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芯片龍頭英偉達CEO黃仁勛時隔3個月到訪中國,表示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
據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晚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
何立峰表示,中國市場投資和消費潛力巨大,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始終是外資企業投資和貿易的沃土。歡迎包括英偉達公司在內的更多美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在中國盡展產業優勢和能力,進而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先機。
黃仁勛表示,看好中國經濟前景,愿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為推動美中經貿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英偉達黃仁勛時隔3個月再次到訪北京
17日早些時候,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北京與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舉行會談。這是黃仁勛時隔3個月再次到訪北京。黃仁勛在會談中表示,中國是英偉達非常重要的市場,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
關于美國政府對英偉達對華出口的H20芯片實施無限期出口管制,黃仁勛表示,美國政府加強芯片出口管制已對英偉達業務產生重大影響,作為深耕中國市場三十載的企業,英偉達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相互成就,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具規模的消費市場之一,其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與領先的軟件實力,更成為他們持續創新的重要動力。英偉達將繼續不遺余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黃仁勛還談到,AI已經在諸多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在軟件編程方面,如今幾乎所有的英偉達員工都會借助AI進行輔助開發,但這僅僅是個開端。無論是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氣候科技,還是制造業,每個行業都將迎來人工智能引發的顛覆性變革。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采訪視頻,黃仁勛在會面結束后表示,中國市場對英偉達非常重要:“中國市場對我們的增長至關重要,我們在這里有很多員工。中國工業的技術卓越性令人印象深刻,過去30年,我們從中受益匪淺。所以,我和任會長談到了過去的30年,也談到了未來的30年。”
這是黃仁勛年內第二次來華,照片顯示,以黑色皮衣出名的黃仁勛在這次到訪中少見地穿上了西裝。據外媒報道,黃仁勛在17日還會見了英偉達的客戶,其中包括AI初創企業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鋒。
對于黃仁勛本次訪華,英偉達方面對澎湃新聞表示:“我們定期與政府領導人會面,討論我們公司的產品和技術。”
將近3個月前的1月19日晚間,英偉達在北京舉辦答謝迎春會,黃仁勛出席并發表致辭。談到英偉達在中國的發展,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在中國已經有25年的歷史,通過Geforce顯卡,公司比很多科技企業都要更早進入中國。
黃仁勛指出,英偉達在北京、上海、深圳擁有近4000名員工,在過去數年間成長了將近60%。此外,中國員工的流失率是全球最低的,每年離職率僅為0.9%,而英偉達全球員工的年化離職率為2%,一些科技公司員工的年化離職率則可能高達20%。
今年2月,英偉達發布截至1月26日的2025財年第四財季財報,期內實現營收393.31億美元,同比上漲78%。不過,英偉達CFO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指出,公司在中國的數據中心收入“遠低于預期”,產品出貨量將“大致保持在當前比例”。黃仁勛也在電話會上表示,預計中國業務在2026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收占比與第四財季和之前大致相同,“約為出口管制實施前的一半”。
近日,由于美國宣布新的芯片出口許可要求,英偉達股價遭受重挫。當地時間4月16日,英偉達(Nasdaq:NVDA)股價盤中一度重挫10%,最終大跌6.87%。截至4月17日收盤,英偉達跌2.93%。
相關報道:
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日前突然披露了一項約55億美元的損失,稱這與美國政府新一輪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有關。但是,英國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媒體當地時間4月16日稱,美國官員9日就已通知了英偉達,該公司卻沒有立即將此事告知其中國客戶。
《金融時報》稱,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上周就已告知其中國客戶,部分先進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將開始需要許可證。
然而,兩名知情人士向該報透露,英偉達之前以為,他們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H20芯片可以獲得美國政府的豁免。4月初,英偉達高管曾赴海湖莊園與特朗普會面,他們以為英偉達價值5000億美元的在美投資計劃給總統留下了深刻印象,該公司可以規避更嚴格的出口限制。知情人士稱,這導致英偉達對其中國客戶說,H20芯片不會受到影響。
路透社稱,特朗普最終決定限制H20芯片的出口,打了英偉達一個措手不及。匿名消息人士還透露,英偉達的中國銷售團隊似乎也沒有提前得到通知。
英偉達人工智能芯片 英偉達網站
了解近期討論的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中國公司抱怨沒有就如此重大的政策轉變收到足夠的預警,但他們也明白這種轉變超出了英偉達的控制范圍。
目前尚不清楚如何申請出口許可證,以及許可證發放的依據是什么。但《金融時報》根據英特爾上周告知中國客戶的信息推測,英特爾Gaudi系列芯片以及英偉達H20都遠遠超出了最新的出口限制要求。
《金融時報》指出,英偉達通常需要6個多月的時間才能交付此類芯片,而該公司的中國客戶今年的大部分訂單尚未完成,可能會受到美國最新限制措施的影響。英偉達15日公布的55億美元的損失主要包括完成此類訂單所需的材料成本、因未能如約交付而產生的相關罰款和運營成本,但分析人士預計,英偉達中國市場實際受影響的收入可能超過100億美元。
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已威脅到英偉達的在華業務。去年,英偉達公布的在華銷售額達170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的13%,而2023財年這一比例約為20%。最新的限制措施公開后,英偉達股價16日收盤下跌6.87%。
美國《紐約時報》16日報道稱,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當天對英偉達在亞洲的芯片銷售展開了調查,評估其是否故意向中國提供了開發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特朗普政府也正在一邊想法執行前總統拜登離任前宣布的廣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措施,一邊計劃在本周采取行動,進一步限制英偉達向中國和其他國家銷售人工智能芯片。
今年1月以來,英偉達股價已下跌逾20%。 “商業內幕”網站
“今年,英偉達投資者都無法獲得喘息。”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7日分析稱,今年接二連三的事件都在打擊英偉達的股價,從DeepSeek需要更少人工智能芯片的系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到最新的出口限制措施,該股今年迄今已下跌逾20%,相較于1月高點下跌約30%,跌幅遠超科技公司占大頭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市場對英偉達股票的擔憂加劇。
自2022年以來,美國政府步步收緊對華芯片出口。為了應對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英偉達2023年底針對中國大陸市場推出了“合規特供”芯片H20。
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在DeepSeek成功地以極低成本推出其推理模型后,中國企業對人工智能的需求猛增,他們今年下了近170億美元的H20芯片訂單。該報稱,現在,中國的科技巨頭們正競相尋找H20的替代品,而這可能會極大地幫助以華為為首的中國制造商,他們一直在努力生產更多的人工智能芯片。
新加坡白橡資本合伙公司(White Oak Capital Partners)投資總監邱諾里(Nori Chiou)表示,通過限制H20系列芯片,美國實際上是在推動英偉達的中國客戶轉向華為的人工智能芯片,而隨著華為獲得更多客戶和開發經驗,他們的芯片設計和軟件能力可能會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