同存異。
甚至比起端著繃著站樁輸出,瘋瘋癲癲沒個正經有時更加真實。于是,在這么一個不再以包容理解為主題的時代,一個以嘩眾取寵這種“負面評斷”出名的年輕人,卻以好奇心和夸張整活,搭起了中西溝通的橋梁。
更抽象的是,在咱們這兒對Speed正面評價開始變多的同時,他的直播評論區卻吵了起來。很多英語評論都說“原來真實的中國是這樣,我感覺自己之前帶著太多偏見了”,但也有少部分人抬杠“Speed肯定收錢了,你要是覺得中國好干嘛不移民過去,我們都給你鼓掌。”
世界變得越來越抽象,我好像也開始理解抽象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