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歐盟內部的政治斗爭持續升級。
前期還耀武揚威的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現在也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
如今歐盟內部的高官更是直接把她推了出來,聲稱只有她辭職才能給中國一個交代。
那么馮德萊恩到底干了些什么?為什么這些官員會做出這樣的行為來?
馮德萊恩的路線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在拜登時期,馮德萊恩的路線是最為激進的,甚至比美國還要激進。
主要是在抹黑和對抗中國方面,馮德萊恩的行為的確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一開始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關系比較近,作為歐盟的主席馮德萊恩也愿意倒向美國。
而當時美國眼中最大的對手是中國,拜登時期美國曾和中國在關稅方面打的比較激烈。
作為美國的金牌打手,馮德萊恩領導下的歐盟自然要頂上去為美國出力。
所以當時的歐盟也對中國展開了貿易戰,但是在當時有很多國家不愿意這么做。
就比如最明顯的匈牙利,這個國家對于貿易戰非常不看好,多次把話挑明,應該和中國攜手共同發展。
但是不僅沒有得到馮德萊恩的考慮,反而被歐盟所孤立,還有一些國家面對這個局面不敢說話。
而在拜登拿出臺海問題作為王牌的時候,馮德萊恩也是選擇了積極配合。
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到了歐盟和中國之間的矛盾,也讓很多的網友們感到憤怒。
有網友認為,中國和歐盟之間又沒有什么明顯的矛盾問題,為什么非要和中國作對。
顯然這是因為馮德萊恩把針對中國當成了對美國的一個投名狀。
想要利用這個來換取美國的信任,從而達成更好的利益來。
那么中國當然不會就這么忍氣吞聲,馬上就做出了反制措施。
對歐盟的豬肉以及洋酒等多個企業展開了反傾銷的大調查。
這一下歐盟國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其中很多國家正是將豬肉以及洋酒這方面的產業當做國家的經濟支柱。
這一下無疑是打中了歐盟的痛處,而這些國家的老百姓也都紛紛上街反對歐盟的政策。
但是馮德萊恩冷淡的態度,卻讓很多國家感到心寒,有專家分析認為,當前的歐盟應該抓緊時間尋求一個獨立自主的機會,永遠跟著美國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這一點從特朗普競選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當時的特朗普已經表現出來了對歐盟和北約的態度。
隨著特朗普一上臺情況立刻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兩面為難
特朗普最近瘋狂的關稅大棒掄到了很多國家的頭上,就連歐盟也成為了關稅的重災區。
其實這也是特朗普當前的新戰略,迫使歐盟低頭彎腰拿出更多的誠意來討美國歡心。
這一下馮德萊恩的戰略模式算是玩砸了,前期一再詆毀中國為了討好美國。
誰知道美國還沒討好,來了個特朗普這樣的角色,上來就是亂棍打死老師傅,現在可好,第一第二經濟體全都針對歐盟。
馮德萊恩能不成為眾矢之的嗎?在加上特朗普和歐盟之間在俄烏戰爭上面的看法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這也導致了問題更加的復雜化,歐盟中很多的國家希望烏克蘭能繼續撐下去。
特朗普則是希望烏克蘭抓緊時間投降,然后美國俄羅斯從烏克蘭身上各取所需。
可問題是前期的歐盟也往烏克蘭身上也是真金白銀的沒少砸,可是到了該收錢的時候了自己卻成為了最大的怨種。
而且特朗普也只是歐盟當成了大蛋糕,從來沒有當成什么合作伙伴。
其實歐盟走到現在也是自己的錯誤決斷導致的,歐洲的很多國家的關鍵命脈被美國所控制。
特朗普在前期針對歐盟的窘境也說出過一個答案,歐盟想要改變現狀,只有各國把國防開支繼續提升,這樣的話歐盟就足夠有談判的條件。
這句話對于歐盟而言,絕對是比較中肯的,可是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歐盟各個國家沒有做出什么大動靜來,就連歐盟強國法國在特朗普面前都得矮一頭。
所以說如今的歐盟內部是一團亂麻,如今的馮德萊恩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近期也對我國表現出了友好的態度。
相比于美國的霸權主義,很多國家都傾向于和我國進行合作,共同發展的模式。
但是現在顯然已經晚了,歐盟已經慢慢的失去了我國的信任。
這一切都是馮德萊恩親手造成的,曾經我國對歐盟發出過多次警告,可是馮德萊恩一意孤行。
我國好話賴話算是都說盡了,但是馮德萊恩依舊在詆毀我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能怪誰呢。
從歐盟方面現在的態度來看,馮德萊恩已經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
就連高層官員都說出了希望他抓緊辭職才能解決問題,尤其是針對中國方面。
但是究竟她是否會辭職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馮德萊恩就算繼續留下來迎接她的也只能是罵名罷了。
參考資料:
“歐盟高層認為馮德萊恩辭職能解決不少問題,包括與中國的對抗”——2025-04-27 11:43·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