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車展上,據說有接近60款新車首發。其中還有不少以乘用車為主的車企帶來了全新的皮卡車型,比如捷途縱橫F700、捷途捷想者、長安獵手K50、日產Frontier Pro PHEV等,包括奇瑞不久前復活的RELY威麟品牌,也將瞄準皮卡市場。
當然,傳統皮卡車企也帶來不少新車,比如吉利雷達PHEV、鄭州日產Z9 GE PHEV、上汽大通星際X越野版、江淮悍途(參數丨圖片)插混版、廣汽領程概念皮卡、長城山海炮Hi4-T等,眾多玩家紛紛秀起了肌肉。
如果從全球范圍內來看,皮卡在歐洲和中國很少見,但在美國歷史悠久,并在乘用車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北美是皮卡最大的市場,因為其文化氛圍偏愛堅固耐用、功能多樣、兼顧個人和商業需求的車輛。因此,北美在全球皮卡車市場中占據最高份額。
此外,東南亞新興市場高度依賴皮卡,因為其在復雜地形和載貨方面具有出色的多功能性。包括拉丁美洲,這得益于該地區對用于農業、采礦和工業活動的堅固拖拉機的需求。以及中東和非洲皮卡市場對堅固耐用、能夠承受惡劣氣候條件和惡劣地理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
所以從這些區域市場不難看出,全球范圍內排名靠前的皮卡品牌有福特、通用、Stellantis、豐田、日產、三菱等。并且,這些品牌中有不少明星車型,已經歷經多代版本的更新,在全球市場上形成了較好的影響力。
根據尺寸,皮卡分為小型、中型和全尺寸;根據動力,包含柴油、汽油、混合動力和電動;根據用途,市場分為個人用途和商業用途。相關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年全球皮卡銷量約為400萬輛,且上下浮動不大。
中汽協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皮卡全年銷量達54.8萬輛。其中長城汽車?以17.7萬輛銷量穩居第一,市占率34.32%。隨后是江淮(6.27萬輛)、江鈴(5.89萬輛)、長安(5.2萬輛)和上汽大通(4.95萬輛),前五名品牌合計市占率近80%。
因此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皮卡無論是規模還是品牌知名度,在全球范圍內算是比較微弱的存在。那為什么像長城、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這些頭部自主品牌,還要大力發展皮卡呢?近期長安皮卡CEO黃智的分享,或許能揭開其中的隱秘。
重塑皮卡品類價值
在上海車展上市的長安獵手K50就有一個典型的特征:直接換裝了長安啟源的“101”車標,而非傳統的“V”標。在長安汽車的規劃里,“101”車標的長安啟源,就是未來的長安汽車。所以,長安獵手K50這一做法,就非常值得探究。
“啟源是數智進化新汽車的開端,而長安皮卡則是數智進化新皮卡的先鋒。”黃智開宗明義,點明長安皮卡在新能源智能化時代的戰略定位。長安皮卡正以“數智進化新皮卡”的戰略定位,試圖在全球市場掀起一場皮卡革命。
其核心策略可概括為兩大支柱:一是以數智化技術重塑皮卡品類價值,二是以全球化布局構建品牌護城河。在他看來,皮卡作為全球化車型,其價值早已超越傳統工具屬性,正逐步向生活方式載體進化。
據悉,長安獵手K50是第一批搭載L2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皮卡,搭載最受房車用戶喜愛的電動皮卡底盤。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彭陶表示,長安皮卡要為全球用戶帶來商乘兩用出行解決方案,更要和全球用戶一起走進數智皮卡時代。
的核心亮點還包括獵動美學設計、超級大增程、長安天樞智能,以及硬派越野需要的1.5噸極限裝載能力、還升級2.5噸拖拽能力、接近角29°、離去角26°、空載離地間隙220mm、涉水高度600mm、搭載全地形AT越野胎、配合三把鎖和十大駕駛模式等。
盡管目前國內以 “玩” 為核心的皮卡需求尚未成為主流,但長安皮卡依然堅定地將這一需求放在首位。黃智指出,皮卡圈子相對封閉,長安皮卡希望打破這一局面,倡導開放共享的生活方式,邀請包括競爭對手在內的各方共同參與。
黃智強調,工具型用戶是長安皮卡的基石,而乘用化用戶則是品牌追求的星辰大海。品牌期望通過推廣皮卡文化,打破人們對皮卡僅作為工具車的固有認知,讓皮卡文化得到更廣泛的認可與傳播。
當前國內皮卡市場工具型需求占比超75%,但受政策限制、基建增速放緩及新能源商用車替代效應影響,工具車市場已進入存量博弈階段。頭部自主品牌不約而同將戰略重心轉向乘用化、高端化,本質是對市場天花板的預判性突圍。
例如,長城炮推出“越野+露營”改裝生態,比亞迪混動皮卡主打“無里程焦慮的戶外電站”,吉利雷達RD6以純電平臺切入“戶外經濟”賽道——各品牌雖路徑不同,但均瞄準了“皮卡=場景解決方案”的未來圖景。
當皮卡不再只是拉貨的工具車,而是承載自由、探索與社交的生活載體,那么中國皮卡產業或將迎來從使用價值到出行方式的質變,也可加速皮卡從小眾愛好向大眾生活方式滲透。這未嘗不是一條皮卡市場從存量廝殺轉向增量開拓的突圍路徑,為車企提供新動能。
全球化布局競爭
黃智表示,皮卡是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品類,未來長安新能源皮卡都將啟用啟源車標。“啟源標不僅是車標,更是長安皮卡與全球用戶溝通的語言。”黃智解釋道,通過統一品牌形象,長安皮卡希望打破地域文化隔閡,讓“數智皮卡”成為全球用戶認可的價值標簽。
長安獵手K50作為首款產品,承載著品牌開拓市場的重任,后續更有多款產品蓄勢待發。對于未來的全球規劃,長安皮卡制定了“12324”全球發展規劃,未來三年將陸續推出3-4款全球化皮卡車型,覆蓋B/C/D級全尺寸市場,并基于皮卡平臺成組開發硬派PPV車型,滿足全球用戶、不同年齡、不同價格、不同場景需求的產品。
他透露,長安皮卡最初的構想是將產品打造成如豐田塔科馬般的存在,發起對福特F-150的挑戰。可以看出,這樣的目標是向著全球皮卡頭部陣營發起強有力的沖擊,不僅是產品性能的對標,更是品牌實力的彰顯。
豐田著名的皮卡海拉克斯憑借出色的可靠性、經濟性和完善的服務網絡,被譽為 “不死鳥”。然而,海拉克斯存在新品更新緩慢的問題,這為中國品牌帶來了機遇。長安皮卡憑借此前的海外合作經驗與產品口碑,以及攬拓者在獨聯體、中非等地區的良好表現,積極推進全球化布局。
長安皮卡出海戰略聚焦產品品質與本地化,目前已在泰國設立生產基地,在巴基斯坦建有KD工廠,并計劃在中南美、獨聯體、歐洲等地拓展KD工廠,以此增強當地用戶的信任感,今年將在泰國、菲律賓、墨西哥等多地加速推廣。“獵手K50憑借差異化優勢在泰國獲獎,證明了產品特色能夠被用戶感知。”
實際上,不僅僅是長安皮卡,國內眾多皮卡車企也都立志出海遠征:比亞迪SHARK皮卡在海外大殺四方,江淮先后進軍巴基斯坦、秘魯、澳洲等市場。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皮卡出口29057臺,首次超過國內銷量。
電動化、智能化讓中國乘用車有了對抗外資品牌的底氣,同樣,傳統外資皮卡巨頭依靠百年技術積淀構建護城河,但中國品牌正以電動化和智能化雙輪驅動實現彎道超車。中國皮卡通過場景化技術重構產品價值,完全可以顛覆美式硬核越野、日式經濟實用的模式。
因此,本屆上海車展多款新能源皮卡同臺競技,插混、增程、純電等車型競相亮相。這些皮卡不再局限于傳統功能,以對外放電、智能座艙、全地形適應等創新配置,模糊了戶外越野與城市出行的邊界,賦予皮卡多元生活場景的適配能力。
伴隨技術突破與用戶觀念改變,皮卡市場正醞釀一場變革。尤其是對外資品牌來說,當新能源皮卡逐步打破使用場景的限制,憑借更優異的性能、更智能的體驗、更全能的表現,深入消費者生活。中國新能源皮卡也將借此東風,在全球市場發光發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