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活化利用文物建筑 賦能商業街區升級
北京西城區推進五道廟新型文化空間打造
4月25日,浦江文商旅與新維暢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五道廟、梅蘭芳祖居等項目展開合作。雙方將以五道廟為試點推進城市更新,開展文物活化利用,全新詮釋和展示五道廟的歷史文化價值。據悉,五道廟預計將在6月初開放。
五道廟自元代起即為連接金中都與元大都的“交通節點”,明代王象乾立碑稱其為“龍脈交通輻輳之地”,萬歷年間增建玉帝殿鎮守,更賦予五道廟“五路通祥”的美好寓意,五道廟作為老北京城變遷史的重要地理坐標,見證了北京從古代到現代的滄桑巨變。
五道廟片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這里歷年來都是北京老百姓的廚房、菜市場。其坐落于四條斜街交匯之處,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小廣場。五道街25號曾為米面粉業公會會址,百姓們賴以生存的“五福”和“五谷”更是發源于此。
《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動計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通過打造建筑、居民、文化三者和諧共存的“共生院”,來推動老城的保護性修繕和恢復性修建。
五道廟未來的利用方向,將繼續以“五”為主題,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展覽與互動項目展開。深入發掘“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獨特意義,結合傳統理念的五谷、五行、五味、五感等元素,以文化雅集、商務會談等為載體,開展以五道廟為聚合的生活業態,為大家帶來多元化的文化藝術體驗。
在這里,不僅能領略五道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能通過新興的數字化科技深入互動,了解“五文化”的豐富內涵。五道廟的重新開放,將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每位來訪者都能在此找到與自身文化的深刻連接。
據悉,五道廟將聚焦米文化+沉浸新場景、米文化+產業新業態、米文化+體驗新消費,常設米文化展,設置米文化會客廳、米食工坊、米食茶座等功能配套空間,旨在尋回“人與稻米”“人與土地”的親密關系,做“看得見”“摸得著”“能體驗”“能品嘗”的全維度展示,助力傳承中華悠久燦爛的農耕文明。
五道廟活化利用的本質,不是簡單復刻傳統美學場景,而是借數字化科技的內核,來為現代生活提供美學答案。未來,五道廟不僅將成為一處供人們緬懷歷史、傳承文化的場所,更將成為一個集文化展示、旅游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空間,為大柵欄街區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