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地鐵5號線建設迎來關鍵節點——全長474米的合肥路站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這座集“全線最長、層高最高、工法最復雜”于一身的地標性車站,在攻克多項行業難題后取得重大突破。該節點的達成不僅是青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又一里程碑,更彰顯了復雜環境下的硬核實力與創新智慧。
挑戰三大建設極限 創新技術集群攻堅
合肥路站位于嶗山區主干道勁松七路與合肥路交叉口,該車站由青島地鐵集團第三建設分公司建設,中鐵(上海)投資集團總承包,青島市政集團施工。車站主體采用明蓋挖結合,涉及富水砂層與破碎帶地質條件,周邊管網復雜,施工長度刷新青島地鐵車站建設紀錄。且一次性側墻澆筑高度達8米,技術難度居全線前列。面對超長結構易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控溫、多工法交叉作業等多項難題,項目團隊構建技術攻堅體系,通過BIM技術模擬優化施工方案,采用“分段分層澆筑+智能溫控”工藝,實現大體量混凝土結構“零裂縫”目標;施工過程中,每板混凝土澆筑完成48h內進行復盤總結,有效解決了混凝土常見的缺陷問題;針對復雜地質條件,創新應用自動化監測系統,將沉降誤差控制在毫米級,以科技賦能工程品質。
民生為導向 打造“七出四風”便捷樞紐
作為未來輻射周邊多個居民區的重要站點,合肥路站共設7個出入口、7個安全出口及4組風亭,設計兼顧功能性與人性化。站點建成后,將無縫銜接商業區、住宅區及教育設施,有效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施工期間,車站明挖基坑擋墻四周設置自動噴淋降塵系統,噴射微米級的細小水霧顆粒粘附在塵埃上,使其受重沉降達到自動降塵的效果;現場增設天幕設施,有效的減少現場噪音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并主動對接社區優化交通導改方案,實現工程建設與市民生活的和諧共融。
黨建引領鑄精品 綠色施工樹標桿
項目黨支部以“幸福滁合”黨建品牌為引領,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攻克技術堵點10余項,推動工程提質增效。同時,通過場區中水循環利用等舉措,大幅降低碳排放,獲評“山東省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
青島地鐵5號線作為串聯主城的“C型”骨干線路,全線通車后將為“軌道上的青島”注入新動能。合肥路站主體圓滿封頂后,將全面轉入附屬結構施工階段,城軌公司地鐵5號線項目部將持續以創新驅動、精細管理為抓手,為青島軌道交通網絡再添動脈新支。(圖片由譚妮妮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