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媒:特朗普上任之前中國已經早有布局)
特朗普上任之前中國已經早有布局
美國政府損人不利己的關稅昏招,幾乎堵死了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之路。中國作為美國大豆最大進口國,正加速轉向巴西、阿根廷等替代來源。外媒注意到,中國早就有預判,在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上任之前便已有布局。《日經亞洲》表示,中國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凍結了美國大豆和玉米的采購訂單,并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同時增加了從巴西等國的采購,以確保農產品供應穩定。在4月初的一周內,中國與巴西簽署了至少240萬噸的大豆采購合同。《紐約時報》20日報道說,中國在過去10年內已向巴西的倉庫、鐵路、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進行了大量投資,這將為巴西大豆運往中國提供更多便利。
延伸閱讀
美媒承認:中國手里有張“王牌” 美國無力反擊
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的管控可能給美國帶來“重大打擊”
隨著美中貿易摩擦升級,多家外媒和智庫開始把目光轉向了這場博弈的一個關鍵領域,稀土(rare earth)。
中國前不久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外媒分析認為,這一舉措可能給美國帶來“重大打擊”,并暴露出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有多高。
CNN報道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是中國手中握有的一張有力王牌(a powerful card to play),是中國對美國擁有絕對優勢的一個領域。
和關稅不同,在稀土領域,特朗普幾無反擊空間。
稀土有多重要?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對重稀土的出口管控可能直接導致美國國防供應鏈中斷,進而撼動美國國防工業的根基。
中國對重稀土的出口管控可能直接導致美國國防供應鏈中斷
稀土何以成為中國的“王牌”?
稀土是17種化學元素的統稱,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動車、醫療設備及軍事裝備等高科技領域。盡管稀土在自然界儲量豐富,但其提取難度高,因而稀有。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體現在資源和技術上。
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稱,在2023年,中國的稀土資源產量占到了全世界的61%。更重要的是,中國掌握稀土分離核心技術,全球92%的精煉稀土都產自中國。
全球92%的精煉稀土都產自中國
CNN稱,數十年來,美國和其他國家都依賴中國供應這些加工后的稀土資源。
美國的依賴:從智能手機到F-35戰機
今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一份報告指出,2020至2023年間,美國70%的稀土化合物及金屬進口依賴中國。
更為關鍵的是,CSIS指出,美國目前無法分離重稀土,而重稀土正是國防工業的“命脈”。
從雷達到永磁材料,從F-35戰機、“戰斧”導彈到“捕食者”無人機,美國均依賴于重稀土。
CSIS報告直言,如果中國完全停止中重稀土元素的出口,那么美國“短期內是無力填平缺口的”。其國防工業將長期受制于人。
美國空軍2022年承認,中國武器裝備更新速度是美國的5至6倍,稀土限制可能進一步拉大這一差距。
除了對美國軍工國防的沖擊,中國的出口管制還將推升稀土的價格,導致從智能手機到電動車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美國的困境:供應鏈重建仍需數年
據外媒報道,目前美國擁有一座稀土礦,但其不具備分離重稀土的能力,稀土礦石需運往中國加工。
盡管特朗普政府已啟動國內稀土供應鏈重建計劃,但進展緩慢。
建立這樣的產能不僅需要很長時間和持續大量的投資,而且即便美國能建好這樣的產線,也根本不足夠實現稀土的自給自足。
美國國防部自2020年起投入4.39億美元建設稀土加工設施,但CSIS指出,這些設施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實現量產,且產能仍遠低于中國。
外媒分析,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急于同烏克蘭簽訂礦產協定,同時覬覦著擁有世界第八大稀土儲量的格陵蘭。
但CSIS的報告也指出,這兩個地方資源的商業價值和開采難度,本身也存在大量疑問。
對于中國的這一手牌,密歇根大學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教授賈斯汀·沃爾弗斯評論稱,是“精準打擊,直擊美國工業的痛處”。
他認為:“中國此舉展現了其運用戰略手段施展驚人經濟實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