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761886件,比上年增長32.62%。
在具體商品投訴中,共收到服裝類產品投訴109478件,相比2023年同比增長49.96%,投訴量在全行業中排第2位。涉及到纖維成分不符、起球、含有害物質、印花等問題。
羽絨服產品虛假宣傳頻發
2月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2024年,服裝產品投訴增長49.96%,其中羽絨服產品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等問題消費者投訴較為集中。
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材質虛假宣傳。如用普通棉服冒充羽絨服、用“飛絲”冒充“羽絨”、用“鴨絨”冒充“鵝絨”等。二是充絨量虛假宣傳。部分商家宣傳的羽絨服充絨量遠高于實際數值,消費者在穿著時會發現保暖效果較差,但普通消費者難以檢測實際充絨量,很難維權。三是品牌虛假宣傳。部分商家通過模仿知名品牌名稱、設計商標等方式,銷售假冒偽劣羽絨服。
2024年羽絨價格一路飆升,商場里厚實點的羽絨服更是動輒上千元,有時候即便花了高價,買到的羽絨服,可能還是劣質絨,躲不過黑心廠家和商家的用飛絲、羽絲、粉碎毛等劣質材料冒充羽絨的套路。業內人士稱,摻飛絲在業內存在多年,今年原料成本上升加劇了這一現象。
2024年11月24日,央視《財經調查》報道了九江市紅星羽絨電商產業園有關羽絨服生產企業存在以“絲”代“絨”、使用不達標填充物等違法行為。在江西省九江市紅星羽絨電商創業園聚集了百余家羽絨服裝配套企業。記者發現江西某羽絨公司采用將棉、絲和絨產品質量與相互混合的方式,只為增加羽絨制品填充物的蓬么度,而這種填充物的成本每斤只要7元。
據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各省市級市場監督管理局于近3年發布的羽絨服抽檢情況。結果顯示,2022年1月-2024年12月,監管部門共抽檢羽絨服2006批次,發現5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5.6%。其中鴨鴨、迪卡儂、恒源祥、以純、鴻星爾克、真維斯、HOTWIND、南極人等品牌上榜,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纖維成分及含量、絨子含量、含絨量、充絨量等。
在黑貓投訴上,搜索關鍵詞為“羽絨服”的投訴就有66000多條,涉及到雪中飛、波司登、加拿大鵝、高梵羽絨服等品牌的質量問題。
多家知名服裝企業再曝質量問題
2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聯合上海海關對41個品牌75批次進口服裝進行的監督抽查情況。結果顯示,其中16批次進口服裝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21.3%;不合格項目包括繩帶要求、色牢度、纖維含量、產品使用說明等4項。不合格產品涉及來自丹麥、意大利、法國、韓國等國家的服裝品牌,ZARA、H&M亦赫然在列。
抽查情況顯示,標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生產或供貨的H&M女式休閑褲的沾色(錦綸)耐水色牢度實測為2級,與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不符。該批次產品的耐酸汗漬、耐堿汗漬色牢度也均不合格。除了色牢度不合格,進口服裝還存在纖維含量不合格的問題。抽查情況顯示,颯拉服飾(上海)有限公司生產(或供貨)的ZARA裙子則被抽檢出纖維含量不合格。
公開資料顯示,海恩斯莫里斯、颯拉服飾分別是H&M、ZARA在中國的關聯公司。近年來,兩家公司多次因產品問題被行政處罰。
此外,國內服裝品牌安踏、李寧、海瀾之家等產品因質量問題被不少消費者投訴。
截至2025年3月10日,根據黑貓投訴平臺的數據,海瀾之家品牌在該平臺上的投訴總量累計達到1900次。消費者對海瀾之家的投訴內容涉及多個方面,具體包括衣物質量問題、售后服務、虛假宣傳等問題。
在黑貓投訴上,投訴安踏、李寧、特步最多的問題就是質量問題,截至2025年3月10日安踏累計被投訴4456次、李寧累計被投訴5439次、特步累計被投訴1266次。
有消費者投訴稱,給孩子買的過年衣服,滿打滿算穿了不到一個月,還不是每天穿,洗了一次袖口就破了一個口子,羽絨跑了一洗衣機。也有消費者稱,年前買的李寧褲子和衣服、一直沒有使用,年后穿了第二天發現有質量問題,找到對應門店和官方客戶、相互一直在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