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拋出“奪島”言論之際,丹麥又一次展開主權宣示行動。
4月29日,丹麥國王腓特烈十世到訪格陵蘭島,為本月丹麥首相與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的互訪又續上了一筆。外界認為,這場看似常規的王室訪問,在美丹北極博弈的背景下顯得意味深長。
慣例到訪,不同意味
29日,丹麥國王腓特烈十世抵達格陵蘭島首府努克。他身著帶有丹麥和格陵蘭國旗標志的羽絨服,在掌聲中走下飛機。
這是腓特烈繼去年7月后再次訪問格陵蘭島,他于去年1月在其母親退位后正式繼位。
據悉,丹麥國王會對格陵蘭島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他先訪問了努克,在這里會見了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成員。
另外,他還計劃前往位于遙遠北部的軍事前哨諾爾站。有分析稱,諾爾站是戰略要地,其軍事意義重大,丹麥國王的到訪是變相向外界展示丹麥對格陵蘭島主權的堅定維護。
不過,當前消息顯示,因天氣原因,丹麥國王取消了諾爾站的行程,還放棄了與一支當地丹麥狗拉雪橇巡邏隊的會面。
此前,丹麥國王原定于周一出發前往格陵蘭島的航班也因惡劣天氣被推遲。
按照傳統,丹麥王室每年都會訪問這個位于北美洲東北部的島嶼。政治評論員諾亞?雷丁頓表示,盡管丹麥國王并未擁有正式的政治權力,他此訪仍進一步證明了丹麥與其半自治領土格陵蘭島在歷史上的統一性。
密切往來下的“團結”
在特朗普屢次提出吞并格陵蘭島的威脅言論下,丹麥和格陵蘭島近期展現出了一種“團結感”。
在丹麥國王訪島前夕,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新任總理尼爾森在4月26日抵達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并在結束訪問后隨丹麥國王一同返回格陵蘭島。
在27日尼爾森與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們分別對于特朗普的言論作出回應。
尼爾森表示,格陵蘭島是丹麥的半自治領土,“永遠不會成為任何人都可以購買的一塊土地”。他同時還稱,格陵蘭島愿意與美國構建以尊重為前提的“強有力伙伴關系”。
弗雷澤里克森則稱,丹麥準備向格陵蘭島投入更多資金,并在格陵蘭島承擔更多內政責任的過程中提供支持,“丹麥有意愿投資格陵蘭島,這不僅僅是出于歷史原因,也因為我們同屬(丹麥)聯邦。”
弗雷澤里克森4月初剛訪問了格陵蘭島,她在這期間再次對美方揚言吞并一事提出批評。
外界指出,歷史上,丹麥政府對格陵蘭島土著居民實施過諸多備受爭議的政策,包括強制節育、剝奪母語教育等,這些行為被一些媒體形容為“種族滅絕”。雖然今年年初格陵蘭島自治政府還對上述政策發出譴責,并加大了推動獨立的力度,但近期新上任的尼爾森態度似乎有些轉變。他在強調獨立的同時,試圖加強與丹麥的聯系,以共同應對外部壓力。
特朗普的執念
為了抵制特朗普的“奪島”言論,丹麥王室時隔50多年首次更改國徽——放大了象征格陵蘭島的北極熊標志,當地民眾還發起1萬億美元“收購加州”的請愿活動。
另一邊,格陵蘭人聚眾舉行反美示威活動,還號召民眾抵制美國商品。在上月美國副總統萬斯帶著妻子、攜同一個美國代表團“登島”時,當地民眾沒有一家愿意接待。
盡管如此,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興趣”絲毫未減,他最近一次發表“奪島”言論是在上周五。即使丹麥是美國的北約盟友,特朗普也并未排除動用武力奪取該島的可能性。
這位現任總統“垂涎”格陵蘭島是出于美國多方面需求的考慮。
資源上,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石油、稀土等自然資源豐富。
戰略上,格陵蘭島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之間,是北極戰略要地,對地緣政治與軍事布局意義重大。
不過,有分析指出,丹麥和格陵蘭島在對美表態上都有所保留。格陵蘭島稱愿與美構建以尊重為前提的“強有力伙伴關系”,丹麥則希望通過與美國總統會面來解決問題,其背后是為了避免直接軍事沖突的謹慎考量。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特朗普再威脅“奪島”之際,丹麥國王到訪格陵蘭島》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徐曉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