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處江寧、秦淮、雨花臺三區交匯處,加之交通便利,南京大明路一帶方圓5公里,一直聚集著多家大型零售巨頭:不只有紅星美凱龍、宜家等家居賣場,迪卡儂、麥德龍、山姆等也均在此“落子”。
臨近“五一”假期,這里又有了新的入局者。
4月30日,京東MALL(商場)南京店正式開業。而5月1日,單店面積近7萬平方米的北京首家京東MALL也將試營業。
京東MALL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主抓的“零售創新業態”,是京東旗下全場景綜合類消費商業體。2025年,京東MALL開店步伐全面提速。目前其全國已有20家門店,包括北京、深圳等地的多個項目在建中。
京東MALL南京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線上采訪時透露,“京東MALL南京店80%以上商品均支持‘國補’”。而5月中旬開業的北京首家京東MALL將有超5萬種國補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Suning Max(蘇寧易購超級體驗店)南京、北京兩店也在今日開業。線下大賣場的“黃昏時刻”,吹來“國補”東風,昔日對手再度擂響戰鼓。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供圖
瞄準“國補”線下體驗賣場
金額加碼、品類擴充,“國補”對線上線下的3C(三大類電子產品)家電家居的消費拉動,都是非常明顯的。促進銷售增長外,“國補”政策對推動家電家居高端化、智能化轉型也有一定影響。因為補貼重點向綠色智能家電傾斜。
這一點可能在線下零售場景的感受更直觀一些。記者了解到,京東MALL南京店80%以上商品均支持國補。受補貼力度較大的影響,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試營業三天進店客流突破了5.2萬人次。
他告訴記者,得益于新一輪家電家居高端化、智能化轉型,門店家電家居類目整體件均價達到5570元,高出傳統家電賣場32%。而智能手機、掃地機器人、智能馬桶等則是門店熱門“國補”產品。
而5月中旬,單店面積近7萬平方米的首家北京京東MALL也將開業,其中有超5萬種國補產品。
不過,京東MALL定位“多業態融合”的綜合體。因此,除了京東3C家電品類外,部分大體量門店還引入了京東汽車、京東運動、京東酒行等業態。除了具備產品展示、體驗這個基本功能外,京東MALL主打的是與京東線上拉通。
記者從京東方面了解到,京東MALL作為京東在各大城市的“區域中心場”,其對京東全渠道份額的整體提升是較為明顯的,特別是沈陽、合肥等地開設京東MALL后,這樣的效果相對突出。
在商品展示、顧客體驗以及會員服務等功能上,線下大型賣場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線上電商的諸多不足,繼而增加App(應用軟件)等線上入口的用戶粘性等。“銷售額方面,一家京東MALL遠高于傳統模式的家電賣場。”該負責人表示。
這種線下賣場的升級以及“國補”的影響,直接拉動銷售額的效果,在蘇寧身上也有體現。
記者注意到,昨日最新公布的蘇寧(ST易購,002024.SZ,股價1.9元,市值176.03億元)一季報數據顯示,一季度其營收為128.94億元,同比增長2.50%;歸母凈利潤1796萬元,較同期扭虧為盈。
蘇寧也在公告中稱,其一季度在一二級市場新開、重裝11家Suning Max、Suning Pro(蘇寧易購超級旗艦店)店面,一季度門店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3%。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國補”對京東、蘇寧這種主營家電品類的零售企業是重大利好。而“國補”本身就不單只有線上入口,線下場景占據“國補”的半壁江山,這自然也就堅定了京東和蘇寧加速擴張和布局線下的決心。
京東重投線下,零售新變革按下啟動鍵?
整體來看,京東MALL業態布局與京東其他家電家居線下布局思路有所區分。
記者從京東方面了解到,整體來看,京東MALL單店面積3萬到7萬平方米,布局在一線和省會城市;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單店面積0.8萬到1.5萬平方米,核心布局在一至三線地級市;京東家電家居專賣店,以品牌加盟的形式,布局在四至六線下沉市場。
京東MALL南京門店面積近3萬平方米,覆蓋20多萬種商品SKU(庫存單位)。其門店布局,起到了輻射華東樞紐城市的作用,通過在南京、蘇州、合肥、上海、杭州、寧波等華東核心城市形成完善的“體驗型零售網絡”布局,能更好服務京東全渠道用戶。
門店選擇在五一假期期間開業,也是基于品類上新的考量。該業務負責人介紹,“每年的‘五一’‘雙11’前,都是京東3C家電家居品類集中上新的重要時間,這兩個時段內京東MALL門店全渠道上新量能達到3000多個SKU”。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京東MALL業務布局全面提速。包括已經開業的南京店和成都店,目前京東MALL在全國已經開業的項目有20家店,基本都布局在高線市場。還有北京的兩家門店、太原、武漢、深圳、廈門、鄭州、天津等多個項目在建中。
“我們現在每年京東MALL規劃的數量在8~10個新店。優先布局高線城市、并在已盈利城市儲備同城二店。而除了覆蓋高線市場外,部分經濟發展不錯的城市也在開二店。”該業務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回顧此前家電家居線下業態,專業家電連鎖企業的全國性擴張,通過連鎖經營模式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國美、蘇寧、永樂等企業都在這一階段迅速崛起。隨后,由阿里、京東等電商引領的線上零售模式,徹底重構了傳統的“人、貨、場”關系。
伴隨“國補”的到位,新一輪零售業態變革要來了嗎?
丁道師告訴記者,除了消費補貼起到了最直接的刺激作用外,近兩年,國家以及各地方政府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加之線下消費的持續修復,都傳遞出了積極的市場信號,頭部零售企業選擇在此時啟動新一輪零售業態的調整,是相對不錯的時機。
不過,線下零售的布局是一筆“重”生意,它“重”在巨量的時間成本投入,超長的回報周期又無限拉大試錯的成本。有可行性的思路和加碼落地只是第一步,推開新一輪零售變革的門,仍挑戰重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