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進化到現在,除了固有認知中的輕薄便攜、性能表現、屏幕素質、續航散熱外,還有幾個重要的發展趨勢,第一個是大尺寸屏幕和高屏占比,第二個是強調屏幕的護眼屬性,第三個則是多設備互聯 + 多屏協同的生態融合體驗,以及時下火熱的 AI 體驗,無論輕薄本還是游戲本都繞不開這 3 個趨勢,可見其已經成為消費者選購筆記本時比較看重的因素。
IT之家最近拿到了一款 4 月 26 日剛剛上市的輕薄本新品,Hi MateBook D 16 2025,在它身上前面提到的 3 點一應俱全,那么實際體驗究竟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護眼大屏 + 多屏協同
對移動辦公來說,大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拿日常的文字編輯來說,大多數場景下早已不再是 Word 開全屏,桌面來回切的年代了,如今借助 Windows 系統出色的分屏功能,至少也要開兩三個窗口才行。一個放寫作素材、一個打開 DeepSeek、還有一個窗口才是 Word 的地盤。如果是 13、14 寸屏幕的筆記本加傳統 16:9 的比例,屏幕可視面積確實有些捉襟見肘,難免手忙腳亂。
不過,Hi MateBook D 16 搭載了一塊 16 英寸、16:10 比例、1920x1200分辨率的高清炫彩大屏,不僅豎向顯示的面積更多,相較于 14 英寸 16:9 比例的屏幕,顯示面積足足大出了 37.7%。
而在單窗口全屏顯示的場景中,比如對于數據分析、財務等需要處理大量 Excel 表格場景時,顯示面積的增加意味著能將頁面放大到更大比例,最大化文字顯示的比例大小,減少滑動滾輪的次數,同時,自帶數字小鍵盤在很多表格數據輸入場景下可大大提升速度,帶來效率上的提升;觀看在線視頻或者進行在線會議時,單屏獲取的信息更多、視覺上更加沉浸和充裕。也正是由于大屏、高屏占比在顯示內容上得天獨厚的優勢,才讓筆記本廠商將小屏輕薄本往 3:2 的屏幕比例改變,由此獲得更多的信息顯示密度。
Hi MateBook D 16 2025 的這塊屏幕擁有 100% sRGB 色域,經過IT之家實測,這款屏幕達到了 101% 的 sRGB 色域容積和 99.3% 的 sRGB 色域覆蓋,DCI P3 色域覆蓋也達到了 75%,在圖片編輯、視頻剪輯或者瀏覽以圖片內容為主的網頁時,都能獲得準確的色彩還原和出色的視覺觀感。除此之外,它還擁有 1920x1200 的分辨率,300nits 亮度。
當然,光有出色的顯示效果遠遠不夠,護眼對于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絕對是剛需。Hi MateBook D 16 搭載了 DC 調光無頻閃技術,還通過了德國萊茵 TüV 硬件級低藍光認證,內置的護眼模式借助雙重專業護眼技術協調配合,能夠有效過濾藍光,杜絕頻閃敏感人群的用眼疲勞和光敏流淚問題,將長時間使用下的用眼傷害降到最低,保護視力。
除了這塊屏幕本身,Hi MateBook D 16 還帶來非常便捷的互聯體驗,無需復雜的查找和配對,只要點擊右下角控制中心,即可進入超級終端界面,能夠直觀的看到當前生態中可以互聯的設備,手機、平板、耳機等,全部涵蓋其中,使用時只需簡單拖動設備圖標,即可實現互聯互通。
互聯之后,即可對連接設備進行操作,比如打開手機上的 App 瀏覽,刷視頻或者瀏覽圖片,這樣除去操作手機的小窗口外,桌面其他區域還可以打開其它軟件窗口同步操作,操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大幅提升辦公效率。手機上來了電話,社交軟件信息也可直接使用 PC 打開快速處理,通過無線耳機接聽,免去了頻繁拿起其它設備導致分心或者打斷工作節奏的情況。
除了同時操作 PC 端和互聯設備,也可以將 PC 或互聯設備上的文檔、圖片等文件分享到文件中轉站,然后跨設備傳輸處理,交互更加簡單粗暴,免去繁瑣的文件傳輸步驟。
與平板多屏協同狀態下,可以用平板對電腦鏡像顯示,直接用手寫筆進行接續創作并隨時保存,徹底打通互聯設備間的壁壘。
簡約外觀
Hi MateBook D 16 不僅擁有多設備互聯 + 多屏協同等出色生態功能,外觀設計上走的也是簡約美學路線。
雖然搭載了一塊 16 英寸大屏,Hi MateBook D 16 卻依舊保持了輕薄屬性,整機重量僅1.72kg,機身厚度為1.8cm,配合尺寸小巧的充電器,外出攜帶還是非常方便的。
Hi MateBook D 16 的 A 面設計非常簡約,機身造型方正,四角和邊緣部分均作了倒角和斜切處理,整體視覺是干練的商務風。A 面居中位置是一個大寫的銀色 M Logo,采用亮面工藝處理。
Hi MateBook D 16 的屏幕最大開合角度為 180°,在辦公場景下使用形態更為靈活,180° 展開狀態方便用戶更好地與他人分享屏幕內容,轉軸部分的阻尼也做得恰到好處,而且在 B 面頂部居中位置設計了一個凹陷造型,開合屏幕更為輕松。
C 面設計也是 Hi MateBook D 16 輕薄本非常重視的部分,既然采用了 16 英寸大屏,那么鍵盤自然也能塞下全尺寸,鍵盤區域整體采用下沉式設計。
左側常規鍵盤區域的最上排提供了一列快捷鍵 + Fn 鍵功能,1.5mm 長鍵程 + 敲擊軟著陸設計,可帶來更舒適、更靜音的打字體驗。鍵帽字符為白色,支持 2 檔背光,圓形的電源鍵被單獨放在 C 面右上角位置。
鍵盤下方自然就是觸控板和腕托區域了,觸控板位置偏左,表面采用光滑涂層處理,滑動手感絲滑且支持全域按壓,所有區域按壓都很輕松,按壓反饋做得比較不錯。腕托部分則采用了親膚材質處理,觸感溫潤不易沾染指紋。
值得一提的是,觸控板右側區域貼有一個藍色的 PC Share 標簽,可借助手機 NFC 功能一碰互聯,通過另一種方式達到前文提到的多屏協同連接。Hi MateBook D 16 的接口均分布在 C、D 面兩側,提供 2 個 USB-A 接口、1 個支持 PD 快充的 USB-C 接口,1 個 HDMI 接口,還有 1 個 3.5mm 音頻接口。
Hi MateBook D 16 還采用了“超材料天線”,相比傳統筆記本 WiFi 天選擁有更強悍的穿墻能力和抗干擾性能,最大聯網距離達到 270m,即使身處信號復雜或較弱的室內外區域,樓梯間、地下室等環境,也能保持時刻在線。
性能體驗
Hi MateBook D 16 輕薄本搭載了全新英特爾 ? 酷睿?5 處理器,應對日常辦公場景綽綽有余。
這里我們先打開一個 50MB 左右大小的 Word 文檔,基本秒開,在快速翻頁、編輯的過程中,完全不會出現卡頓情況。
接著繼續打開接近 10MB 大小,滿是數據的表格,編輯起來也是毫無壓力。即使再打開數個 PPT 或者其它類型文檔,Hi MateBook D 16 輕薄本都能輕松駕馭。
IT之家還準備了 21 張單文件大小接近 100MB 的 RAW 格式圖片,一起拖到 Photoshop 中,只需 2 秒即可完成全部加載,此時對照片進行編輯和切換都絲般流暢,可見 Hi MateBook D 16 輕薄本應對專業圖片編輯與創作場景也非常從容。
另外,Hi MateBook D 16 輕薄本搭載的雙鯊魚鰭風扇,即使在視頻編輯軟件中進行渲染導出,噪音也非常小。
Hi MateBook D 16 2025 輕薄本還配備了 70W 的大容量電池,在 70% 屏幕亮度下,連續進行 20 分鐘文檔編輯 + 10 分鐘 RAW 格式照片處理,僅耗電 5%,配合 65W 快充適配器加持也能快速回滿電力,時刻保持電量充足。
AI 體驗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它的 AI 體驗,Hi MateBook D 16 輕薄本這次深度融合了 AI 技術。
比如 AI 空間,內置了包括主流大模型在內的 100 多個智能體,在辦公創作場景下完全可以借助 AI 空間中的豐富資源,輔助自己進行寫作、AI 生圖、問題解讀等工作,提升辦公效率。
又比如專屬的 AI 慧眼功能,能夠滿足多場景下的辦公需求。當我們使用在線視頻會議時,可借助 AI 慧眼功能,提供實時的虛擬背景、美顏、眼神自然對視等優化選項。
“影隨人動”功能可一直讓人物處于畫面中心位置,同時降噪功能可降低環境噪音和突出人聲,讓會議雙方仿佛面對面溝通般順暢自然。
還有 AI 加持的“智慧搜索”功能,可以很好補足文件管理器和 Windows 自帶本地搜索的功能短板,即使面對海量文件也僅需通過單個關鍵詞就能快速找到所需文件或文件夾;面對文件名稱模糊問題,智慧搜索可直接檢索文件中的文本關鍵詞,精準定位目標。對于平時需要經手大量文檔的辦公人士,妥妥的效率神器。
Hi MateBook D 16 機內還預裝了正版 Windows11 家庭版及價值 748 元的 Office 家庭版,開啟全新體驗,助力學習、娛樂和工作,實現更多可能。
總結
作為一臺主打移動辦公體驗的輕薄本,Hi MateBook D 16 精準的把握了當下上班族和商務人士的需求,16 英寸 16:10 大屏幕、高色域 + 護眼屬性、多設備聯動 + AI 深度融合,每一個賣點都是為移動辦公效率而生,同時也兼顧了輕薄本應有的便攜屬性,精致做工、長續航等“硬性指標”,為職場人士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新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