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表示,如果哈佛大學不滿足特朗普政府分享部分簽證持有人信息的要求,該大學將失去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這是美國政府對哈佛大學的最新升級行動。
圖為美國國土部官網截圖
相關新聞
【環球網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多家美媒當地時間16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特朗普政府已要求美國國稅局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此舉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這所常春藤盟校因其多元化等舉措發生爭議之際。就在前一天,特朗普還在其社交媒體發文,威脅將哈佛大學視為“政治實體”征稅,取消其免稅資格。
報道稱,美國國稅局代理首席法律顧問安德魯·德梅洛已于周三收到美國財政部發出的一項請求,要求撤銷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
圖為哈佛大學校園(資料圖/外媒報道配圖)
另據美國《國會山報》補充,根據稅法規定,只有美國國稅局有權審查并取消納稅實體的免稅資格,且傳統上這一過程應在總統不干預的情況下進行。
就在同日(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麗絲蒂·諾姆宣布取消國土安全部向哈佛大學提供的兩項總額超過270萬美元的撥款。
近日,美國聯邦政府以凍結聯邦經費為要挾,要求多所高校“整改”,美國著名私立學府哈佛大學則選擇“硬剛”。美國哈佛大學14日拒絕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其管理結構、招聘及招生政策進行大幅改革的要求。美國政府隨即宣布凍結該校總額約22.6億美元的聯邦經費。15日,特朗普再發出威脅,要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并要求該校道歉。
據悉,特朗普政府的主要要求包括根除所謂的反猶主義,以及廢除高校向少數族裔傾斜的多元化舉措。在巴以沖突背景下,美國多地高校去年爆發了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引發了政府對校園反猶情緒的關注。
在特朗普政府對高校的持續打壓下,哈佛大學成為第一個反抗者。
特朗普政府4月11日向哈佛大學提出多項整改要求,包括遏制所謂的“反猶主義”和終止與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相關的多個項目。14日,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回應稱,該校不會放棄其獨立性或其憲法權利。“任何政府——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不應規定私立大學可以教授什么課程、可以招收和聘用哪些學生,以及可以從事哪些研究和探究領域。”
作為回應,特朗普政府宣布凍結向哈佛大學提供的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7億元)撥款和價值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41億元)的合同。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紐約時報》稱,哈佛大學是第一所直接拒絕遵守政府要求的大學,該大學律師14日致信美國教育部等聯邦機構,表明“無論是哈佛,還是其他任何私立大學,都不會允許自己被聯邦政府接管。”
在多所大學因未能有力抵制特朗普政府的干預而飽受批評之時,哈佛大學的強硬姿態得到了美國高等教育界的贊揚。代表華盛頓多所高校的美國教育委員會的主席泰德·米切爾(Ted Mitchell)將哈佛大學的回應描述為“一份路線圖,指引各大學機構如何反對政府干涉學校決策”。“哈佛大學的做法可能會鼓舞其他大學領導層,讓他們‘松一口氣’。”米切爾說道。
另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總臺記者當地時間4月12日獲悉,哈佛大學的教授們正在起訴特朗普政府,以阻止其審查授予該校約90億美元聯邦合同和撥款,該審查是特朗普政府打擊大學校園反猶太主義行動的一部分。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哈佛大學教職員工分會和該學術組織的全國分支機構4月10日在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
據報道,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將因反猶太主義問題審查對哈佛大學的90億美元聯邦撥款和合同。特朗普政府當天在一封信中通知哈佛大學稱,該校未能解決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
一位知情人士稱,特朗普的反猶太主義特別工作組正在調查政府與哈佛大學之間2.556億美元的合同和87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承諾。據悉,這項調查是出于對哈佛大學未能遵守民權法責任的擔憂而展開的。知情人士稱,如果哈佛大學不解決特別工作組對反猶太主義的擔憂并在本周采取措施,該校將開始失去資金支持。知情人士表示,政府的審查將影響哈佛大學包括各研究機構的各個附屬機構。
去年4月30日,哥倫比亞大學加沙團結營地,警察驅逐親巴勒斯坦學生抗議者
另據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日報道,1900多名科學家聯合簽署公開信,警告稱特朗普政府正在威脅科學的獨立性,并敦促其“停止對美國科學的大規模攻擊”。這封于3月31日公布的信中稱,自上任以來,特朗普總統和他的團隊已經令美國的科研系統天翻地覆——他們削減資金,終止撥款,并試圖鏟除自己所不接受的觀點。
“我們的政治信仰不盡相同,但作為研究人員,我們團結一致,希望保護獨立的科學研究。”科學家們在這封致美國人民的信中寫道,“我們在此發出SOS信號,是為了傳遞一項明確的警告:這個國家的科學事業正在被摧毀。”
信件的署名者均為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的成員,代表著美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群體。他們的信描繪了一幅美國科研界陷入危機的景象,包括研究人員紛紛修改他們的論文和撥款申請,刪掉其中被聯邦機構標記示警的科學術語;放棄研究項目;把自己的名字從工作中刪除等等。
科學家們寫道:“政府正在阻止人們研究那些它所反感的課題,如氣候變化;阻止人們研究那些會得出它所不喜歡的結論的各種課題,如疫苗安全和經濟趨勢。”他們強調說,“在科研界,恐懼的氣氛已經降臨”。
長期以來,無論政治氣候如何變化,聯邦政府一直是科研領域穩定的資金來源,但即便這一領域也未能逃過特朗普政府的行動。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截至3月,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撥款減少了近60%,大量研究岌岌可危。
這封信的撰寫者之一、耶魯大學醫學院資深科學家理查德·阿斯林說,科學家們希望“讓美國公眾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我們失去工作的問題。這會讓整個國家失去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老實說,正是這種資源令美國成為全世界羨慕的對象。”他說,在過去50年里,美國政府對科學界的資助基本保持穩定——考慮到科學發現和創新可能需要漫長的周期,保持這種穩定至關重要。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政府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支出約為2000億美元。它是所謂“基礎性研究”的最大資助方,這些研究可能無法投入實際應用,也可能最終得出革命性成果,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