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醫藥大牛股、生長激素龍頭長春高新交出了一份令市場錯愕的成績單!
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134.66億元,同比下降7.55%;歸母凈利潤25.83億元,同比下跌43.01%。2025年一季度長春高新營業收入29.97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5.66%;實現凈利潤4.73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44.95%。
這份財報的出爐,標志著公司長達18年的增長態勢走到了盡頭。從長春高新最新的業績情況來看,生長激素生意似乎沒有從前好做了。從2021年開始,公司股價掉頭向下,至今已連跌5年。股價回撤幅度已超過80%。
(長春高新股價季度K線走勢圖)
生長激素承壓 業績下滑
2014年,長春高新旗下子公司金賽藥業研發的全球首支長效生長激素產品(金賽增)上市,成為推動公司利潤增長的核心引擎。憑借先發優勢,金賽增在國內享受了長達10年的市場紅利。
但從2022年開始,行業格局發生劇變。在廣東聯盟集采中,金賽藥業水針劑降價70%、粉針劑降價57%;2023-2024年,水針等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集采的沖擊,成為金賽藥業業績承壓的關鍵因素。
具體數據顯示,2024年金賽藥業實現收入106.71億元,同比下降3.73%,凈利潤26.78億元,同比下降40.67%。
其他子公司的表現同樣不盡人意:百克生物收入12.29億元,同比下降32.64%,凈利潤2.32億元,同比下降53.67%;華康藥業表現相對較好,收入7.62億元,同比增長8.48%,凈利潤0.52億元,同比增長38.80%;高新地產收入7.56億元,同比下降17.32%,凈利潤0.15億元,同比下降80.09%。
此外,研發、銷售等各項成本支出的大幅增加,也進一步侵蝕了利潤空間。
銷售人員增加1840人 研發人員減少65人
在2025年一季度中,對于凈利潤同比去年同期近乎腰斬的情況,長春高新稱,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年來加快新產品推廣進度,本報告期銷售業務相關人員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較多等因素,導致相關費用持續增加;同時,本報告期公司繼續加快相關1類創新藥等重點新產品研發工作進程,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對比2023年年報數據注意到,長春高新2023年銷售人員共3155人,2024年為4995人,比2023年增加1840人,同比增加58%;2023年研發人員共1329人,2024年為1264人,比2023年減少65人,同比減少4.89%。
長春高新2024年研發投入2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20%,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提升至19.97%;其中,研發費用21.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75%。研發投入及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賽藥業加快推進新產品研發工作,并持續優化提升人員效率,從而使得人員人工及研究開發投入增加所致。
反映到銷售費用這一領域,長春高新2024年的銷售費用為44.39億元,同比增長11.81%。其中,關于銷售費用中的職工薪酬及福利,2023年為12.66億元,2024年為12.7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長春高新管理費用12.02億元,同比增長25.59%。其稱,隨著子公司金賽藥業新BU管理架構的調整及相關下一級子公司的設立,相關費用在會計處理方面較以前年度有所變化,導致管理費用有所提升。
經營現金流減少20億
長春高新的歸母凈利潤大幅減少,引發了系列連鎖反應。
2024年,與歸母凈利潤相關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31.04億元,同比減少20億元,降幅為39.18%。
2024年,財務狀況較好的長春高新還增加了債務。期末,公司短期借款2.4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0.9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0.46億元,同比減少5.96億元;長期借款12.29億元,同比增加10.52億元。期末,公司有息負債合計為15.17億元,同比增加5.54億元。
當然,長春高新的財務狀況依然較好,2024年末,公司貨幣資金為60.97億元。2024年,公司將派發現金紅利10.47億元,分紅率40.55%,首次超過40%。
備受關注的是,2024年,長春高新多名高層加薪。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高層幾乎是普遍加薪,讓人有些意外。
二級市場上,長春高新的股價表現疲軟。2021年高點以來,長春高新股價跌跌不休,累計下跌逾80%。目前,公司市值約348億元,較巔峰時的超2100億元蒸發了逾1700億元。
部分內容參考自:北京商報、深藍財經、長江商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