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加強權益保障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陜西法院勞動爭議審判白皮書(2020-2024)》。陜西省高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趙學玲、民一庭庭長趙敏出席會議,深度解讀白皮書內容,為陜西勞動權益司法保護工作勾勒新藍圖。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趙學玲在發布會上強調,依法保障勞動者權益,不僅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所在,更與廣大群眾穩定就業、社會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近年來,陜西法院立足勞動爭議案件審判職責,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以創新舉措推動定分止爭,為營造良好就業環境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強勁司法動能。
白皮書對2020-2024年陜西全省法院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全面剖析,呈現出諸多顯著特征。案件數量總體保持平穩態勢,五年間一審收案總數達74996件,年均收案14999件,年均漲幅14.82%,在民事案件中位列第四,充分彰顯勞動爭議案件司法服務需求的顯著增長。審判質效方面成績亮眼,一、二審和申請再審案件平均審理天數逐年縮短,分別為58.03天、53.75天、47.24天;一、二審調撤率高達36.85%,高于民事案件平均水平,為勞動力市場穩定運行筑牢堅實保障。然而,案件化解仍面臨挑戰,原告多為勞動者,一審平均上訴率達32.61%,申請再審率和進入再審率分別為7.98%、2.37%,凸顯多元解紛機制亟待完善。從地域與行業分布來看,西安、榆林、咸陽三地案件量占全省約60.05%,建筑施工、冶煉制造等領域成為糾紛高發地,折射出勞動爭議訴求的多元化與差異化。
當前,勞動爭議領域新問題不斷涌現。趙敏指出,外賣騎手、網絡主播等新業態勞動爭議案件持續攀升,對傳統審判理念形成沖擊,亟需完善司法規則;超齡勞動者用工糾紛以每年約4.78%的速度增長,勞動關系認定、工傷責任等問題爭議頻發。值得關注的是,陜西法院護“薪”解“酬”機制成效斐然,2020-2024年勞動爭議類案件執行到位率從28.51%穩步躍升至60.36%,有力打擊惡意欠薪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錢袋子”。
白皮書深入剖析勞動爭議案件高發根源,涵蓋外部經濟環境波動、誠信機制缺失、普法宣傳不足、裁審銜接不暢等多重因素。針對這些問題,陜西法院積極探索破局之道,在提升審判質效上持續發力。通過推進審判流程信息化,借助“智慧法庭”實現案件高效審理;推行“要素式”審判模式,大幅縮短辦案周期。在統一裁判規則方面,出臺《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等指導文件,建立常態化業務指導機制,確保類案同判。根治欠薪專項行動中,開通農民工案件“綠色通道”,創新執行手段,讓勞動者勝訴權益及時兌現。此外,陜西法院還大力推進“法院+工會+N”多元訴調對接,深化裁審銜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并提出六條針對性建議,引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規范行為,從源頭防范糾紛。
“讓每一位勞動者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力度與溫度。”趙敏說,陜西省高院將以白皮書發布為新起點,持續站穩人民立場,創新司法舉措,不斷提升勞動爭議審判水平,為陜西穩就業促增收、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貢獻更強司法力量。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秦峰|周瑋漪)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