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 齊倩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后肆意妄為,挑起全球關稅戰。在全球市場巨震、美國國內恐慌后,特朗普的行為更是驚掉眾人下巴:他迅速扭轉政策,將目標對準中國,多次上調關稅至145%。
“然而,特朗普對中國發動的關稅攻勢,可能永遠無法取勝。”
4月1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連發多篇分析文章稱,特朗普政府此時已“騎虎難下”,針對中國只是為了試圖挽回面子,將一次“尷尬的后退”包裝成為“偉大的勝利”。
分析指出,鑒于特朗普雜亂無章的領導風格及其對盟友的背棄,在這場關稅戰中,美國可能永遠無法取勝。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準備好戰斗到底”。同時,美國消費者即將感受到“真正的經濟痛苦”。
特朗普想“挽回面子”
過去不到10天的時間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變來變去:先是對全世界挑起關稅戰爭,在全球股市巨震后又突然暫停“對等關稅”90天、同時對準中國。此后,特朗普多次上調對華關稅。
美國對華關稅從最開始20%,到54%,再到104%、125%,再到最近的145%。
“特朗普在收回成命的同時,對華加倍征稅,或許是為了挽回面子。”CNN寫道,在美國股市連續幾天下跌,且越來越多的警告稱他將使美國經濟陷入災難性的衰退后,白宮“試圖將一次尷尬的后退包裝成一次偉大的勝利”,并嘴硬其他國家“急于與華盛頓達成協議”。
同時,CNN認為,如果中國沒有迅速予以回擊,特朗普可能不會突然宣布暫停針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但白宮方面卻宣稱,中國之所以被針對,是因為中國報復了。
對此,CNN警告稱,特朗普此舉將中美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陷入停滯,這將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英國《經濟學人》智庫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尼克·馬羅表示,特朗普正在推動中美兩國走向“硬脫鉤”,這將沖擊整個全球貿易格局。
文章指出,如今,特朗普將自己置于一個更加尷尬的境地:他升級了與中國的全面貿易沖突,而似乎不知如何取勝。“特朗普以為施壓和傲慢會讓中國讓步,那他就大錯特錯了。”
4月9日,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并已于4月10日12時01分起正式生效。11日,中方宣布對美關稅由84%提高至125%。中國商務部同時指出,美方畸高關稅已淪為數字游戲,如繼續,中方將不予理會。
4月2日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持續劇烈波動 《紐約時報》制圖
“中國已經準備了六年”
在持續的“朝令夕改”期間,特朗普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他希望接到來自中國的電話,并聲稱“中國希望達成協議,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做”。然而,特朗普的妄想落空了。
CNN認為,盡管中國方面堅持談判立場,但特朗普的脅迫態度似乎讓中方確信,美國并不想談判。
德國智庫MERICS首席經濟分析師雅各布·岡特則表示,中國堅決反擊的基礎還在于,“他們已經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CNN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打壓華為等中企、挑起中美貿易爭端,給中國敲響了警鐘。此后,中國一直在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可能性做準備。
“中國為這一天準備了六年,因為他們知道這有可能再次發生。”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史宗瀚稱,在此期間,中國一直在開拓海外市場,推動出口貿易多元化。
特朗普10日承認,他的關稅政策存在“過渡性問題” 視頻截圖
有專家表示,如今的中國更有能力應對更廣泛的貿易沖突。數據顯示,與2018年相比,中國擴大了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美國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比重從約五分之一降至不到15%。同時,中國還建立了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產的供應鏈,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升級制造技術,并提升了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先進技術能力。
近幾周來,中國一直在與從歐洲到東南亞的國家進行談判,以期擴大貿易合作。
相較之下,特朗普政府在上任后的三個月時間里,持續侮辱、征收關稅甚至威脅吞并加拿大等盟友。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杰森·弗曼告訴CNN:“現在對世界上任何人來說,美國都是一個極其不可靠的合作伙伴。”他說,特朗普現在再次試圖聯合盟友共同圍堵中國,似乎并不現實。
當地時間4月8日晚,特朗普在講話中羞辱那些尋求就關稅問題與美國談判的國家。他嘲諷說:“這些國家都在給我打電話,拍我馬屁(kissing my ass),他們迫切地想要達成一項貿易協議。他們說,‘先生,請讓我達成一項協議,我愿意做任何事,我愿意做任何事,先生’。”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斯科特·肯尼迪表示:“美國無法獨自將中國經濟推向毀滅的邊緣。盡管華盛頓不愿承認,但當中國說‘你無法在經濟上遏制中國’時,他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特朗普8日侮辱多國領導人“跪舔” 視頻截圖
“美國人即將感受到真正的經濟痛苦”
特朗普執意對華加稅,已經引起全美范圍內的恐慌與不滿。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肖恩·斯坦日前表示:“那些一直向中國銷售產品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國公司,恐怕將無法再這樣做。”他補充說,“中美雙方的關稅幾乎涵蓋了一切”,這意味著從航空,到醫學成像,再到農業的所有貿易領域都將受到影響。
美媒《紐約時報》10日援引報告指出,美國3月份通脹率降幅超過預期。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目前實施的關稅政策仍將代價高昂,不僅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還會導致通脹上升。
CNN也警告稱:“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到來。”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顯示,中國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商品供應國,近年來占美國進口總額的16%。中國在美國的智能手機、電腦和玩具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新關稅生效后,這些產品可能會受到價格大幅上漲的沖擊,許多美國人將無力承擔。
文章認為,中國有能力對美國施加其他懲罰,例如,暫停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的稀土礦物的出口許可證、對輸美商品實施新的限制、通過限制大豆和高粱的進口來沖擊美國農業中心地帶。
《紐約時報》刊文稱,失去中國市場,將對許多紅州的農業和工人造成尤其嚴重的經濟打擊,這些人恰恰是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的選民群體。美國肯塔基州農民、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卡萊布·拉格蘭擔憂地表示:“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將會有大量農民破產。”
美國小型企業同樣面臨風險。拜登政府時期的經濟發展和產業戰略特別助理亞歷克斯·雅克斯表示:“如果你是一家小企業,你就會遭受痛苦的打擊。你會看到GDP受到拖累,勞動力市場遇挫。你還會看到通脹壓力。”雅克斯直言,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缺乏理性的思考或方向”。
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會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時表示,當前國際局勢動蕩不安、亂象頻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個別大國迷信實力至上、本國優先,大搞單邊霸凌。近日美國到處揮舞關稅大棒,公然把自身利益凌駕于各國共同利益之上,公然無視多邊貿易體制和既定規則,國際社會不能聽之任之,美國不能任意妄為,歷史車輪不能倒退。
王毅強調,中國是堂堂正正的大國,也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我們站出來阻止強權,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為了避免人類重回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