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臨近,出門旅游訂酒店又勾起了你痛苦的回憶。
忍耐了一路外放抖音和活潑如猴的人類幼崽,你拖著沉重的行李一步一挪走到酒店,滑向床墊準備進入“靜修模式”。結果剛躺下卻發現,酒店房間也沒比外邊安靜到哪去。
大白天樓道里熊孩子打鬧嬉戲,凌晨一點隔壁不是談情說愛就是談天論地,就連房間里不知名的嗡嗡聲也從不消停。一個不小心,度假就可能變為“渡劫”。
花了大價錢住進酒店,怎么還如此鬧心呢?
普通的酒店,就是噪音大本營
讓你在睡夢中被吵醒也許并非酒店本意,但一系列糟糕的設計確實讓噪音從四面八方傳到了你的耳朵里。
以短期居住需求為先的酒店,在選址上就容易讓噪音“鉆空子”。
出于旅客出行便捷性的考慮,無論是經濟連鎖性酒店還是中高檔酒店,都喜歡選址在靠近商圈和交通線的位置[1][2]。白天,出門就是商場、地鐵站,周邊景點半小時可達;晚上,街邊噪音拐個彎就能進你屋溜達。
一般而言,街邊的晝夜平均噪音等級約為70dB和50dB。倘若附近還挨著個酒吧、KTV、燒烤攤,就有得你消受了。關窗頂多讓噪音下降10dB左右,酒店整體的隔音處理也只能將噪音控制在45-65dB的范圍內[3]。
而人在休息時,如果背景噪聲達到40-45 dB,腦電波就會出現覺醒變化[4]。雖然這個聲級和平日人們正常談話差不多,但大晚上聽別人聊一宿的天也不好受。
傳統酒店安裝雙層真空玻璃窗,使用過程中密封膠老化脫落,降低隔音效果 / 圖蟲創意
當酒店外的環境噪音隨著夜深逐漸消停,酒店里頭就該熱鬧起來了——別人都和你一樣,回屋了。
不過,你看似獨居一室,實則依然身處“人山人海”。
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間,酒店會比你平日的住宅更“擠”。中國目前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約達41平方米以上,而一般酒店標間大約20-40平方米,也就是說平均10-20平方米就有一個人[5]。
人多本身不成問題,問題出在,你是回屋躺,人家是又一輪。隔音效果不太好的墻壁,讓你對左鄰右舍的精彩夜生活了如指掌。
區別于住宅區建筑,酒店在分戶墻的選用上,一般不采用磚混墻體結構,而是使用建造速度更快的輕質磚。輕質的實現往往要靠犧牲密度來達成,大部分的星級酒店里,墻體中間的石膏板只有1層,“隔墻有耳”就成了你不得不面對的現實[6][7]。
不論是精神小伙莫名亢奮地嗷嗷亂叫、情侶之間的卿卿我我,還是創業合伙人們幾千萬流水的商務談判,在同一個夜晚,從不同的方向沖擊著你的睡眠。
房間里的噪聲,更讓人抓狂
輾轉反側之下,你一個電話打給前臺投訴了其他房客,樓道和隔壁好不容易清凈不少。但安心不到半小時,樓上嘩啦啦的洗澡聲又把你從半夢半醒拽回干瞪眼的狀態。
衛生間的排水系統,讓此刻的你再次如臨大敵。別人一用水,你這聽起來就像下雨。
不同于居民住宅采用的同層排水系統,酒店一般選用異層排水。簡單來說,同層排水則只在同層敷設排水支管,而異層排水需要將室內排水支管穿過本層樓板,接往下層。二者相比,異層排水成本小、難度低,但所用水管較多,噪音也就更大[8]。
當你習慣了家居環境后,酒店的衛生間聽來也就格外吵鬧。上下戶哪家吃壞了肚子,一個晚上你就能摸得一清二楚。
出門旅游因為飲食變化大,容易拉肚子,讓廁所使用更頻繁 / 圖蟲創意
到了后半夜,衛生間的動靜也基本消停。終于,一切都安靜到——能聽見你自己房間里通風設備的持續嗡鳴了。
在普通的酒店客房內,不同功能的空間大多采用開放式設計,雖然顯得空間更寬敞,但也因缺少隔音的隔斷,讓各種聲音在屋內“余音繞梁”[7]。
空調的立體環繞聲就格外突出,成了你的睡前小曲。
為了能讓各個房間自行調節溫度,循環室內空氣,酒店的客房空調一般采用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9]。但其中必不可少的設備風機盤管一般需要安置在客房內,所以空氣通過盤管產生的噪音就只能讓你在此刻獨自消受。
給空調伴奏的,還有衛生間的排風扇。
平時難以通風的衛生間,需要借助風扇。風扇嗚嗚作響,而便捷酒店里,你的床鋪緊挨著廁所玻璃,一切動靜都無法逃過你的耳朵。
萬豪旗下酒型房型以奢華定位,不同功能分區設計墻體隔斷 / JW Marriott
掙扎了整整一宿,你一氣之下升級了自己的房間,住進了更大的房間,希望接下來的幾天能夠挽回這一夜的痛苦體驗。
但大空間也意味著暴露在外部噪音中的表面積更大,更多的噪音流入到你的屋子里。混響時間值也更高,也就是說,室內的聲反射會比小房間發生得更多[10]。何況,在同一層的大房間,往往意味著同樣的分戶墻、同樣的外界噪音源,錢包癟了,人也憔悴了,簡直是又貴又差的完美詮釋。
行業要求不嚴,多得是“合法”噪音
考慮到聲學環境是顧客投訴的主要問題之一,酒店行業針對聲音環境也并非毫無底線。
國際上WHO所頒布的《環境噪聲指南》規定室內起居室晝間噪音限值為35dB,夜間限值30dB,能夠讓人們安心入眠[11]。但我國此前施行的《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相比之下標準較低,僅將30dB-35dB定為特級要求,二級建筑標準甚至將允許噪聲級放寬到了40dB-45dB[12]。
直至2022年,我國才實施要求較嚴格的《建筑環境通用規范》[13]。這意味著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酒店仍然僅遵循對噪音要求較寬松的規定,缺乏對旅客休息時聲環境的保障。
同樣在2022年才開始實施的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
此前,國家相關法律為1996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并未對民用建筑隔聲應遵循哪種標準,應由誰來驗收、應當由誰來負責等問題作出準確規定,這就讓2022年前的民用建筑在噪音問題上的紕漏無法得到有效檢測[14][15]。
何況,即便是遵循最新的建筑規定,隔音問題可能依然存在。
目前相關法規中規定的噪聲限值一般都指等效聲級,而等效聲級是測量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噪聲大小。這也就意味著,隔壁突如其來的一聲“臥槽”,雖然音量大但持續時間短,也可能是符合標準的。
聲學隔音等級的測試在實驗室條件下測量,而施工建成后的實際數據會稍差 / 圖蟲創意
研究表明,間歇、短促、突發的噪聲達60 dB(A)就能讓70%的人驚醒[4]。可見,這些“合法”噪音也會成為打擾休息的罪魁禍首。
酒店建成后,建筑隨著時間變化,墻體老化、門窗變形縫隙等問題也會影響酒店的隔音效果。但酒店在定期檢查等制度上,一般只在衛生檢測、特種設備檢測等方面有明確要求,隔音的定期檢查被忽視。倘若你為了省錢,住的老破小的酒店,枕著隔壁房的鼾聲入眠大概就是你的命中注定。
別人旅游是花錢買享受,你出去住酒店是勞神又傷財。要是再攤上一對情侶或者一家老小住隔壁,不說休息了,春節加個班都嫌吵。
參考文獻
[1]柳春生, 淦立琴, 高俊 & 何騫. (2023). 星級酒店空間區位測度模型研究. 地理空間信息 (07), 30.
[2]曲小毅. (2010). 經濟型酒店微觀選址研究——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11), 69.
[3]朱堅 & 左萍萍. (2024). 城市道路兩側住宅聲環境研究. 建筑技術 (01), 44-45.
[4]吳銘權. (2006). 室內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環境與健康雜志 (02), 190.
[5]國家統計局.(2022)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
[6]姜偉龍 & 朱麗華. (2021). 星級酒店客房分戶墻的隔聲性能影響因素研究. 聲學技術 (06), 841.
[7]賈五生 & 張繼凱. (2023). 室內隔聲措施在酒店裝修工程中的應用. 工程建設與設計 (04), 116.
[8]王小軍. (2021). 住宅建筑衛生間排水做法簡析. (eds.) 2021年10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pp.134-135). 南京金浦東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9]王高鋒, 謝晉曉 & 呂寧. (2018). 賓館客房直流式全空氣空調系統研究. (eds.) 2018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論文集 (pp.540). 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10]Nering, K., Kowalska-Koczwara, A., Shymanska, A., & Pawlu?, M. (2022). The possibility of providing acoustic comfort in hotel rooms as an el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14(20), 13692.
[11]Berglund, B., Lindvall, T., & Schwela, D. H. (1999).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 nois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10). 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 (GB 50118-2010).
[1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21). 建筑環境通用規范(GB 55016-2021).
[14]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0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
[1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96).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