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伊朗“劍拔弩張”之際,中東地區的三個國家站了出來,要和美軍劃清界限,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這三國的表態有什么影響?對美軍可能發起的軍事行動,又會帶來哪些變數?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科威特已經向伊朗方面做出“保證”,表示三個國家境內的美軍基地,不會被用于對伊朗展開軍事行動,換句話說,就是這三個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害怕受到牽連,提前和美國“劃清了界限”。
美軍在中東擁有眾多的軍事基地
阿拉伯國家為何主動“避嫌”
近年來,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愈發復雜,為了配合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政策,美軍向中東方向大幅度增兵,對胡塞武裝以及伊朗的威懾之意毫不掩飾。
與此同時,美國在中東地區為數眾多的軍事基地也對伊朗的安全構成了不小的威脅,對此阿拉伯國家也普遍“樂見其成”,想借此遏制伊朗擴張影響力。
但問題在于,這些國家只是希望能夠在美國和伊朗之間保持中立,并沒有做好真的站在美國這邊,和伊朗“撕破臉”的準備。
尤其是海灣國家,長期以來依賴石油出口作為經濟支柱,與伊朗的經濟聯系十分緊密,如果因為美軍的行動受到牽連,可能會嚴重破壞與伊朗的經濟和能源合作,得不償失。
更何況,中東近年來發生的沖突中,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保持著“隔岸觀火”的狀態,并不希望戰火進一步擴大,最終波及自身的安全。
當前,美以兩國與伊朗之間的對峙已經持續升級,任何一方的軍事行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更大規模的地區戰爭。
阿拉伯國家并不是無條件追隨美國 資料圖
美國的中東布局漏洞百出
這反映出美國在中東的布局,已經直接導致了阿拉伯國家的不滿,美國對以色列的全力支持,更是讓沙特等國“心寒”,認為美國未能充分考慮其利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美軍從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發起進攻,伊朗的反擊手段必然十分有限,只有為數不多的方式能進行反制。
但伊朗若換一個思路,就會發現美軍在中東的高價值目標簡直到處都是,那些位于中東國家境內的軍事基地,很可能會成為伊朗報復的主要目標。
如此一來,美國主動挑起的沖突,卻需要阿拉伯國家一起承擔,凸顯出美國對于這些所謂的“盟友”的利益,其實毫不在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對美國試圖分化中東各國的圖謀,也構成了不小的阻力,畢竟阿拉伯國家和伊朗之間的矛盾并非不可化解,若美國逼得太狠,反而會促成中東國家抱團,對美國的布局反而不利。
而從軍事角度來看,美軍若想真的對伊朗實施軍事行動,也必須考慮到周邊國家的態度,不僅大大增加了美軍的行動成本,也提高了美國高層的決策難度。
無法使用中東基地增加了美軍的行動成本 資料圖
美國的這一輪行動或是“雷聲大雨點小”
不難看出,目前的中東局勢已經是一個足夠危險的“火藥桶”,美國是否有底氣在這個時候點燃戰火,需要被打上一個問號。
特朗普上任以來,雖然做出的決策屢屢出人意料,但一條最基本的規律保持不變,就是“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無論是威懾烏克蘭和歐洲國家,還是揚言要“奪取”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以及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動用關稅威脅,美國都是在一邊試探,一邊行動。
如果目標輕易屈服了,美國就能夠利益最大化,如果目標表現得非常強硬,美國也可以“靈活”地調整策略。
美國政府的行動本質上為了利益 資料圖
而當美方同時面對伊朗的軍事威懾、胡塞武裝持續不斷的襲擊,以及阿拉伯國家模糊的態度時,美國的這次行動很可能會如往常一樣“雷聲大雨點小”,暫時歸于平靜。
這并不意味著美國會就此放棄施壓伊朗,而是因為在這件事上,美國掌握著主動權,這也意味著若伊朗在后續有了“愿意退讓”的表態,美國也會主動出擊,直到達成目的為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