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清流工作室
作者|王曉悅、趙元 主編|趙妍
12月1日,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稱“外貿信托”)官網公告,一只名為“匯金58號”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這是11月10日至今,第5批匯金58號產品設立公告。根據官網信息,匯金58號用于向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捷信消金”)提供貸款。
而清流工作室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外貿信托曾于11月8日向匯金58號的借款人,也就是捷信消金,發送了一份措辭嚴厲的還款通知函,催促捷信消金償還到期本息,否則將宣告捷信消金31.7億元借款立即到期。然而嚴詞催債后,外貿信托竟然轉頭又一口氣為捷信消金發了5批產品募資。
捷信消金是消費金融領域的頭部公司,一度被稱為“消費金融一哥”、“千億消金巨頭”。其母公司PPF集團1991年成立于捷克,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國際投資集團。2010年,PPF集團以純外資身份獲得全國第四張消費金融牌照并設立捷信消金,后通過與信托公司合作業務規模高速增長,2019年成為國內首家總資產超千億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清流工作室獨家調查發現,目前與捷信消金合作的信托公司不止外貿信托一家。捷信消金還通過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下稱“國投信托”)、天津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津信托”)進行融資,并通過質押應收賬款為融資提供擔保。據清流工作室梳理,目前捷信消金向信托公司提供的存量質押應收賬款規模達125億元。
而外貿信托在11月發出的還款通知函,可能是對這家昔日千億巨頭債務狀況的“警報”。
更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今年下半年,捷信消金已有部分對天津信托的債務也通過增加質押得以延期,但目前這部分債務也基本到期。然而,天津信托在捷信消金前期債務延期的情況下,仍繼續增加了提供給捷信消金的貸款。
近年,捷信消金的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其母公司PPF集團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捷信中國消費貸款業務的總營收為0.61億歐元,僅為2019年同期的3.3%。
而這些目前存續及仍在不斷成立的信托產品,是否安全?
外貿信托催債后繼續發產品?
清流工作室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外貿信托曾于2023年11月8日向捷信消金發送一份措辭嚴厲的《還款通知函》。該通知函要求捷信消金于11月13日前,償還1.8億元本金及131.47萬元利息,否則將有權采取包括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轉讓質押債權,以抵押物折價,加收罰息等在內的多項措施。
被要求于11月13日前償還的1.8億元本金,只是捷信消金欠下外貿信托債務的冰山一角。
還款通知函顯示,捷信消金總計欠付外貿信托的貸款本金實際高達31.7億元。若捷信消金未能在11月13日償還1.8億元本金及百萬利息,外貿信托有權宣布這31.7億元的本金均立即到期。
根據還款通知函,捷信消金與外貿信托簽訂了合同編號為026 2008-Y07 001 CFC-004的《貸款協議》及修訂協議。而清流工作室獨家獲取的另一份資料顯示,捷信消金將出借給個人形成的應收賬款質押給外貿信托作為貸款擔保,截至今年11月17日,質押的應收賬款價值為38.07億元。
根據前述《還款通知函》,若捷信消金未按時還款,外貿信托有權根據雙方簽訂的與上述編號一致的《質押合同》及《權利質押合同》,采取轉讓質押債權或拍賣、變更質押債權等措施。
另外,外貿信托在近期還取得了捷信消金股權質押。
工商信息信用系統顯示,今年9月14日,捷信消金的母公司捷信集團(Home Credit N.V.)還將捷信消金46.9億元股權質押給外貿信托。以捷信消金70億元的注冊資本計算,被質押的股權占其總股本比例67%。
多重保險下,外貿信托依然在11月發出措辭嚴厲的還款通知函,捷信消金究竟怎么了?
至少兩位信托從業人員告訴清流工作室,如此嚴厲的還款通知函,并非信托產品的普遍流程。
“如果言語嚴厲,帶上法律條款之類的,可能是對方到期沒有付利息。”一位信托從業人士表示。另一位信托從業人士也表示,正常情況信托不需要發此類通知函,未正常還款的,就一定會發這個函,方便后續處理,比如采取法律手段等,屬于“先禮后兵”的做法。
種種現象表明,目前捷信消金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2020年是捷信消金最后一次披露業績,其財報顯示,2020年捷信消金營收112.32億元,同比下降35.2%,凈利潤1.36億元,同比驟減88%。此后捷信消金再未在國內公布其財報和資產數據,也是如今國內31家已開業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不再單獨披露經營業績的公司。
捷信消金母公司捷信集團財報顯示,2022年,捷信集團在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都實現了盈利,2023年上半年,捷信中國消費貸款業務的總營收為0.61億歐元,利息凈收入0.13億歐元,同比分別下降75%和89%,或連續兩年遭遇虧損。
截至目前,外貿信托并未發布匯金58號項目違約公告,還款通知函所涉1.8億元本金及其利息或已得到償還。
值得關注的是,在已發出31.7億本金貸款且開始催債的情形下,外貿信托近期仍在銷售為捷信消金提供貸款的信托產品。
11月8日,外貿信托發送還款通知函,要求對方在11月13日前還款。在此期間,外貿信托于11月10日發布《外貿信托-匯金58號系列集合資金信托計劃(50期)成立公告》,此后至12月1日,外貿信托又陸續成立4批次“外貿信托-匯金58號系列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據外貿信托官網顯示,該系列信托計劃最早成立于2020年3月31日,截至12月1日共成立52期,已發行超140批次,其中第44期-1產品說明書顯示,該信托計劃資金運用方式為用于向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提供其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貸款。在產品推介中,外貿信托并未提及捷信消金經營下滑,仍然稱“合作方實力較為雄厚”。
一邊“催收”,一邊又大比例助其“籌資”,外貿信托的行為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
上述信托從業人士分析認為,信托公司在已經發函催債的情況下仍然繼續為對方發行新一期產品募資,此類情況可能是借新還舊、滾動發行。也就是說,在業內人士分析中,外貿信托新晉發行產品的資金流向,可能部分用于了產品兌付。
值得警惕的是,“資管新規”第十九條列舉的三種“剛性兌付行為”之一,其中第(二)種指的是“采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使得資產管理產品的本金、收益、風險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實現產品保本保收益”的行為,此行為被明令禁止。
質押125億應收賬款融資
與其他消金從銀行融資不同,捷信消金從進入中國開始,就熱衷于與信托機構合作。
此前,通過信托貸款融資,捷信消金一度高速增長。Wind數據顯示,2014年捷信消金發放貸款及墊資規模僅15.47億元,此后連續三年成倍增長,到2019年貸款規模達918.65億,其負債規模也由2014年9.16億大增至2019年的932.27億元,并以1045.36億元總資產成為首家總資產過億的持牌消費金融企業。
信托是捷信消金的最重要的融資渠道。2019年7月15日,捷信集團曾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融資總額的94.7%均為來自信托安排的貸款,到2019年這一比例仍高達59%。
據清流工作室梳理,時至今日,包括外貿信托在內的多家信托渠道,可能仍然是捷信消金的重要融資渠道,而種種現象顯示,捷信消金的資金流并不充裕。
此前,天津信托曾發行“天津信托-金融產業(捷信金融消費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產品說明顯示,資金運用方式為將信托資金用于向不同消費者發放消費金融貸款,并以其消費貸款業務的正常還款或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資金作為還款來源。
清流工作室獲得的資料顯示,2023年11月10日的登記信息中,捷信消金將一批金額為9.73億的應收賬款質押給天津信托。根據合同詳情,捷信消金向天津信托質押價值9.73億元的應收賬款,能獲得天津信托新發貸款2.6億元,原來共計3.55億元到期債務也得以順延,兩項債務相加為6.15億元。
該資料顯示,天津信托借給捷信消金的3.55億元原本陸續在今年8月、9月和10月到期。通過抵押應收賬款,這批債務延期到今年的11月及12月,目前幾乎均已到期,僅剩一筆5080萬元的債務將在12月15日到期。
另一個疑問是,天津信托向捷信消金新發的2.6億元貸款從何而來?天津信托是否如外貿信托一樣,在捷信消金債務延期的同時,繼續發產品為其募資?
此外,捷信消金還有另一筆29.42億元的應收賬款質押給天津信托,債權為質押債權清單項下消費貸款本金應收款及對應利息。根據文件歷史信息,該筆質押是為天津信托提供的6.6億元貸款提供擔保。
據此計算,天津信托向捷信消金提供的貸款合計最少達到12.75億元。
還有一家國投信托,也是捷信消金的融資渠道,捷信消金質押給國投信托的應收賬款價也達到12.12億元。
清流工作室獲得的資料顯示,該質押業務變更登記于12月7日,登記證明顯示,國投信托同意向捷信消金提供貸款用于發放消費貸款,捷信消金以產生于選擇的地區消費貸款款合同的消費貸款應收款提供質押。
除上述質押資產外,捷信消金還于2022年3月11日將其合法享有的本金余額為人民幣35.42億資產作為新質押債權質押給國投信托。
國投信托上述兩項業務合計質押應收賬款的價值合計達47.54億元。
據清流工作室統計,捷信消金為了向上述多家信托公司融資,目前質押的應收賬款賬面金額達到125億元。而這些來自信托的資金可能并不便宜。
捷信消金此前的財報顯示,2017年捷信消金拆入資金利率高達7%。2019年,拆入資金利率最高甚至則達到13%。而根據上述信托的部分產品宣傳,這些信托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6.6%到8.6%不等。
相比之下,許多銀行系消金公司更傾向于從背靠的銀行融資,盡管融資規模較小,但資金成本也更低。2017年中銀消費金融從銀行拆入資金313.85億元,利率僅3.98%。
在貸款規模高速擴張的幾年間,捷信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也處于業內較高水平。財報顯示,2017年至2020年,捷信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3.82%、3.98%、3.6%和2.80%,相比之下,第二家資產規模超過千億消金公司的招聯消金2020年不良貸款率僅為1.78%。
資金成本高企,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意味著捷信消金需要收回更高的消費貸款利率才能覆蓋前期成本和風險。根據裁判文書網相關判決書及多家媒體報道顯示,捷信消金發放的貸款年化利率一度達到甚至超過36%。
然而,2017年以來,《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先后出臺,將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這意味著,年化13.8%-15.4%的利率已成為消費貸款的隱形天花板,而這樣利率上限或將無法覆蓋捷信消金前期高昂的資金成本和不良貸款風險。
裁判文書網的多份判決書顯示,法院判決借款人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時,在利息計算上,2020年8月19日前利息按月利率2%(即年利率24%)計算,2020年8月20日起至款項實際付清之日止的利息則以起訴時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計算。
而據清流工作室獲得的質押清單顯示,捷信消金今年11月30日質押給國投信托的應收賬款中,所有貸款合同均簽訂于2020年8月20日之前。這意味著捷信消金實際能收回的本息將變得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