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雨不停地下。趙德令、盛明芬夫婦一如往常,早早地起床,準備早飯。
“昨晚一直下大雨,到現在都沒停,今天就不進山了吧?!薄暗葧哼€是去看一下嘛,如果河里漲水了去不到,就不去噻?!薄灾顼?,盛明芬擔心丈夫,但趙德令還是想著到山里轉一轉、看一看。
趙德令、盛明芬夫婦是貴州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護林員,在仙女洞管理站河壩森林防火檢查站堅守已有20年。
雨停了,趙德令拿著柴刀往山里走,盛明芬也跟了上去。然而,滿河洪水滔滔,攔住了去路。趙德令拿出手機,拍照記錄?!斑^河肯定不安全,回去看看監控吧。”
“臨近夏季,返鄉人員和外來游玩人員會逐漸增多,我們必須加強森林防火卡點的值守,不讓外來人員進入林區,并做好宣傳工作,確保林區平安。”趙德令介紹,河壩森林防火檢查站是進入保護區的重要卡口,需要全年全天候監視,他和妻子盛明芳均有各自負責的巡護林區,就只能交替看守,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
貴州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道真縣北部,與重慶南川、武隆相鄰。保護區規劃總面積2.699萬公頃,以保護中國特有銀杉、黑葉猴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為主。
趙德令的父親趙進見是貴州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護林員,同時還擔任著仙女洞管理站下轄天保工程仙女洞管護站站長的職務。20多年前,為了修復因砍伐毀林而造成的嚴重水土流失,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沙河自然保護區人工生態公益林建設項目啟動。趙進見發動大批三元村附近的村民參與,趙德令也在其中。僅用一年時間,便完成了1.5萬畝人工林種植,為森林覆蓋率的快速提升打下了基礎。
種好樹、護好林,父親的堅守趙德令看在眼里、記在心里。2005年,從父親手中接過護林的接力棒時,趙德令也默默許下了與父親同樣的諾言。2020年,為了照顧丈夫,盛明芬帶著家當搬到了管理站搭建的板房里,同時加入護林員隊伍,從此全心守護著這片茂密的叢林。
日常里,夫妻二人總是你進山巡護,我便守好卡口。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認真記錄區域內野生動植物生長生活動態;處理上游沖下來的白色垃圾;清理區域內界碑、告示牌、紅外相機設備處的雜草;定期更換紅外相機內存卡完成數據回收采集。排除天氣影響,完成一次往返巡邏需要三個多小時。趙德令對此表示:“習慣了就好!習慣就成自然!”
以山為家、與林為伴。在貴州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像趙德令、盛明芬這樣的駐站護林員共有170多人,另外還有當地黨委政府聘請的生態護林員2000余人。他們常年穿梭在茂密的森林中,巡護山林、監測生態環境、防范火災和盜伐行為,用雙腳丈量大地、用汗水澆灌林區,守護著一方綠水青山。
如今,貴州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從2002年的61.79%提升至84.16%,成為以黑葉猴 、銀杉等珍稀瀕危動植物及其棲息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
(韓克超 陳慶軍|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