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 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4月2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國勞動模范和756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時代領航卡車工廠首席技師,正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王浩名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勞動譜寫時代華章,奮斗創造美好未來。在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時代領航卡車工廠的舞臺上,王浩名宛如一顆璀璨的明星,以其非凡的才華、不懈的努力和無私的奉獻,閃耀著勞動模范的熠熠光輝。
王浩名,這位85后小伙,不僅是工廠的首席技師,更是王浩名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領頭人,還在2023年當選為諸城市人大代表。多重身份賦予了他更多的責任與使命,而他始終牢記于心,以重實際、說實話、求實效為工作準則,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多年來,王浩名憑借著對工作的執著熱愛和精湛技藝,收獲了一系列沉甸甸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齊魯大工匠”……這些榮譽是對他卓越成就的高度認可,更是他一路走來奮斗拼搏的見證。
技能鉆研,破繭成蝶。初入職場,王浩名只是一名普通的試車員。但他不甘平凡,懷著對汽車技術的無限熱忱,刻苦鉆研業務。無數個日夜,他沉浸在技術的海洋中,反復實踐、不斷摸索。終于,在全國第三屆載貨汽車裝調工職業技能競賽中,他憑借扎實的功底榮獲個人優勝一等獎,實現了從普通員工到技術骨干的華麗轉身。成為福田汽車首席技師后,他沒有絲毫懈怠。他帶頭弘揚和踐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腳踏實地、勇挑重擔。聚焦產品精細化,他完成了40余項改善創新項目,實現了產品的提質降本增效。同時,他積極參與國家職業標準的修訂,發表多篇專業論文,主編的教材納入高等職業教育規劃,還被多所院校聘為客座教授和工匠導師,將自己的所學所悟無私傳授給更多人。
創新引領,成果豐碩。2017年11月,王浩名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成立,成為他創新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工作室以“精益智造、技術創新、技能傳承”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技術創新方面,王浩名帶領團隊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他規劃實施的國六產品升級,使市場可靠性優于國五51.8%,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主導開發的4套便攜式檢測設備,取得國家專利,快速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問題。
工作室還完成了國六產品排放預警模型的開發及應用,搭建了完善的技術支持體系,大幅提升了客戶滿意度。針對行業難題,如整車行駛抖動跳動、國六后處理故障燈亮等問題,他帶領團隊進行攻關,取得了顯著成效,節約了大量成本。
在他的帶領下,工作室完成改善創新項目60余項,年創造經濟價值2000多萬元,成為了事業部高技能人才培育、質量問題分析改進和集團標桿質量實訓的重要基地。
聚焦品質,勇當工匠。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王浩名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對產品質量的極致追求中。他立足質量崗位,從市場、過程、新產品開發等多個維度全面提升產品可靠性。通過他的努力,零部件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發動機、線束等模塊表現持續向好;三包索銷比、FTQ 等關鍵指標不斷優化,新產品市場質量提升25%。他用自己的質量堅守,帶動了企業的質量發展,推動了行業的質量進步。面對商用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王浩名深入分析,從二級件體系優化、工藝優化等4個維度識別34項零部件降本信息,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降本策略,為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浩名,這位新時代的勞動模范,以其精湛的技藝、創新的精神和無私的奉獻,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他是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勞動者在自己的崗位上追求卓越,為實現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相信在他的引領下,會有更多的工匠人才脫穎而出,共同書寫中國汽車工業的輝煌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通訊員 張敏敏 竇衍君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