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交部回應美對華加征245%關稅)
外交部回應美對華加征245%關稅,圖為中美國旗 資料圖
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白宮在官網的最新聲明表示,由于中國采取報復性措施,美對華關稅加增至245%。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具體稅率的數字,你可以問問美方。中方已多次闡明在關稅問題上的嚴正立場,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完全合理合法。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總臺央視記者 申楊)
延伸閱讀
“中方反制后續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對華挑起關稅戰,中方予以堅決回擊,采取了關稅、稀土出口管制等反制措施。4月15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刊文稱,稀土是中國在此輪貿易戰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如今的局面是,中國打出了這張“強有力”的牌,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華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僅兩天后,中方出臺系列措施精準反擊,除加征關稅外,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去年12月,中國曾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
報道稱,目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影響正在迅速顯現。
美國稀土咨詢公司JOC的創始人約翰·奧默羅德告訴CNN,自出口管制實施以來,至少有五家來自美國和歐洲公司的稀土在中國的運輸已被叫停。他說:“他們感到很意外,有很多困惑。他們現在迫切想知道如何才能獲得所需的出口許可證。”
2023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供應量的60%以上,精煉供應量占比達92% CNN制圖
美國稀土公司首席執行官約書亞·巴拉德表示,此次出口管制的重點是“重”稀土,而中國控制著高達98%的稀土。他補充說,現在,企業必須獲得中國政府的批準,才能將這些關鍵材料交付給美國的關鍵行業。CNN提到,重稀土不太常見,加工難度更大,但價值更高。
“目前,這些出口實際上已被暫停,我們在美國沒有太多庫存……”巴拉德坦言,“這是中國的最佳選擇。在這個領域,他們確實有籌碼和影響力。”
新加坡礦產和金屬供應鏈公司Ginger International主管托馬斯·克魯默稱,此次出口管制不僅針對單一材料,還針對合金以及即使含有極少量這些元素的產品。他說,“現在很多出口都適用于這一許可制度”,出口商在適應新制度的過程中,預計會出現一些延誤。
對于中國管制稀土出口,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賈斯汀·沃爾弗斯評價說:“中國表明,它可以通過戰略性、精準性以及直接打擊美國產業的痛處,發揮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實力。”
從元素周期表看重要資源供應鏈 《日本經濟新聞》制圖
稀土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戰略資源,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素有“工業味精”的美譽,因在能源、軍事高新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備受關注。CNN稱,稀土被用于驅動從iPhone到電動汽車,再到戰斗機和核動力攻擊潛艇等各種設備,是決定未來發展的各類先進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
在過去30年里,中國在稀土開采和提煉方面始終具有主導力。
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23年中國占全球稀土礦產量的超60%,但其對加工階段的控制卻占全球產量的92%,在全球稀土加工領域幾乎擁有壟斷性的控制權。美國地質調查局還表示,2020年至2023年,美國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進口來自中國。
美軍武器生產高度依賴中國關鍵礦產。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Govini)此前發布報告稱,中國的出口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產,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超2萬個零部件。報告還稱,美國1000多個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共有12486條供應鏈,其中87%(10829條)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供應商。
CNN提到,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來,美國一直在稀土領域努力追趕中國。自2020年以來,美國國防部已撥款超過4.39億美元用于建立國內稀土元素供應鏈。當地時間1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就是否需要對進口關鍵礦產加征關稅啟動調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 資料圖
有三家美國稀土行業公司告訴CNN,他們正在擴大產能,并從美國盟友和合作伙伴那里采購原料。但他們仍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滿足美國主要行業的巨大需求。其中,美國稀土公司CEO巴拉德表示,該公司仍在研究從巖石中提取礦物的加工技術。
對此,奧默羅德表示,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在稀土領域的控制力已經得到鞏固,因為多年來,中國“愿意在這個資本密集型行業投資技術、研發和自動化”。他說,相較之下,美國已經“失去技術訣竅,失去了人力資源能力”,很難在該領域與中國競爭。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白宮網站發布的一份針對232條款的相關事實清單(fact sheet)中提到,“中國現在面臨著對進口到美國的產品征收最高可達245%的關稅(up to a 245% tariff)”。
此“245%”為何?“最高可達”如何理解?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和對美貿易從業人員都對記者表示,該245%不是新的征稅數字,而是目前對美出口的某種中國商品面臨的最高關稅可達到245%。
一位經貿法律界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上下文來看,此文不存在再加到245%的含義,“up to”的意思是可最高達到之意,如果美方要加征關稅,其行文不是如此,必須出具正式的行政命令,在聯邦公報有相關文件,其中對于關稅的生效起始時間等問題都要講清楚,目前這個只是一個“事實清單”。
此“245%”為何?
據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商務部和財政部網站信息,美方在10日宣布加征所謂對等關稅,并在12日宣布部分豁免后,尚無更新措施,但在上述事實清單中寫出“245%的關稅”這一數字。
在美國長期從事美線物流運輸資深人士羅杰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該含義是某類中國商品最高關稅是245%,而不是把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加到245%。
“如果是的話,不會這么表述,也會寫清楚生效日期。且截至中國時間16日中午,都沒有一家美國媒體報道此事。”他對記者解釋,此前有媒體曾經做過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的解析。
在該解析中,中國對美出口注射器等產品面臨245%的關稅。
美方肆意加征單邊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
據財政部網站信息顯示,2025年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25%。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表示,美東時間4月10日,美方公布行政令,進一步提高對中國產品加征的“對等關稅”。我們注意到,美方行政令公布的對中國產品加征的稅率為41%,比此前美方所稱的加征關稅稅率還高20個百分點。中方對美方肆意的單邊關稅措施堅決反對,嚴厲譴責,并已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肆意加征單邊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也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常識,造成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和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重沖擊和劇烈動蕩,美方對此應負全部責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并表示,美方對華輪番加征畸高關稅已經淪為數字游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只會更加暴露出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脅迫的伎倆,并淪為笑話。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但是,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隨后,據商務部信息顯示,美東時間4月12日,美方公布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表示,我們注意到,這是繼美方4月10日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