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暉
3月10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發布《行政處罰罰沒款催告書》送達公告,明確催促當事人張亮繳納1566.26萬元罰款。
監管這一罕見“指名道姓”的行為,使得華安基金的80后基金經理張亮的“老鼠倉”案徹底浮出水面。
從張某到張亮
回溯案件,2024年8月26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文件顯示,自2018年10月31日起,張某擔任上海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所管理的A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A基金)的基金經理,負責該基金產品的投資決策等工作。2018年10月31日至2022年8月5日期間,張某因職務便利知悉與A基金有關的投資決策、交易標的、交易時間等未公開信息。
在2018年10月31日至2022年8月5日這段時間內,“閆某”名下的廣發證券賬戶交易異常。該賬戶買入滬深兩市股票共656只,其中與A基金趨同買入股票393只,趨同買入股票只數占比達59.91%;趨同買入金額66566.53萬元,趨同買入金額占比為59.80%,賬戶趨同買入盈利金額高達1566.26萬元。
監管鑒于張某作為基金經理,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交易的行為持續時間長,違法所得數額巨大,違法情節嚴重,監管部門依法作出嚴厲處罰:沒收張某違法所得1566.26萬元,并處以同等金額的罰款,同時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當時多家媒體根據管理時間區間、卸任時間節點以及基金公司所在地等多方面線索,均猜測案件當事人或是華安基金前明星基金經理張亮。今年3月10日,上海監管局發布了《行政處罰罰沒款催告書》。文中不再隱晦地稱呼“張某”,而是直接稱呼“張亮”,證實了此前媒體的猜測。
催告書顯示,張亮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市場禁入規定》(證監會令第185號),被責令改正,除沒收違法所得1566.26萬元、罰款1566.26萬元外,還被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而該處罰決定書早已送達生效,但張亮至今未按規定繳納罰沒款。
80后明星基金經理離職懸案
曾經,張亮是華安基金備受矚目的新星,離職前管理著4只基金,管理規模高達75億元。其代表產品華安國企改革主題靈活配置,在3年又280天的任期內實現收益高達231.82%,年化收益率達37.49%,在同類產品中排名76/1628。
華安基金也有意著重培養這位年輕的基金經理,相繼為其發行了華安價值驅動一年持有混合、華安品質領先混合和華安品質甄選混合等產品。
然后故事卻戛然而止!2022年7月15日,一則關于華安品質甄選被各大渠道緊急停止銷售,擬任基金經理張亮因個人原因無法繼續任職的消息引起廣泛熱議。
7月21日,華安品質甄選宣告成立,同時該基金也發布了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增聘劉暢暢擔任基金經理,和張亮共同管理華安品質甄選,這在行業內極為罕見。
8月6日,華安基金發布公告,華安國企改革、華安價值驅動一年持有、華安品質領先、華安品質甄選四只產品將由基金經理陳媛、萬建軍、王春、劉暢暢接任,原基金經理張亮因個人原因卸任。這也意味著,張亮卸任所有在管基金。
一位業績出色的基金經理,在產品發行期間狀況頻出并最終離職,一時間坊間傳聞不斷。有人稱其因個人原因被抓,也有人猜測是因老鼠倉問題被查。如今,隨著監管部門的一系列舉措真相逐漸清晰,華安基金80后基金經理“老鼠倉”案終于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