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張海妮
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以下簡稱民營經濟促進法)。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包括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審議通過,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扎根更深、生長更活躍?!?月30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兩個健康”首次寫入法律,意味著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關心愛護,已經從政策層面的“精準施策”升華為制度層面的“剛性保障”,民營企業家們真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把舵護航”的堅定決心,對民營企業家“自己人”地位深刻認同和尊重,再次吃下發展“定心丸”。
齊向東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直擊行業痛點,通過“促進投資融資”“大力支持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為技術型民營企業破解發展瓶頸提供了制度性方案。資金支持、重大工程、科技攻關項目等積極舉措一旦真正落地,民營企業資金流壓力會大大緩解,加速技術從研發到應用的轉化,進一步強化AI(人工智能)賦能,夯實數字經濟、關基防護等領域的安全防線。
同時,民營經濟促進法還從公平競爭、高效服務等維度系統性優化營商環境。一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強調通過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公平競爭審查機制,讓民營企業平等獲得更多競爭機會。另一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還強調建立暢通有效的溝通機制,讓民營企業享受到更加優質、更加高效的服務。
齊向東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把“權益保護”單獨成章,從法律層面回應了民營經濟人士普遍關切的問題,切實維護利益。在“權益保護”中,民營經濟促進法對公平執法、預防和清理拖欠賬款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為民營企業“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法治保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民營經濟促進法審議通過的好消息,能多維度、多層次振奮士氣,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進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