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某和董小姐的愛情故事,放在小說里尚且令人不適,更何況是放在現實生活中?不知道這倆人是不是霸總小說看多了,眼睛里只有情情愛愛,絲毫忘卻了自己作為醫生應有的責任與義務,甚至直接把患者扔在一邊,就這樣的醫生,還敢說自己醫德沒有問題,簡直可笑。
然而隨著二人不軌戀情的曝光,網友們很快抓住了重點,醫生私生活混亂是個人品行問題,可是董小姐背后的教育經歷和學術背景,才是真正影響每個人利益的大事!而隨著董小姐過往被一一揭露,大家才明白,這樣的人能當醫生,才是醫療行業最大的悲哀。
普通人為什么覺得學醫苦?不僅因為培養周期長,更因為在規培期間微薄的收入,而作為學閥家族的子女,董小姐的選擇從醫,可謂是一點學習和規培的苦都沒吃到,只嘗到了愛情的苦!
董小姐博士論文有多水?正文僅有26頁,讓正規醫學生無地自容
先來說說董小姐的教育經歷吧,董小姐的本科專業是經濟學,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乍一聽還以為是哥大,但卻并非是真正的哥大,只不過是名下的一個附屬學院罷了,用網友的話來說,這所院校的真實水平相當于國內三本,可笑的是這所學校并不符合協和“4+4試點班”的招生門檻,可董小姐還是順利進入了。
原本“4+4”就已經是特殊渠道了,可在特殊渠道之上,董小姐還能靠著不為人知的背景再次投機取巧,在進入"4+4"培養項目后,董小姐僅用四年時間就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
國內博士學位的含金量本該是最高的,博士論文的要求也理應是最嚴格的,可董小姐的博士論文卻令人大開眼界,這篇論文有多水呢?掐頭去尾,只算正文部分的話,這篇論文只有26頁內容。
更令人唏噓的是,即便是這篇只有26頁內容的論文,也未必是出自董小姐本人之手,董小姐博士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和主題,與顧同學高度重合,且這名顧同學正是董小姐姑姑的一名研究生,巧合背后有多少必然不言而喻。
而隨著更多細節的曝光,更加坐實了董小姐博士學歷的含金量有多低。董小姐博士畢業淪為的內容涉及醫學影像學領域,可奇怪的是,她的博士導師研究方向是骨科,而她本人卻申請的是內科專業,這樣離譜的跨度,是讓正規醫生都無地自容的程度。
而且這篇論文中,不僅所做的實驗數據存在問題,大量內容也源自他人的參考文獻,無論董小姐這篇論文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這樣的論文質量,卻能順利通過審核并獲得醫學博士學位,這不禁令人懷疑,難道審查制度也是擺設嗎?
醫學教育需要嚴謹,特權和捷徑無疑是將患者的生命當成兒戲!
博士論文是衡量一個博士生學術水平的重要標準,26頁的正文篇幅明顯不符合醫學博士論文的基本要求,審核過程中如果發現論文內容與申請專業不符,或者存在數據問題,就應該要求修改或者直接否決,董小姐博士學業生涯的一路綠燈,如果順著給她開綠燈的人一路查下去,不知道多少人得丟了飯碗。
如果說博士論文的水分大,只能說明董小姐的理論學習不過關,那么規培期間董小姐享受的“特殊待遇”,則是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漏洞,正常情況下,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至少需要三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及三年專科培訓。
而董小姐不僅規培時間比規定的更短,甚至還可以拒絕不想去的科室輪轉,更令人震驚的是,她作為一名規培醫生,卻能在只上了一年網課后就進入手術室執刀切肺手術,這不是把患者的生命安全當兒戲嗎?光看文字都替那名患者捏了把汗!
醫學教育是一個需要嚴謹對待的領域,關系到無數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大多數醫學生需要付出十余年的努力和汗水才能獲得獨立行醫的資格,而少數人卻可以通過特殊渠道繞過這些嚴格要求。這種雙重標準不僅打擊了正規醫學生的積極性,更可能對整個醫療系統的質量和安全構成威脅。
無論醫學生背景多么顯赫,最終都要面對同樣的患者和同樣的疾病。手術刀可不會因為握持者的背景而變得更加鋒利,只有真正掌握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醫生,才能在危急時刻挽救患者生命。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