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共青團
匯聚青年新風采
傳播青春正能量
為表彰我國優秀青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貢獻,集中展示新時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激勵引導全國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決定,授予677名同志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近日,我市青聯委員郭萬才獲得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郭萬才,工學博士,致公黨黨員,眉山市青聯委員,現任四川中科興業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是四川“天府峨眉計劃”創業領軍人才,深耕高分子材料科學技術及創新研究領域十余年,具備扎實的行業領域基礎研究和實踐創新背景,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堅持創新驅動,在堅守中勇攀科技高峰
郭萬才始終秉持創新精神,致力于新材料領域的技術研發與應用。在國內外高分子材料領域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獲得授權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卓越的創新能力。相關成果不僅在基礎研究領域起到關鍵突破,也為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主持的《高性能聚芳硫醚材料在電解水制氫隔膜中的關鍵應用》項目成功入選國家能源中心重大項目庫,主持2項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參與了跨省市級別多項重大專項項目,帶隊參加全國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并榮獲全國一等獎,在高分子材料領域具備一定行業影響力。同時,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牽頭起草了《電解水制氫用質子交換膜》等國家標準,并參與制定了5項團體標準,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規范市場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關鍵“卡脖子”技術突破方面,郭萬才同志主持研發的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薄膜,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率先實現高性能聚芳硫醚類薄膜和熱塑性復合材料的自主生產,在高性能熱塑性復材、復合集流體、電解槽制氫隔膜、電容器膜等領域,預計將創造數十億元的經濟價值,為我國新材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推動校企合作,在協同中促進深度融合
郭萬才以戰略眼光布局產學研深度融合,開創了校企協同創新的典范模式,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在擔任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碩士企業導師的同時,其主導構建的"高校-企業-產業"三位一體創新生態體系,在推動關鍵材料國產化、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方面展現出顯著的引領性示范作用:通過聯合四川大學共建"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及其復合材料研發中心",突破航空航天領域"卡脖子"材料技術壁壘;攜手電子科技大學創立"PAS類產品研發應用協同創新中心",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材料自主可控的產學研合作樣板;與東華大學合作攻關的聚芳硫醚類樹脂及其復合材料制品關鍵技術,不僅斬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更推動我國特種工程塑料產業實現國際競爭力躍升。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其在天然大分子領域的創新轉化實踐,成功實現人造黑色素、山椒素等生物基材料的產業化突破,為傳統化工行業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這一系列創新實踐深度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既培育出多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又為新時代科技體制改革提供了校企深度協同的鮮活樣本,充分彰顯了科技創新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中的核心價值。
帶領青年團隊,在突破中引領行業發展
郭萬才始終堅持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帶頭在企業建立青年突擊隊,并作為隊長帶領團隊從上游原材料樹脂合成到中游工程材料改性,再到下游制品制件,充分發揮公司在樹脂合成領域的技術優勢,成功實現了聚芳硫醚類材料的國產化。目前,團隊研發的PPS材料已廣泛應用于柴油發動機部件、新能源汽車IGBT模塊框架、氫能電池外殼及部件等細分領域,其中氫能電池外殼及部件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柴油發動機部件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細分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第一,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能圓。希望全市廣大青年向模范學習、向先進看齊,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主動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獻給祖國,立足個人和崗位實際,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