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年4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
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
法新社記者:卡尼領導的加拿大自由黨在聯邦大選中獲勝。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如何看待中加關系的未來?
郭嘉昆: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中方在中加關系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中加關系。
日本共同社記者:日中友好議員聯盟代表團這幾天訪問北京,在同中方交流時提出,希望能夠再次租借大熊貓。中方對此有何看法?
郭嘉昆:旅居日本的大熊貓一直深受日本民眾喜愛。2023年大熊貓香香回國之際,日本民眾依依不舍,排長隊送行。長期以來,中日雙方在大熊貓飼養繁育、科學研究、技術交流、公眾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積極合作成果。歡迎日方繼續關心大熊貓保護國際合作,支持中國大熊貓保護事業,共同保護好大熊貓這一旗艦物種。據我了解,中日雙方就推進相關合作保持著密切溝通。
中新社記者: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今天是《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28周年紀念日。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是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所犯罪行的重要例證,處理日遺化武是公約框架下一項重要工作。發言人能否介紹此項工作進展如何?中方有什么關切?
郭嘉昆:侵華日軍遺棄化學武器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侵華戰爭犯下的嚴重罪行之一。雖然戰爭已結束80年,但日遺化武至今仍在嚴重威脅、危害著中國有關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安全。清除日遺化武毒害是日方不容推卸的歷史、政治和法律責任,也是《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的國際義務。在中方大力協助下,日方迄已挖掘回收日遺化武約15萬枚,銷毀約12萬枚,但總體看日遺化武處理進程仍嚴重滯后。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28周年,時至今日仍有日遺化武殘留在中國國土。中方敦促日方切實履約盡責,全面、完整、準確落實2022年以后日遺化武銷毀計劃,加快日遺化武處理進程,早日還中國人民以安全和凈土,還國際社會以正義。
圖為在現場記者提問
彭博社記者:昨天,美國財長貝森特稱,他認為緩和關稅戰取決于中方,因為中國對美出口是美國對華出口的5倍,所以征收125%的關稅不可持續。你是否同意中方有責任率先緩和局勢?
郭嘉昆:中方多次闡明,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如果美方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威脅施壓,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開展對話。
路透社記者:今天早上,外交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條中英雙語視頻,內容顯示中國不會向美國下跪,并指責特朗普對其他國家玩起“90天緩刑”的游戲,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首先感謝你對外交部新媒體賬號的關注。希望這條視頻能夠幫助各方更好地理解中方立場。
今日俄羅斯記者:昨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5月8日至11日實施為期3天的停火。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清晰、明確,我們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希望有關各方繼續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危機。
彭博社記者:今天韓聯社報道稱,一個韓國男團將于下個月在福州舉辦演唱會,這將是9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的韓國流行音樂演唱會。發言人能否證實此事?為何過去幾年沒有舉辦過類似的演唱會?
郭嘉昆: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有關演出的具體情況。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對同韓方開展有益的文化交流合作持開放態度。希望韓方與中方共同努力,推動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向前發展。
圖為在現場外媒記者提問
法新社記者:敘利亞外交部門負責人阿薩德·哈桑·希巴尼在紐約會見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時表示,敘政府希望加強與中國的關系。發言人能否介紹會見情況?中方是否愿意加強與敘新政府的關系?
郭嘉昆:中國和敘利亞人民傳統友好。中方支持敘利亞境內盡早實現和平,通過包容性對話找到符合人民意愿的國家重建方案,希望敘利亞堅定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
法新社記者:據報道,意大利輪胎制造商倍耐力稱,中化集團對該公司的控制權已經終止,因為根據一項新的政府裁決,政府有權阻止其他國家控制本國戰略資產。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具體情況,建議你向中方主管部門詢問。
法新社記者: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游客的襲擊事件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軍隊昨晚再次交火。中方是否計劃介入調解?
郭嘉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南亞地區的重要國家,兩國和睦相處對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至關重要。作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鄰國,中方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彭博社記者:在拒絕接收波音飛機多日之后,中國商務部今天表示愿意繼續支持與美國波音公司的合作。這是否意味著中方改變了對進口波音飛機以及其他美國商品的立場?這是否是中方為緩和貿易緊張關系采取的行動?
郭嘉昆:有關具體項目合作,中國商務部已經發布了消息稿,你可以查閱。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如果美方希望解決問題,就應停止威脅施壓,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開展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