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勞動創造歷史,奮斗成就夢想。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無數平凡勞動者以汗水澆灌熱土,用雙手鑄就輝煌,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他們中有工藝精湛的技術工匠,有創新突破的科研先鋒,有堅守崗位的人民教師,有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也有默默奉獻的基層工作者……他們是時代的脊梁,是值得致敬的楷模!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展現新時代奮斗者的風采,黑龍江網·維度新聞特別推出“五一”勞動節勞模系列報道《榜樣的力量》。讓我們以勞模為榜樣,以勞動為榮,以奮斗為美,共同奏響新時代“勞動最光榮”的強音!向每一位努力奔跑的追夢人致敬!
王美江
在伊春這片被譽為“紅松故鄉”的土地上,一位匠人用30載光陰將傳統木藝與現代匠心相融合,以20余項專利技術革新傳統工藝,更以非遺傳承人的使命感守護著林區文化的根脈。他,就是黑龍江省勞動模范、龍江大工匠、傳統工藝大國非遺工匠——王美江。
從畫筆到刻刀:他用藝術記錄林區變遷
1964年出生在伊春市烏馬河林業局的王美江自幼癡畫,走上木藝創作這條道路也源于這片大自然慷慨饋贈的綠色寶藏?!澳菚r候,用木頭作畫剛剛興起,自己也喜歡研究,發現市場還不錯?!?996年,王美江開始創業,全身心投入木藝創新。從雕琢栩栩如生的木藝擺件到描繪浩瀚林海的木拼畫,他將對自然的敬畏融入每一刀之中。
“做木藝雕刻,既要順應木紋的自然之美,又要賦予其藝術之魂?!蓖趺澜寡?,過去木藝擺件制作相對簡單粗糙,雖有市場卻難成經典。想長久走下去,需要更有藝術審美的價值表達。
肯吃苦愛鉆研,王美江專注和執著于每一件作品,用料講究、雕工扎實。在他巧手起落間,孔雀的羽毛紋理分明,巧奪天工,綻放的花瓣,靈動優美,氣韻自然。粘貼工藝、雕刻工藝、拼接工藝、上色工藝……完成一件木拼畫要經歷十幾道工序,少則幾天,多則幾個月。在那間空氣滿是木屑的創作室中,他將巧思與深情寄于一幅幅精美的木藝作品,再現伊春綠色仙境的生態之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多年來,他設計研發制作的30余項木藝作品在國際、國內的博覽會上屢獲金獎,他的企業也因出色的文化創新成果,獲得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多項榮譽。
王美江作品《富貴吉祥》
專利賦能:讓傳統工藝在現代工業中突圍
木拼畫,這門以天然木材拼貼作畫的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卻也因純手工制作的低效和高成本、缺乏市場空間瀕臨失傳,王美江決心在木藝加工創新力上要動能。
“機器是骨架,手藝是靈魂。”他引入激光雕刻機定位輪廓,再以手工精雕細琢。這項技術讓生產效率成倍提升,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提高了產品質量和藝術水平。木拼畫不僅贏得國內客戶的喜愛,更成功打入歐美市場,創造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他主持研發20余項產品和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其中“松脂油浸木工藝”,更是在全國木藝行業防腐朽、防開裂、防變形技術中首開先河,為木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從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到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再到“首批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以及榮獲全國輕工業先進集體稱號,這些榮譽見證了他在技術革新道路上的不懈追求。
王美江創作中
綠色轉型:從“一個人的工坊”到“一群人的致富林”
從一張圖紙、一摞木料、一個小刨子的“一個人工坊”起步,將企業發展到如今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年生產木質工藝品50萬幅,涵蓋產品展示、創意設計、研發制造等多個領域,成為全國森林木藝文化產業的領跑者。王美江用近30年的潛心耕耘實現了那句“我想用藝術記錄林區變遷,更想用雙手讓木頭‘活’起來?!?/p>
2014年小興安嶺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后,王美江積極探索企業綠色轉型道路,帶著員工鉆進深山挖樹根、撿朽木、收集北沉香,在不破壞生態的情況下就地取材,利用豐富的林業資源創新開發樹木果皮工藝畫,并大力發展北沉香工藝品產業。不僅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為林下經濟探索出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徑,同時也拉動下游產業鏈多業并進,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實現再就業過千人。
近年來,他為伊春“中國木藝之鄉”建設累計投入50余萬元,在扶貧解困、公益事業等方面捐款20余萬元,展現了作為民營企業家的責任擔當。
王美江作品《綠水青山》
非遺傳承:讓植根林海的木藝文化“活”下去
作為省級非遺木拼畫工藝的傳承人,王美江始終憂心傳統技藝的存續。為了能夠讓這項植根于林海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他通過師傅帶徒,校企合作、“大師進校園”等方式,積極宣傳非遺文化,讓年輕人了解和接觸這項傳統技藝;打造年接待游客10余萬人的美江木藝文化創意園,通過開展研學旅游等讓更多的人走進木藝文化。接受記者采訪前夕,王美江剛剛受邀到大連工業大學開展非遺講座,現場手把手教學生制作木拼畫。在他看來,傳統工藝不是博物館的標本,而應是與時俱進的活態傳承。在傳承技藝的同時,在他還培養了大批優秀森林木藝文化傳承人,帶出了5名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
近年來,王美江先后榮獲“黑龍江省勞動模范”“龍江大工匠”“龍江技術能手”“傳統工藝大國非遺工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國家對非遺傳承給予了很多支持,我們也嘗試將非遺木拼畫和旅游結合起來,通過開發文創產品,開展文旅品牌活動等,希望可以激發非遺的創新發展,助力家鄉的文旅事業?!睂τ谖磥恚趺澜M軌驗椴亮烈链骸爸袊舅囍l”品牌助力增色。
王美江在大連工業大學開展非遺講座
攤開伊春這幅綠意盎然的生態畫卷,成片的紅松林傲然挺立,枝繁葉茂,堆疊的年輪見證了歲月的滄桑,這里也成為了很多奮斗者辛勤耕耘的沃土?!澳居心贻啠臒o止境?!边@或許正是像王美江一樣的新時代勞模精神的生動注腳——以匠心守初心,用創新續寫林區振興的綠色篇章?!。ㄓ浾?徐楠 石啟立 文中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