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沈逸 觀察者網底線思維
【文/沈逸】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逸語道破》,我們繼續圍繞中美貿易摩擦來講。
最近中美雙方關于貿易摩擦正在逐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特朗普持續不斷地發出錯亂、混淆,甚至是虛假的信息,讓各方繼續感覺到所謂交易的藝術背后,其實就是亂七八糟、蠻橫無比,而中方這邊有很明確的戰略目標。
整場貿易戰,就是美國單方面發動的一場霸凌措施,違背了國家之間正常的相處之道,也違反了全球多邊貿易的基本游戲規則,所以中方必須要強勢反制。中方也認識得非常清楚,從美方選擇設置的目標到使用的政策工具,都是錯誤的,對美國人自己是沒有好處的。所以一旦堅決抵制把它打回去,在經濟規律的作用下,美方一定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它的失敗是注定的。
在明確了這樣的戰略目標之后,中方要解決的是方式、方法、策略和道路問題,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加以有效地反制和應對。所以中方最近兩天集中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辟謠,商務部、外交部兩天連著四五次辟謠。
面對美方這次的單邊貿易霸凌,今天的中國形成了舉國一致的認識。上下同欲者勝,大家都形成了這樣一種共同的認識,就是面對美方的這種貿易霸凌,退讓和妥協解決不了問題,也不應該再用退讓和妥協來解決問題,應該正面回擊。
我們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我們所做的是符合經濟貿易和金融規律的,那還有什么好猶豫的?《聯合早報》發布了一條消息,美國的大型進口商像沃爾瑪這些,表示讓中國的供應商按照原有價格發貨,關稅由美國進口商以及美國消費者承擔,沃爾瑪這些企業在美國國內也已經發出了漲價通知。
圖為沃爾瑪門店
接下來,這些企業有相當大的概率會再對特朗普進行各種各樣的游說,要求豁免,這其實是一種實質性的緩和。對于中國來說,我們需要保持我們堅定的、有效的應對策略,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經濟規律,做好自己的事情,有效應對美國帶來的這種貿易摩擦壓力。
同時,我們要在全球范圍協同其他國家,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和良性的全球貿易環境,大家互通有無,讓經濟規律發生作用。
現在網上也在流傳這樣一條新的轉口貿易路徑:美國的訂單通過加拿大到英國,再從英國到土耳其,再從土耳其到中國。中國最近還推動了將近十五個沿邊城市進行跨境電商貿易平臺建設。
當美國切斷了中美之間這條最優化的貿易路徑之后,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或許可以用某種意義上的脫鉤來形容,但事實上后續出現的是兩種情況:
第一,有些產品在關稅下也無法被脫鉤,意味著這些產品對美國是剛需,無論價格上升到多少,美國國內都有迫切需求,并且相關物品的漲價,都可以被美方消化,相關企業會頂著關稅的壓力繼續進口。
第二,大量轉口貿易被自發建立起來,結合中國的240小時免簽政策和離境退稅政策,一些新的貿易商路正在出現。
《紐約時報》可視化報道,展現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對中國進口產品的依賴比例程度。灰色為0-20%,綠色為20%-40%,黃色為40%-60%,橙色為60%-80%,紅色為80%-100%
不管美國耍出什么樣的花招,不管美國給出多少虛假信息,不管特朗普從嘴里編出多少數字,這些貿易數據是不會撒謊的,告訴我們在這場中美貿易摩擦中,美方雖然讓中國承受了一定的壓力,但是相應的壓力正在持續有效地傳送回美國,美國國內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持續下降,通貨膨脹的風險在顯著地持續提升。
面對特朗普那種極其不確定的信息,美國國內的金融市場正在緩慢地構筑一種交易模式,確保相關資金能夠系統、全面、有效、穩定地從資本市場上撤離,重新進行布局。
當然,最終的階段性沖撞或者是審判時刻,將在美國國債展期相關技術參數發揮作用,再結合美國國內物價上升、美國國內經濟衰退風險出現之后來臨。到那個時候,無論是特朗普、美聯儲,又或者是世界,也將見證一個重要的時刻。
就目前的趨勢而言,在這個決策當中持續做出錯誤反應的美國政府,除了撒謊、發布虛假信息、混淆視聽,在心理上持續不斷地重復所謂的“交易的藝術”和極限施壓之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在中國率先有效地、嚴正地、全面地、系統地回應了美方的打壓之后,其他國家越來越意識到這樣做的正確性,并且愿意跟中國站在一起,持續不斷地有效反制和反擊美國的貿易霸凌策略,共同捍衛全球貿易的多邊秩序。這種結果最終將導致局面慢慢更加有利于反制霸權,我們將共同見證這個歷史進程。
延伸閱讀
沃爾瑪賣家把中國貨"藏"在加拿大:我們賭特朗普會認慫
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道稱,據六位賣家、物流供應商和顧問透露,美國大型零售商亞馬遜和沃爾瑪的部分第三方賣家,正把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囤積在加拿大的倉庫,靜待中美關稅風波平息。
這么做,多少有賭的成分:他們押注白宮最終會取消對中國高達145%的關稅。在此之前,擁有免稅倉庫、稅收減免和退稅政策的加拿大,成為了“曲線救國”的選項之一。
一些知情人士還稱,亞馬遜和沃爾瑪自有品牌產品的幾家制造商與經銷商,以及迪士尼等公司的供應商,也在采用同一策略。
一家同時在亞馬遜和沃爾瑪平臺銷售的大型第三方商家的高管說,“如果我們相信美國政府……這是個很大的‘假設’,這將是最糟糕的情況。所以我們準備等待這一切結束?!?/p>
《2024亞馬遜賣家狀況報告》截圖 Jungle Scout
據《金融時報》報道,亞馬遜和沃爾瑪既直接銷售商品,也為第三方零售商提供平臺??偛课挥谖餮艌D的亞馬遜超過60%的銷售額來自第三方賣家,沃爾瑪的這一比例要低得多。其中,許多賣家要么從中國進貨,要么本身就是中國賣家。
眼下,賣家和供應商正糾結于如何處理已經在運輸途中的訂單,以及如何為圣誕節前的銷售旺季做好準備。報道稱,面對美國強加的對華高額關稅,零售商們一直在尋找降低關稅的途徑。
一些零售商繼續與供應商和品牌合作,將熱門商品的生產轉移至印度、越南等關稅負擔較低的國家。
但是,轉移產能的作用仍然有限。許多制造商警告稱,盡管在近些年美國幾任政府的脅迫下,轉移產能的工作早在多年前就已啟動,但這一進程仍需數年時間才能完成。
另一種選擇,則是使用美國的保稅倉庫。在那里,庫存可以免稅存儲長達五年。但此類倉庫目前已經供不應求。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在加拿大倉儲。據英媒介紹,加拿大允許倉庫運營商在所謂的對外貿易區(包括保稅倉庫)申請關稅豁免。如果賣家在四年內將貨物出口,還可以申請加拿大關稅的減免或退還。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曾任亞馬遜供應商經理的供應商顧問卡拉·巴布(Kara Babb)補充說,如果美國最終調低對華關稅,在加拿大倉儲貨物還可以幫助零售商避免支付高昂的運費。
這條“緩兵之計”正獲得越來越多的賣家青睞。美國物流集團Flexport的數據顯示,上周發現從中國運往加拿大的貨物數量增長了50%,這是貨物開始轉向加拿大的初步跡象。
這么做的話,賣家每個集裝箱的成本將增加500至600美元。Flexport的海運總監內森·斯特朗(Nathan Strang)提醒稱,如果美國最終沒有取消對華關稅,這場“押注”可能會讓賣家不僅要繳納關稅,還多了一筆額外成本。
不過,專注美加物流倉儲業務的BorderWorx Logistics首席執行官迪恩·伍德(Dean Wood)表示,一些零售商愿意承擔這筆額外成本,因為這仍比支付目前美國的關稅稅率要便宜得多。
“這確實對現金流構成挑戰,”他補充說,“但對那些試圖對沖風險的企業而言,這種策略依然極具價值。”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亂拳,正重創亞馬遜、沃爾瑪等依賴于中國進口產品的美國零售業,關稅政策已然成為本已嚴峻經濟形勢下的新威脅。
當地時間4月10日,談到大部分貨源都來自中國時,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Andy Jassy)在美媒采訪中發出警告,稱美國對華征收高額關稅或導致第三方賣家將成本“完全”轉嫁給美國消費者。他表示,已初步觀察到部分買家出現囤貨行為。
美國《財富》雜志更擔心稱,受關稅沖擊,亞馬遜上那些依賴中國貨源的美國賣家或大量倒閉。
另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當地時間21日,美國三大零售巨頭——沃爾瑪、塔吉特以及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巨頭家得寶的首席執行官齊聚白宮,與特朗普會面,討論美國關稅政策對其以進口為主的商業模式可能帶來的影響。
會后,三家公司發布了措辭幾乎一致的聲明,聲稱與總統進行了“富有成效、建設性的會談”。特朗普也在隨后的聲明中稱,會議“進行的非常順利”,但并未透露具體的會談內容和結果。
美國《巴倫周刊》22日指出,亞馬遜、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巨頭的股票,已經成為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受害者”。還有美媒認為,包括零售業在內的市場巨震,正迫使特朗普政府對涉華關稅釋放“降溫”信號。
據“美國在線”(AOL)報道,美國財長部長貝森特22日在一場閉門會議上向投資者承認,眼下中美關稅對峙僵局“難以為繼”,并稱預計“短時間內”將出現緩和態勢;同時,特朗普被爆計劃向印度施壓,要求其為亞馬遜和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巨頭提供電商市場的全面準入,作為美印貿易協議的一部分。此后,美國大型零售商和電商公司的股票均出現反彈。
截至美東時間22日下午,亞馬遜股價上漲約3.3%,沃爾瑪股價上漲近2%,家得寶股價上漲約1.3%。
但美媒指出,特朗普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的不確定性,讓市場仍面臨巨大不確定性,“正如我們在過去一個月所看到的,市場可以在一夕之間就因為一條頭條新聞而反轉?!盇OL稱,短期內,上述三只股票都可能因糟糕的關稅新聞或美國消費疲軟而遭受更多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