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這鼻塞、打噴嚏,到底是感冒還是鼻炎?”每年換季時節,醫院里常能聽到患者的困惑。約40%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初期誤把癥狀當作普通感冒,導致延誤治療甚至加重病情。
今天,醫生教你如何通過科學對比和簡易自測表,快速區分這兩種疾病,并提供實用應對指南。
4個關鍵差異鎖定真兇
感冒與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癥狀雖高度相似,但解碼四個關鍵差異即可鎖定病因。
- 時間密碼 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通常持續3-7天,隨病毒清除逐漸消退;而過敏性鼻炎可能持續數周至數月,如長期接觸過敏源,癥狀會反復發作。
- 特殊信號 感冒常伴隨低燒、肌肉酸痛、咽痛等全身癥狀;過敏性鼻炎則更多出現眼睛、耳道、咽部發癢、清水樣鼻涕不斷的情況。一個簡單分辨技巧:若噴嚏呈連續5-10個的爆發式,大概率是過敏反應。
- 誘因追蹤 突然進入粉塵環境后立刻打噴嚏?晨起后癥狀劇烈?這些接觸特定物質或時段性加重的規律,提示著過敏體質對塵螨、花粉等物質的敏感反應。
- 液體證據 感冒初期可能流清鼻涕,但2-3天后轉為黃稠膿涕;過敏性鼻炎則從頭到尾都是透明蛋清狀分泌物,量大時甚至出現“鼻涕倒流”引發咽炎。
快速自測表計分規則
請回答以下問題:是(+2分)不確定(+1分)否(0分)
1.癥狀持續超過10天仍未減輕?
2.是否明顯感覺眼睛/咽喉發癢?
3.進入潮濕房間/花園后癥狀驟然加重?
4.鼻涕始終清澈如水且流量大?
5.家庭成員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
結果解析:0-3分,普通感冒可能性大;4-6分,混合型上呼吸道感染,建議就醫;7-10分,過敏性鼻炎風險高,建議做過敏原檢測。
確診感冒做好三件事
物理阻斷病毒傳播出現癥狀后前3天傳染性最強,需佩戴口罩并定時開窗通風。
階梯用藥原則體溫<38.5℃優先物理降溫;鼻塞用偽麻黃堿藥物;切忌濫用抗生素。
病程監測重點若7天后仍頭痛/黃痰,警惕鼻竇炎等并發癥。
過敏性鼻炎管理方案
環境控制安裝HEPA濾網凈化器(CADR值>200),濕度控制在40%-50%抑制塵螨。
輕度發作生理鹽水沖洗+二代抗組胺藥(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中度以上聯合使用鼻用激素(糠酸莫米松)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
免疫調節癥狀持續3個月以上者,可檢測過敏原后考慮舌下脫敏治療。
有這些癥狀盡快就診
單側鼻腔流出惡臭膿涕,這時需要警惕真菌性鼻竇炎。
藥物治療2周仍持續鼻塞,提示可能存在鼻息肉。
出現喘鳴音或夜間呼吸困難,提示有進展為哮喘的可能。
長期防御指南
關注花粉濃度預報對于花粉過敏者來說,應關注當地花粉濃度預報,高峰期關閉車窗,回家后立即淋浴。
定期清潔床品對于塵螨過敏人群,建議每周用大于55℃熱水清洗床品,冷凍毛絨玩具24小時除螨。
預防交叉感染過敏性鼻炎患者免疫力下降期間,補充維生素D3(每日800IU)可降低合并感冒風險。通過科學辨別和精準干預,90%以上的鼻部癥狀都能有效控制。
記住:正確診斷比盲目用藥更重要。當自我調理效果不佳時,及時到耳鼻咽喉科進行鼻內鏡和過敏原檢測,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文/黃少霆(北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