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也是一個五一小長假,同學(xué)從廣州來蘇州玩,發(fā)短信問我哪個園林好。
我想了想回復(fù),別去園林了。
不知道有多少蘇州人和我一樣,每次有朋友要來蘇州,問我旅游攻略,我第一推薦的都不是蘇州園林。
不是蘇州園林不好,也不是蘇州人不去園林玩。
而是在那個還在用QQ和BBS的年代,五一的蘇州園林已經(jīng)是人擠人了。
不知道有多少蘇州人和我一樣,不太喜歡去軋鬧猛,更不會去園林里軋鬧猛,更不會在節(jié)假日去園林里軋鬧猛。
比起去拙政園人擠人,我們更愿意貓在家里看拙政園人擠人。
都不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我就敢打包票,五一第一天,在圖書館的蘇州人肯定比在拙政園的蘇州人多。
同樣不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我也敢打包票,五一第一天,在全世界各地博物館的蘇州孩子肯定比在蘇州博物館的孩子多。
認同的請在評論區(qū)扣6。
沈逢輝/攝(視覺蘇州供圖)
然后我也沒有推薦山塘街和平江路。
不是因為那時候山塘街和平江路還沒開發(fā),也不是因為開發(fā)后的山塘街平江路不好。
就算那時候已經(jīng)有現(xiàn)在這么網(wǎng)紅的山塘街和平江路,我也不會在節(jié)假日去的。
因為我每天就生活在這樣的沿河街巷上。
在外地游客眼中是蘇州特色的風(fēng)景,在蘇州人看來,就是習(xí)以為常的生活。
蘇州人,只是一直生活在風(fēng)景中罷了。
同樣的景色,在人家眼里就是小橋流水人家吳儂軟語,在我眼里,就是在小橋下用流水洗衣服的阿姨們在聊天。
同學(xué)好不容易來一次蘇州,總不能推薦說,你就坐我家門口,看阿姨洗衣服吧?
我總覺得,園林和小橋流水固然代表著蘇州,但總不能代表蘇州的全部吧。畢竟,蘇州除了假山流水,還有真山真水。
認同的請在評論區(qū)扣66。
鮑衛(wèi)中/攝(視覺蘇州供圖)
所以當(dāng)同學(xué)問我,那去哪里比較好的時候,我想了想說,去太湖里的西山吧。
那天我們玩的很盡興,下了林屋洞,上了石公山,爬了一線天,還練了海燈法師的梅花樁。
對,就如同大家看了《都挺好》都去同德里,看了《北上》都去巴城老街一樣,那時候海燈法師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可是大得多的多。
而我也充分盡了一個蘇州人的責(zé)任,在岸邊比試了一番打水漂后,指著波瀾不驚的湖面對他科普,百分之七十的太湖,是我們蘇州的!
但幾年后我們重聚,愉快地回憶西山之行,他印象最深的,卻是那輛69路公交車。
那曾是蘇州最長的公交線,從老火車站一直到石公山,記憶中大概要停近70站,全程接近2個小時。
我笑著說,放現(xiàn)在坐,可能分分鐘就崩潰了。
同學(xué)很嚴肅地回答,不會崩潰的,相反,這輛慢悠悠的公交,是蘇州留給他最深的記憶,最好的印象。
從城里到村里,一站站地坐過去,暗自揣摩著一個個活生生的站名背后的故事,耳朵里聽到的是“下一站,仇巷”,而不是“下一個路口,左轉(zhuǎn)”,眼里看到的是扎著頭巾的阿婆,挑著擔(dān)的阿爹,而不是私家車前一長串的尾燈。
朋友說,車窗外,是綠水青山,車窗內(nèi),是風(fēng)土人情。這也是旅游的一部分啊。
同樣兩個小時,一個花在熱門景區(qū)排隊刷手機,一個花在慢悠悠駛往遠方的公交車上。哪個更值得?
其實,不管在那個沒有高德導(dǎo)航的年代,還是在這個小紅書攻略滿天飛的年代,country road上的邂逅,都是旅途中意外的美好啊。
認同的請在評論區(qū)扣666。
關(guān)錦峰/攝(視覺蘇州供圖)
所以,不管以前叫農(nóng)家樂,還是現(xiàn)在叫country walk,留在蘇州的蘇州人,這個五一推薦一個五個一的攻略。
第一天,去找一條河。
比如木瀆的香溪,一個因為西施洗澡而得名的地方。或者西山的明月灣,據(jù)說西施在這里起床畫眉。總之,絕對會讓你從質(zhì)疑夫差到理解夫差。
第二天,去找一道灣。
比如張家港灣,這不是普通的灣,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灣,也是江海交匯的第一道灣。啥都不用做,就沿著江邊,可walk可ride的吹江風(fēng),適合不軋鬧猛但趕時髦的蘇州人。
第三天,去找一條街。
比如蘆墟老街,不是原生態(tài),是極端的原生態(tài),沒有網(wǎng)紅的咖啡店、酒吧和民宿,有老式的理發(fā)店、修鞋攤和供銷社,這里藏著的既是時光,也是真江南。
第四天,去找一個島。
比如光福的浮廟墩,是西崦湖(光這個湖名就很小眾了)中的一個半島,極小,只有十幾戶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不想推薦它的理由,就是怕人去打擾他們清凈又充實的生活。
第五天,去找一碗面。
比如黃埭的面。蘇州好吃的面真的不只是城里才有,黃埭好吃的東西也不只是西瓜子,黃埭也不只有一家面館,黃埭也不只是有湯面,還可以買掛面帶回家。
覺得還不錯的,請在評論區(qū)扣5個1。
有更好的小眾寶藏地,也請在評論區(qū)留言推薦給大家。
貓叔/攝(視覺蘇州供圖)
來源:姑蘇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