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記者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前不久,該校醫學院老師收到一份特殊的請假申請——醫學院2020級本科生任燚請假時長長達14天。老師卻很快批準了這張假條,還滿含贊許地發去短信:“我們為你驕傲!”
這張“超長”假條背后,是一件青年醫學生踐行“醫者仁心”的暖心故事。
“這是一名醫學生的本能選擇”
事情回溯至2024年11月,一通來自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的電話,打亂了任燚的研究生備考計劃。電話那頭傳來消息,他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
那段時間,研究生考試的備考和實習幾乎占滿了任燚的時間,但作為一名醫學生,任燚心里有著一個本能的念頭:“救人的事,耽誤不得”!
確認捐獻后,任燚多次往返于學校和醫院,進行各項檢查和準備工作,一跑就是幾個月。為了不耽誤學業又能順利完成捐獻,他一邊臨時調整學業安排,一邊積極配合醫院的各項流程。“這是一名醫學生的本能選擇?!边f上假條,并附上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的函后,他如是解釋。
圖為任燚在醫院接受捐獻前檢查
在獲得學院14天的“生命特批假”后,任燚于近日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一位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兒點燃了生的希望。他自己也成為廣東省第2300位捐獻者。同時,學院老師和同學也成為任燚的堅強后盾,“組團”去醫院看望他,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和學習安排,力所能及解決他生活和學習上的后顧之憂。
“希望我的捐獻可以讓受捐者重獲新生。”捐獻完成那一刻,任燚的胳膊上還留著針孔,但他疲憊的臉上卻滿是欣慰和期望。
圖為任燚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種下善因,必得善果。如今,任燚已順利通過研究生考試,即將踏上新的醫學征程,“未來,我將繼續努力學習,用知識和愛心守護生命?!彼闳徽f。
今天的學子,明日的醫者
白衣雖未加身,仁心已然先至。“明德厚學,卓越濟世”,這條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院訓,如今已內化成了學子的精神信念和行為準則。在這里,像任燚這樣的善舉還有很多。
2024年8月,2020級本科生朱弘毅在地鐵上挺身而出,幫助救治突發疾病乘客,收到了廣州地鐵送來的“見義勇為,情暖人心”錦旗。
圖為朱弘毅(左一)收到廣州地鐵送來的錦旗
醫學院學生“醫仁服務隊”常年深入社區、鄉村、學校,為數千名群眾提供義診服務……
圖為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學子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近三年,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學生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活動,參與無償獻血600余人次,11名學生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其中,2023級碩士生雷霆玥已累計獻血40次,相當于獻血總量15600毫升;2024級博士生康輝累計獻血25次,相當于獻血總量8100毫升。
圖為學子參與無償獻血的部分證書
生命與生命的相遇可以跨越山海,可以創造奇跡。任燚的故事,激勵著該校更多的學子,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用愛點亮生命之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