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春瑩:美國憑什么認為有權剝奪中國正當發展的權利?)
? 文 觀察者網 齊倩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對中國芯片新一輪禁令的靴子落地。
“再一次,我們看到美國宣稱的所謂‘公平競爭’。”
12月4日晚,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在社交媒體X平臺發布帖文,揭露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的行徑。她形容,美政府此舉,“就像邀請一位頂級網球選手參加美國公開賽決賽,卻試圖剝奪他或她的球拍和鞋子”。
華春瑩社交媒體截圖
隨后,華春瑩發布諷刺漫畫,嘲諷美國政府在芯片領域“小院高墻”“固步自封”的愚蠢舉措。
“美國憑什么認為自己有權剝奪中國或其他國家正當發展的權利?”
華春瑩寫道,“我們應該重溫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達沃斯演講中的一句話: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她重申:“歷史已經反復證明,開放帶來進步,而孤立導致落后。”
華春瑩發文截圖
緊接著,華春瑩發布一則視頻。視頻中,美國政客和議員們持續利用網絡安全問題污蔑抹黑中國,同時鼓吹對華芯片出口管制,并放話稱“我們有,中國沒有”。
然而,“那些殺不死你的,讓你更強大(What cannot kill you will only make you stronger)。”
隨后,視頻中出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系列歷史性科技技術成就。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6年,中國第一批汽車下線
1964年,中國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中國成功試爆第一顆氫彈;
1970年,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
1973年,中國成功種植雜交水稻;
1983年,中國成功研制第一臺超級計算機“銀河一號”;
2003年,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
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一場高科技奧運會;
近年來,中國在高鐵、電動汽車、無人機和機器人等領域不斷取得巨大進步。一樁樁一件件,均可以證明中國克服挑戰并取得巨大進步的能力。
最后,華春瑩強調,“沒有退路,成功就是唯一的出路(With no fallback option, the only way ahead is to succeed)。中國,加油!”
延伸閱讀:
中國商務部3日公布了關于相關兩用物項的對美國出口管制,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嚴控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等,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外媒普遍認為,中方的最新舉措是對美國對華出口管制行為的迅速反制。英國《衛報》4日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駱明輝的分析:稱“此舉顯然是對美國的報復性打擊”。
不管外界怎么說,老司機在查閱相關資料時,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
媒體發文截圖
中國嚴格審查向美國出口石墨
先來看看這次中國商務部的相關出口管制,其中涉及石墨的部分是這么說的:“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老司機注意到,此前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于2023年宣布“高純度、高強度、高密度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品,天然鱗片石墨及其制品,未經許可,不得出口”。相關業內人士透露,這是因為“三高”石墨可以用于軍事用途,比如彈道導彈的鼻錐,它需要耐高溫,耐高速沖擊,金屬材料無法勝任,而“三高”石墨是最好的選擇。同樣的道理,導彈與火箭發射時瞬間溫度會上升到幾千度,其底部噴管內襯必須用“三高”石墨,因為一般的金屬會在高溫下融化。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制造的石墨環氧發動機火箭助推器
據介紹,除了了制造固體火箭發動機、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的耐熱部件外,人造石墨還被用作工程材料,用于制造精密加工的板、柱、螺母和螺栓,以及用于航空航天金屬(如鈦、不銹鋼和其他合金)熱處理的加熱元件和固定裝置。石墨的另一個用途是作為模具,用于鈦、鋁和不銹鋼鑄件以及非金屬復合材料。此外,石墨也可用于核反應堆做為中子減速劑和中子反射體,石墨的耐高溫、純度高特性,使其成為核反應堆中極為重要的原材料。更不要說由石墨發展而來的石墨烯這種在各領域都有廣泛用途的“未來材料”。
結合這次商務部的最新出口管制,對美出口的石墨制品面臨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顯然是與其他同步推出的管制措施一樣,嚴格禁止美國將從中國進口的這些戰略性材料用于軍事領域。
美國曾嚴格審查向中國出口石墨
而有意思的是,18年前的2006年,卻是美國國會嚴格禁止向中國出口石墨,理由是“防止中國利用石墨發展導彈和航天發射能力”。老司機查到的當時相關報道稱,“由于石墨有軍事用途,一直受到美國政府的嚴格管制。石墨可以用來生產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噴管,而這種發動機可以用于遠程洲際彈道導彈,或給航天發射器增加動力。因此向中國出口石墨必須經過美國政府的特別審批。”
后來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反復向國會解釋,證明“向中國出口石墨及加工設備不會威脅美國的航天發射工業,這些原料和設備也不會明顯改進中國導彈和航天發射能力”,美方才最終批準向中國出口900噸用于生產塑料的石墨,據說關鍵理由是“中國其實已獲得了石墨加工技術和設備,即便美國不賣給中國,中國也可以從其他國家,例如從法國輕易獲得。”
讓美國人想不到的是,才過去了18年,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還不得不反過來從中國進口各種石墨制品。例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提供了全球97%的石墨電極,美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承認完全依賴于中國制造的石墨電極。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美國制造業的急劇衰退——但不管從哪個角度說,如今的尷尬處境,都是美國自己選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