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為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2025年廣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廣州舉行。廣東省354名勞動模范、40名先進工作者,97個先進集體獲表彰。
其中,沈莉莉、劉桂秋、沈燕芬、羅玉鑫、朱慧蘭榮獲廣東省勞動模范并獲表彰!
沈莉莉
傳承永不消的紅色記憶
沈莉莉,廣州市導游協會專職秘書長,全國紅色故事金牌志愿講解員、國家高級導游、廣東省三八紅旗手。
2013年初組建廣州第一只“中共黨史宣講隊”,2014年組建“廉潔文化宣講隊”。2018年任全市首批廣州紅色文化導游宣講隊講師團老師。2019年被中宣部和國家文旅部授予“首屆全國紅色故事金牌志愿講解員”稱號,同年被廣州市委宣傳部授予“廣州市百名基層宣講員”稱號,至今已為上萬名黨員干部群眾宣講紅色文化,更成為廣州第一位登上學習強國的紅色故事宣講員。
2018年任廣州市導游協會專職秘書長一職以來,全力以赴為社群,本著“導游協會是導游會員之家的精神,為協會會員謀福利,為社會傳播紅色文化,為導游隊伍送溫暖,為導游事業搭建平臺,解決會員實際問題。
沈莉莉表示,未來還會繼續做紅色文化的播種機,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讓紅色歷史刻在中國人的血脈里,讓紅色記憶永不消失。
劉桂秋
讓“盆景之鄉”的榮光重新閃耀
劉桂秋,赤坭鎮瑞嶺村黨委副書記。2019年作為主要成員組織成立廣州瑞嶺盆景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已吸納36戶社員,直接帶動本村約200人,同時輻射帶動周邊11個行政村、友鎮的農戶從事盆景種植,并助力合作社獲評廣州市市級示范合作社。
參加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粵字號”農產品品牌設計大賽之百縣百品打擂臺、參與花都區“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百姓宣講報告、“聚焦二十大﹒赤坭巾幗說”等活動,將個人基層奮斗歷程與產業發展相交相融,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及影響,并獲評為 “花都區鄉村振興十大講解員”“鄉村振興好青年”。
如今的瑞嶺村到處都展現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面貌,“盆景之鄉”的驕傲與榮耀重新閃耀在村民的笑容中。劉桂秋勇當鄉村振興先鋒,扎根鄉村、奉獻鄉村,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實現了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的愿景。
沈燕芬
開拖拉機的女孩也可以很酷
沈燕芬,90后返鄉新農人,現任廣州增城星級農機聯合社理事長。先后獲評為2022“最美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廣東省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第二批入庫專家等榮譽。
返鄉后,沈燕芬深入田間地頭參與一線工作,組織實施規模土地綜合整治和復耕舉措,有效盤活了近3000畝農村閑置田地的利用,年度服務面積超50000畝次。2021年成功聯動當地較具實力的五家農機合作社,組建成立廣州市首家農機聯合社,對內聯合兄弟單位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對外以平臺優勢不斷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為農戶輸出一套“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的整體解決方案。2022年8月,沈燕芬帶領團隊成功遴選為廣州市增城區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的承接主體,由沈燕芬擔任運營中心主任,負責中心的總體運營和規劃,統籌增城區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
沈燕芬通過積極推廣農機化技術,主導農村閑置田地規模流轉,實行田間管理責任制,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創立廣州首家農機合作社聯合社,構筑社會化服務利益體聯結機制,創建產業鏈聯合體戰略發展模式等措施,推動了當地“三農”發展。
羅玉鑫
以筆為橋,連綴傳統與現代、藝術與責任
羅玉鑫,廣州畫院專職畫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作品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第四屆“中國美術獎”金獎。
她的代表作《休戚與共》摘得全國美展中國畫金獎,實現廣東75年來該獎項“零的突破”。對此羅玉鑫表示:“藝術要用來傳達真與善的價值觀,來表達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雖然我的作品屬于花鳥畫題材,但我會努力關注當下,表達生命,傳達人與自然的平衡,歌頌人類的文明,激發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多年來,羅玉鑫深耕傳統工筆花鳥畫,創新融合現代設計理念,她以筆為橋,連綴傳統與現代、藝術與責任,彰顯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扎根人民、守正創新的精神品格;在藝術創作、教育傳承與社會責任的三重維度上,詮釋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朱慧蘭
將青春奉獻給健康中國事業
朱慧蘭,廣州市皮膚病醫院黨委書記、廣州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副所長,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后主持并參與國家及省市級科研基金課題90余項,其中國家及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主持完成的研究獲省部以上科學進步獎共13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先后榮獲全國麻風防治先進工作者、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從1994年至今,朱慧蘭一直致力于皮膚病與性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取得多項突破。一是加強了全市性病麻風病防治工作的層級管理,提高了區縣防治機構的地位和作用;二是2008年在全國最先嘗試對農民工實施性病艾滋病宣教及行為干預工作;三是2009年首次對全市十二區(縣)社區衛生機構人員開展性病培訓;四是2009年首次提出將殘疾人這一困難群體納入宣教干預對象。
獲得廣東省勞動模范榮譽后,她表示要把榮譽轉化為賡續奮斗的動力,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作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再創新業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