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 李永鋒
多生牙,是指超出正常牙列數量的牙齒。正常情況下,人類乳牙期有20顆牙,恒牙期28-32顆(含智齒),而多生牙的出現打破了這一規律。它們常表現為形態異常(如圓錐形、尖頭狀)或位置異常(如埋伏于頜骨內),可能引發牙列擁擠、咬合紊亂甚至頜骨囊腫等問題。
一、為何會“多長一顆牙”?
1. 胚胎發育異常:
在胚胎6-8周時,牙板(牙齒發育的原始結構)若過度分裂或斷裂,殘余的上皮組織可能形成額外牙胚,最終發育為多生牙。
2. 遺傳因素:
約30%的多生牙患者有家族史,父母若患多生牙,子女的發病率顯著升高。
3. 基因突變:
孕期接觸輻射、化學物質或感染可能干擾胎兒基因,導致牙胚發育異常。
二、好發人群與部位
1. 好發人群:
兒童及青少年:多生牙在乳恒牙替換期(5-14歲)高發,與這個時期頜骨發育活躍有關。
有家族史者:家族中有多生牙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現多生牙。
牙齒發育異常者:如先天性缺牙或牙齒畸形患者,多生牙風險增加。
2. 常見部位:
上頜前牙區:約90%的多生牙發生在此區域,尤其是兩顆中切牙之間或腭側。
前磨牙區:少數多生牙形態接近正常牙,對稱分布于前磨牙區。
第三磨牙附近:偶見“第四磨牙”,會導致周圍牙齒萌出位置異常。
三、臨床表現:從“隱形埋伏”到“顯性干擾”
多生牙的癥狀因萌出狀態而異:
1. 已萌出多生牙:
牙列擁擠:多生牙占據正常牙位,導致牙齒排列不齊,如“兔牙”或中切牙間隙過大。
咬合紊亂:干擾上下牙咬合,影響咀嚼功能。
美觀問題:圓錐形或異形牙影響笑容美觀,尤其在前牙區。
2. 未萌出(埋伏)多生牙:
鄰牙遲萌或錯位:阻生牙壓迫恒牙胚,導致恒牙萌出延遲或位置偏移。
囊腫風險:約10%的埋伏牙可能誘發含牙囊腫,導致周圍頜骨吸收。
牙根吸收:壓迫鄰牙牙根,導致牙根吸收甚至牙齒松動。
四、診斷:精準定位是關鍵
1. 臨床檢查:
觀察牙列是否擁擠、中切牙間隙異?;虼嬖诋愋窝?。
觸診頜骨局部是否有隆起。
2. 影像學檢查:
二維X線片(口曲面斷層片)口曲面斷層片:全面評估頜骨內埋伏牙與鄰牙的關系。
三維X線片(CT或三維重建):精確定位復雜埋伏牙,避免手術損傷鄰牙。
五、治療:早干預,防后患
多生牙的治療需根據患者年齡、牙齒萌出狀態及并發癥制定個性化方案:
1. 拔除治療:
已萌出多生牙:盡早拔除,避免影響恒牙排列。例如,上中切牙區的多生牙若在恒牙萌出前拔除,可減少錯頜畸形風險。
埋伏多生牙:若壓迫鄰牙或引發囊腫,需手術切開牙齦去骨拔除,現在還可以通過導板以及術中精準定位多生牙,減少手術的創傷。
2.保守觀察:
對無癥狀且未影響鄰牙的埋伏牙,可定期復查(每6-12個月),監測其變化。
3.術后管理:
正畸治療:拔牙后若存在牙列間隙或錯頜畸形,需通過矯治器調整牙齒位置。
囊腫處理:合并囊腫者需手術刮除囊壁,促進骨組織再生。
六、預防與日常管理
目前尚無明確預防多生牙的方法,主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定期口腔檢查:兒童從3歲起應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通過早期X線篩查發現埋伏牙。
有家族史要及時關注:有遺傳傾向的家庭需加強子女口腔監測。
及時干預:一旦發現多生牙,盡早咨詢口腔外科或正畸專科醫生,避免延誤治療。
多生牙雖不致命,卻是口腔健康的“隱形炸彈”。從胚胎發育到恒牙萌出,科學認知其風險并積極干預,是維護牙列整齊與功能完整的關鍵。若發現孩子牙齒排列異?;蛎瘸鲅舆t,請務必及時就醫,讓專業醫生為口腔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