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天在股市賺了25億美元,這位賺了9億美元,也不賴……
美國總統特別助理瑪戈·馬丁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向眾人炫耀朋友們的股市大豐收。
特朗普在白宮向眾人炫耀朋友們的股市大豐收
眾所周知,近些天,全球資本市場飽受沖擊,何以這些人能賺翻了?
不妨來捋一捋。當地時間4月9日上午,特朗普突然在其自創社交平臺“Truth Social”(真實社交)呼吁“買入”美股。幾個小時后,他又突然宣布“暫緩關稅90天”,美股應聲暴漲。
明面上的事實如此,那暗地里呢?有美媒報道稱,特朗普發布推文前,美股出現異常期權交易,大量買入SPY等看漲期權,交易時機精準且收益驚人,部分期權暴漲2100%。而這些零日期權當天收盤即會失效,在沒有重大利好消息的情況下幾乎毫無價值。
一時間,美國國內質疑特朗普陣營操控股市牟利的輿論沸沸揚揚。比如,康涅狄格州聯邦參議員克里斯·墨菲就猛烈抨擊道,“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身邊有誰知道他會暫停關稅?他的哪些海湖莊園好友或億萬富翁顧問可以利用這一內部消息?”
關稅大棒虎虎生風、時起時落,美股也上躥下跳、哀鴻遍野。這不,9日剛漲了一天的美股,轉日再度大跌。即便如此,富豪們也能賺得盆滿缽滿。這讓人不禁要問,總統是不是在制造“一場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操縱計劃”?為何總統好友們總是那么好運?
“如果你在白宮里,出來后沒有成為超級大富翁,那你就是這個星球上最愚蠢的人”;“市場就像一個關系戶的賭場,而普通人只是賭桌上的傻瓜”……美國散戶投資者論壇上的吐槽,或許道出了答案。
美國國會議員們就政治便利大搞內幕交易
當然,憑著政治便利在股市撈錢,在美國并不稀奇。一直以來,美國國會議員們就據此大搞內幕交易。前兩年,美國硅谷銀行、簽名銀行、銀門銀行先后倒閉引發動蕩期間,美國國會至少有9名議員“精準”拋售了手中的銀行股。此外,美媒更曾曝光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的丈夫保羅·佩洛西涉嫌內幕交易,其投資組合在2019年至2021年第四季度間增長了96%,獲得超6200萬美元的收益,超過了巴菲特。
如今,不僅美國國會山“股神”輩出,白宮里也滿是“股神”了,好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這么下去,華爾街或許得換個地了。這兩年,美國各界限制這種“持證偷竊”的呼聲不斷,但相關約束法案的出臺形同蝸牛。道理也明擺著,要讓這些監守自盜的國會議員通過立法、強化監管、解決自己內幕交易的問題,無異于與虎謀皮。
近來,隨著特朗普政府開始在全球大幅加征關稅,不少美國企業不再默默承受或隱藏增加的成本,而是將其明確標注在消費收據上。比如,一名美國網友曬出一張服裝公司Fabletics的消費收據顯示,衣服打折后總價為411.71美元,其中包含了一筆44.09美元的費用,費用名稱為“關稅附加費”。這意味著這位顧客此次消費金額約10%是在為“關稅”買單。
誰在“再次偉大(瘋狂撈錢)”,誰在“承擔代價(慘遭收割)”,從炫耀股市大豐收的視頻和一張張消費單據中,世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延伸閱讀
CNN:特朗普似乎正在加大施壓 希望中方先退一步
自10日12時01分起,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84%關稅。同日,國家電影局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中方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此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改變立場,宣布將對大多數國家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但10%的“最低基準關稅”依然有效,且將對華關稅提高至125%。雖然歐盟對美國暫停關稅實施表示歡迎,且將反制措施暫停90天,但也表示,將繼續致力于實現貿易伙伴多元化,如果與美國就規避關稅的談判不令人滿意,仍將采取反制措施。對于美方宣布提高對華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0日表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一貫的,談,大門敞開,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打,中方也將奉陪到底,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美國《紐約時報》稱,特朗普上周宣布新關稅政策后,數萬億美元的美股市值在幾天內蒸發,美國政府債券市場和美元遭大幅拋售。華爾街經濟學家迅速上調通脹預期,下調經濟增長預期,并多次發出美國經濟衰退的警告。10日,美股開盤下跌。
“美國出口商將在一夜之間被擠出關鍵市場”
對于中國對美加征84%關稅生效,美國《紐約郵報》稱,這可能會使波音和可口可樂等美國零售、電子、汽車、飛機和半導體公司的成本災難性地飆升。美國一家供應鏈風險管理公司的執行副總裁戴維·沃里克警告稱:“美國出口商將在一夜之間被擠出關鍵市場。”
當地時間10日,美國股市開盤下跌;《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宣布暫停開征“對等關稅”90天后美股反彈,但市場仍彌漫著一絲懷疑:關稅仍有可能拖累經濟增長并推高通脹 法新社
美國“政治新聞網”認為,中國對美加征關稅可能尤其對美國農業部門造成損害。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總值超過240億美元,占該國農業出口總額的13%。
就近期有記者詢問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一事是否會影響到美國電影進口,國家電影局發言人10日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我們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我們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引進世界更多國家優秀影片,滿足市場需求。”
美國《綜藝》雜志稱,針對好萊塢的舉動標志著兩個經濟超級大國之間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急劇升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稱,近年來,美國電影在華受歡迎程度已持續下降。但法新社表示,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意味著,失去更多哪怕是有限的市場準入,對美國電影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打擊。
據商務部網站10日消息,4月8日下午,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王文濤表示,中方愿通過磋商談判解決分歧,但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謝夫喬維奇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嚴重沖擊國際貿易,對歐中及弱勢國家造成嚴重影響。歐方愿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世貿組織成員一道,共同保障全球貿易正常運行。
世界貿易組織9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貨物貿易理事會年度首次會議。中方主動設置議題,對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及其惡劣影響表達嚴重關切,要求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避免對全球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造成負面沖擊。中方發言引發各方強烈共鳴。歐盟、英國、加拿大、巴西、秘魯、哈薩克斯坦、乍得等46個世貿組織成員在此議程下發言,對美國“對等關稅”措施表達關注,呼吁美國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
10日,中國股市全線飄紅。上證指數上漲超1%,深成指數上漲超2%,創業板指漲超2%。A股近5000股上漲。
歐盟:如果談判結果不令人滿意,將采取反制措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突然改變立場,宣布將對大多數國家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但10%的“最低基準關稅”依然有效。特朗普稱,這是鑒于已有超過75個國家與美方代表就貿易壁壘等議題進行談判,且未以任何方式對美進行報復。美媒稱,這與特朗普此前堅持維持高關稅的言論截然相反。此外,他還表示,將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4%提高到125%,誣稱“中國對世界市場缺乏尊重”。
特朗普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4%提高到125%
對于特朗普的政策轉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日發表聲明表示歡迎,稱這是“穩定全球經濟的重要一步”。她當天稍晚又在社交平臺上宣布,歐盟將原定于4月15日生效的對美反制措施暫停90天。不過,“如果談判結果不令人滿意,我們將采取反制措施。進一步反制措施的準備工作仍在繼續”。法新社稱,歐盟9日已經批準針對大豆、摩托車和美容產品等價值超過200億歐元的美國進口商品的反制措施。
一名白宮官員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不適用于美國對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9日稱,90天的關稅暫停是“受歡迎的”。不過,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卡尼當天也表示,關稅反制仍然是加拿大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對于特朗普宣布將對華關稅提高至125%,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反對美國霸凌行徑,既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如果美方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CNN稱,特朗普似乎正在加大施壓,希望中方先退一步。對此,康奈爾大學的學者表示,“中國已誓言‘戰斗到底’”,“自2018年-2019年的貿易戰以來,中國已減少對美國商品的依賴”,這一次,中方得到了更廣大民眾的支持,得以對抗美國,并將重心轉向國內消費。
“這并非管理一個大型經濟體應有的樣子”
“最終,是市場讓特朗普改變了方向。”《紐約時報》稱,他的決定是出于對關稅豪賭可能迅速演變成金融危機的擔憂。而與過去20年發生的兩次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2020年的疫情——不同,對這場危機負直接責任的只有一個人。
“特朗普想把暫停加征關稅說成是一場勝利。但事實并非如此。”美國《時代》周刊高級記者菲利普·埃利奧特10日發文稱,盡管市場欣喜若狂,白宮也慶祝勝利,但這顯然是一次讓步,而非全面撤回。而且,就像特朗普在其他領域的反反復復一樣,“各國領導人和數百萬企業都對在我寫完這句話時最新規則是否仍然有效缺乏信心”。
特朗普暫停加征關稅 資料圖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10日援引該國西部大學金融學教授索蘭·帕特爾的觀點稱,這是對來自市場和廣大公眾壓力的直接回應。他同時警告稱,市場可能再次迅速轉向另一個方向。“這是一種奇怪的做事方式,并非管理一個大型經濟體應有的樣子。”
摩根大通仍堅持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測。該投行經濟學家在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考慮到貿易和國內財政政策持續混亂,以及股市持續大幅下跌和信心受到的打擊,美國仍然難以避免經濟衰退。”摩根大通表示,目前仍在實施的10%的基準關稅是一個“巨大沖擊”——相當于2018年至2019年貿易戰沖擊的7.5倍。
一些民主黨人質疑,既然特朗普對之前達成的協議置之不理,怎么還會有國家愿意與美國簽署新的貿易協議。《時代》周刊報道稱,盡管特朗普一再表示關稅不是談判的起點,但白宮一直在“吹噓”,已有數十個國家與美國政府接洽,商討如何達成協議以規避關稅帶來的困擾。曾在奧巴馬時期財政部和拜登時期貿易辦公室任職的布拉德·塞策表示,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需要時間,也需要雙方對結果的相互理解。“問題在于,目前任何人——最重要的是,那些試圖通過談判脫身的國家——都不清楚一份可接受的協議是什么樣的。”
德國6家智庫10日預測,2025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僅為0.1%,低于去年9月預測的0.8%。“德國之聲”表示,雖然該預測考慮了美國最初對鋼鐵、鋁和汽車征收的關稅,但并未將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納入考量。各智庫表示,其影響難以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