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在喜歡通過走路鍛煉身體,我們建議走路也要有度,一般30分鐘到60分鐘、步數6000步至1萬步為宜。老年人的體能下降,30分鐘至40分鐘、4000步至6000步較為合適,還可以分兩段或者三段來走路,這樣對身體是有益的?!痹趪抑嗅t藥管理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中醫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朱立國給出建議。
運動養生需要注意:因人而異。比如,對于陰虛、氣虛的人群,不推薦太劇烈的運動,應以溫和的散步為主,調息養神。運動中要觀察自己的身體信號,特別是呼吸。運動中不宜出現呼吸急促、說話斷斷續續等情況。不能過于疲勞,運動起來沒有“度”,比如運動完之后腰酸腿疼,這樣會適得其反。運動之后神清氣爽,肌肉沒有過度的反應和疲勞,這是比較好的“度”。注意時間,鍛煉時間以清晨為好。日出時鍛煉對陽氣的激發有好處;夜間則要注意保護陽氣,避免大量、劇烈的活動。
大多數人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為好。什么是中等強度?可以參考心率這一指標。運動心率保持在每分鐘(220-年齡)×0.6次至(220-年齡)×0.7次之間。四川省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羅小兵說,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因此運動適應方式也有不同。我們可以通過中醫體質辨識、體質體適能評估和運動技術分析,了解身體機能的薄弱環節,找到傷病發生的關鍵因素。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5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