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至27日,在第十四屆胸痛中心大會(CCPCC 2025)上,湘潭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兩項科研成果同臺亮相,吸引了眾多業內專家目光,為提升我國急性胸痛疾病救治水平貢獻“惠景智慧”。
CCPCC是全國胸痛中心領域影響力最大、規模最大的會議,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胸痛救治領域專家、學者搭建了一個高規格的全面、深入、前沿的學習交流平臺。
湘潭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醫生張玲玲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劉志燦受邀在大會上匯報了兩項最新科研成果,與來自全國入選的另外12名青年學者同臺交流。
兩項最新科研成果
01
▲張玲玲在匯報交流
張玲玲的“The synergistic impact of DRG payment and the standard construction of CPC on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cos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研究發現,將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與胸痛中心診療模式結合,既能保障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醫療質量,又能借助DRG標準化管理優化資源配置,依托胸痛中心高效流程提升療效,縮短住院時長,為優化醫療費用管理與資源利用提供新方向。
▲劉志燦在匯報交流
劉志燦的“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serious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研究,整合患者多維度臨床信息,構建出精準預測模型。該模型可在患者入院早期快速評估嚴重機械并發癥風險,助力醫生制定個性化方案,實施針對性干預,降低并發癥發生與死亡風險,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這兩項成果緊密結合臨床實際需求,具有很強的創新性與實用性,對于推動我國胸痛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提升急性胸痛疾病的整體救治水平具有示范意義和借鑒價值,引發了與會專家的熱烈討論與高度贊譽。
湘潭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
02
湘潭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整合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院前急救科、急診科、介入科、心胸外科、放射科、心電生理科、超聲科等多學科,打造了高效、科學的胸痛綠色救治通道。
2024年救治量5817例,核心質控指標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再灌注率81.2%(國家要求≥75%),月平均患者入院到開通堵塞血管時間(D-W)為76分鐘(國家要求<90分鐘),最短病例僅用時16分鐘。
憑借卓越的救治成效、高質量的胸痛數據,湘潭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于2023年評為國家標準化胸痛中心卓越中心,2023-2024連續兩年在胸痛中心大會上作為優秀胸痛中心案例進行經驗推廣。
歡迎轉發點贊
文字 圖片 | 胸痛中心
編輯 | 劉 超
審核 | 彭秋香
預約電話:58214922 危重癥轉診電話:58214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