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經雜志報道,貿易戰的升級正在使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等海外港口業務的復雜程度上升。中國香港方面,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再次被記者問及有關長和出售巴拿馬等海外港口業務的看法。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企業,包括香港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港府反對在國際經貿關系中使用脅迫或者施壓的手段;任何交易必須符合法律和規則的要求。
李嘉誠(資料圖)
今年三月初,當長和集團要出售港口給貝萊德財團的消息爆出后,迅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最終在官方多次發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出手的情況下,港口交易最終出現了變數。李嘉誠要賣港口的消息自從傳出后,他本人也被迅速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時間所有的輿論都認為,李嘉誠的這種行為無異于“背叛”。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以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出手的情況下,長和終于暫緩了港口交易。
分析人士認為,這場交易遠非普通商業行為。巴拿馬運河掌握全球6%海運貿易,中國貨船占比高達21%。美國貝萊德集團收購港口后,不僅能控制物流咽喉,更附帶20年數據共享條款,堪稱“掐住一帶一路命脈”。李嘉誠的困境在于:若堅持交易,將背負“賣港”罵名;若放棄,特朗普政府可能以《外國公司問責法》制裁其海外資產。
值得關注的是,巴拿馬公共安全部與美國駐巴大使館近日宣布,兩國安全部隊正開展“巴拿馬極限2025”聯合軍演,通過模擬演練保衛這條連接兩大洋的運河以“應對潛在威脅”。巴拿馬安全部在聲明中指出,該軍演始于2002年,分為國內階段和多國階段,后者有多個國家的軍隊參與。聲明稱,此次軍演迎來美軍部隊,他們將與巴拿馬國家航空海軍服務隊、國家警察及國家邊境服務隊的特種部隊共同開展戰術與作戰聯合訓練。
"巴拿馬極限2025"的聯合軍演(資料圖)
這場名為"巴拿馬極限2025"的聯合軍演,表面是例行的"反恐演練",實則劍指運河控制權,數據顯示,每年有1.4萬艘中國貨輪經此往來太平洋與大西洋,承載著價值5000億美元的中歐貿易。美軍南方司令部密件顯示,演習重點已從傳統的反走私轉為"關鍵基礎設施防御",特別是針對可能出現的"航道封鎖"與"網絡攻擊"。就在美軍進駐巴拿馬的同日,澳大利亞突然對達爾文港發難。
據報道,美軍行動不到24小時,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突然宣布計劃收回中企租賃的達爾文港。要是說美軍在巴拿馬演習可能只是為了“泄泄憤”,那澳大利亞在達爾文港租賃問題上對中國反悔,可就得真金白銀地吃虧了!據說,2015年的時候,中國企業就租下了這個達爾文港,十年間,中方企業為港口建設花了不少錢、下了不少功夫、用了不少資源。
巴拿馬運河港口(資料圖)
有剖析稱,澳大利亞這么做,很可能就是在幫美國搞他們的“港口大計”,說不定澳大利亞的決定還是美國背后指使。要知道前段時間特朗普新的關稅動作,其中澳大利亞便被加了10%的關稅,要知道,這些年來,澳大利亞都是美國的馬前卒,為了討好美國,澳大利亞是第一個沖在前面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嘴上對美國嚴厲譴責,可行動上卻不敢忤逆美國的意思,于是便有了前面提到要收回港口一事。
這場博弈暴露出令人窒息的真相:跨國資本的避風港時代已然終結,每個商業決策都在地緣政治的顯微鏡下被解剖;軍事威懾穿上"聯合反恐"的新馬甲,卻掩不住爭奪物流命脈的刀光劍影;而中等國家的每一次"戰略選擇",實質都是將國民利益擺上大國談判的祭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