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花了7分鐘談論體重管理。他表示,將持續(xù)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體重管理年”實施的首期三年體重管理行動,目的就是在全社會形成重視體重、管好體重,健康飲食、積極參與運動鍛煉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個人的體重竟然成了國家層面關注的問題,乍一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如果承認全民健康對整個社會的重要性的話,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就毫無疑問了。去年6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聯(lián)合教育部、體育總局等16部門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并制定《“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力爭通過3年左右時間,實現(xiàn)體重管理支持性環(huán)境廣泛建立,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漸形成。
↑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標準,我國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圍在18.5至24之間。圖據(jù)央視新聞
而此前公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就明確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xù)減緩”的行動目標,并列出了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動靜結合等一系列指導措施。可見,國家對體重管理的關注并不是突如其來的“關心”,而是持之以恒的行動策略。
體重管理為何如此重要?不久前發(fā)布的《2025世界肥胖地圖》顯示,2025年中國41%成年人達到高BMI(身體質量指數(shù),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9%的成年人患有肥胖。《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達到34.3%和16.4%,青少年肥胖率逐年遞增。不同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或許略有差異,但我國的超重肥胖率居高不下,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
需要澄清的是,提倡體重管理,并不是出于外貌歧視,而是源于健康需求。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美麗,無需為此增加“容貌焦慮”。但是,現(xiàn)代醫(yī)學早已證明,體重異常問題將會給健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正如雷海潮所說,當前危害中國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來自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很多致病因素跟每個人的生活行為方式、飲食和體育鍛煉都密切相關。因此,管好個人體重,就是管好個人健康的重要一環(huán);有了無數(shù)個人的身體健康,才會有整個國家的全民健康。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小小的體重管理在全國兩會上“搶鏡”,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僅僅關注吃飽穿暖,還要追求吃得健康科學,以及合理運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等,從而全面提升生活品質——這是人們心目中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自然也就成為相關部門的一個關注重點。
總而言之,體重的煩惱既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也是民生大事。現(xiàn)在,國家都在喊你“管理體重”了,咱們也趕緊行動起來,“管住嘴、邁開腿”,就在這個春天,為更健康的自己而努力吧。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土土絨
編輯 汪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