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我宣誓: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人類;我將首先考慮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將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和尊嚴;我要保持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尊重...”
面對患者的求助,醫生在電話里邊哭邊背誦醫生的入職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句話中都充滿著對患者的自責。
這是2020年初,媒體報道下的一幕,彼時疫情肆虐,面對電話那頭患者的求助,一名醫生以極盡絕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無奈。
如今,當董小姐的故事在中文互聯網上刷屏,再次回想起當初的這一幕,我的內心只剩下憤怒和無力。
關于董小姐的問題,這幾天不管是我還是其他自媒體作者,以及一些媒體,其實都扒出了不少細節。這些細節足夠令人震驚錯愕,而今天我想說說一些鮮有人知的內幕,當我們走近這些真相,一股絕望感深深涌上心頭。
董小姐博士學的內科,導師是骨科,博士論文是婦科,規培在胸外科,就職于泌尿外科,當不知內幕的外人還在感嘆于董小姐的天賦異稟時,卻全然不知,這一切都離不開她背后的三個大人物。
董小姐背后的第一個大人物,是邱姓院士。
網上公開的聊天記錄顯示,董小姐在規培期間曾被要求去骨科輪轉,但董小姐不愿意,一方面是因為骨科比較苦,另方面她想留在胸外科和肖飛在一起。
為了規避輪轉,肖飛曾出面說清,但被脊柱科的麻昊寧大夫給拒絕了。眼看肖飛出面都不好使,她便通過邱院士向中日友好醫院施壓,后來就連副院長仉老也打電話過去說這個事,董小姐這才如愿留在了胸外科。
老實說,看到這里我很難不震驚,普通人想要掛個院士的號都屬天方夜譚,而我們的董小姐呢,只因為耍大小姐脾氣,只因為不想輪轉,直接就驚動了院士這種級別的大人物,不可謂能量不大。
我不知道董小姐和邱老是什么關系,所以不好隨便推測,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是普通的相識關系,畢竟沒有人愿意為了一個普通關系的人動用特權。
所以今天,熱搜上直接出現了“五問邱院士”的話題。所以這些問題,不知道邱院士能否給出回答。
董小姐背后的第二個大人物,是王姓院士。
有博主找到了董小姐曾經的論文,看完這些論文,我們只能感嘆一句董小姐乃當世天才,如果扁鵲華佗活到這個時候,見了恐怕都要說一句自愧不如。
董小姐的論文從眼科到生殖科,再到泌尿外科、甲乳外科、消化內科、兒科、神經外科,幾乎各個亞專業全部都有涉獵,如果不是這次東窗事發,她下一步很可能就要去美國正畸學雜志《AJO-DO》上發表口腔正畸的文章了。
董小姐真的是天才嗎?當然不是!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這些論文不是她寫的,或者有水分。
自己的學生有多大能耐,學校和老師難道不知道嗎?肯定知道!可哪怕這樣,在面對全體畢業生時,王院士還是把董小姐當成正面典型去說,說她有多勵志、有多刻苦。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個明明什么都不懂的人,一個明明各方面都一塌糊涂的人,結果卻成了校長口中的“優秀學生”,那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這個校長老糊涂了,已經失去了基本的辨別能力,很顯然從現有的情況來看,這一點并沒有。那就只有第二種可能,雙方存在特殊的聯系,或者說關系匪淺。
那么多優秀的學生不夸,偏偏挑一個董小姐夸,已然能夠證明一些東西。
更能證明雙方關系匪淺的,是事發后協和方面刪除了當初王院士對董小姐的夸獎。
在漢語詞典中有句話叫“此地無銀三百兩”,身正不怕影子歪,很顯然,只有心虛的人才會在面對質疑時急于抹掉一切痕跡。
董小姐背后的第三個大人物,是她背后的家族。
周公子是個聰明人,所以很早就意識到了“家族傳承吾輩責”的重要性。不過董小姐也不傻,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會在論文致謝部分不僅感謝自己的導致(王院士),和各個學術界大佬,同時還感謝自己的Family。
坊間關于董小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姑姑等傳言有很多,從曝光的信息來看,身份確實足夠炸裂。但鑒于目前沒有實質性證據,所以家族里的其他人暫且就不說了。
但董小姐父母的身份目前確實是板上釘釘的,父親是中冶建筑研究的總經理,母親是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的副院長。
公開資料顯示,董小姐和其父親早在2016年就開過公司,后來因為一些不明原因,董小姐又退出了股東序列。
而當看到下面這條曾經的新聞時,就豁然開朗了,突然就能明白董小姐為何能一路綠燈,為何明明是個學渣,最后取得的成就卻連天才都望而興嘆。
拔出蘿卜帶出泥,當人們還在為董小姐的事感到憤憤不平時,又有一些人被扒了出來。
首先就是這個盛璽澄,她是“4+4”試點班2025級冬季招生擬錄取學生。
這個盛小姐的升學之路可以說和董小姐如出一轍。
早年以文藝特長生身份進入上海交大附屬中學,后來又經過推薦進入復旦管理學院本科,最后被推薦進入協和4+4項目讀醫學博士。
基本上沒參加什么考試,卻步步順利,步步都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更重要的是,她是剪紙特長生!
除了盛小姐,名單中還有兩位“邱小姐”,分別是2024級冬季名單中的邱靖涵與2026年春季名單中的邱婧婷。不知道這兩位邱小姐,是否互相熟識?又到底是哪家的大家閨秀?邱院士又是否認識這兩位邱小姐?
到這里,我又想起了那個曾經被各大官媒報道的陳如月。
2017年,陳如月參加高考,并被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錄取。后來她轉向醫學領域,并嘗試申請協和的“4+4”試點班。
就是這樣一個憑借真材實料考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人,最終卻沒能被協和錄取。
但她沒有氣餒,2024年再次參加高考,分數超過上海交大醫學院。當年她的勵志故事被無數媒體轉載,可如今回看來,卻只剩諷刺。
我不知道陳如月在看到這些名單,以及那些新聞時會作何感想。
老實說,我現在的心情很復雜,也許是憤怒,也許是寒心,但更多的是后怕。
我后怕的是,像董小姐這樣的所謂的“名醫”卻給病人開刀,至病人的生命于何地。
我后怕的是,當病人歷經萬難,終于掛到頂級醫院的號,結果卻發現給自己動刀的醫生是這種人,病人會作何感想。
我后怕的是,董小姐的人生目標并不是做醫生,而是很有可能去做管理醫生的人,乃至更高的崗位。
我后怕的是,網上連續多日掛著幾十條熱搜,關于這件事卻沒有任何人作出回應。從協和到中日再到東腫,這一切都安靜地可怕。
我后怕的是,明明越來越多真憑實據擺在面前,卻無人為此付出代價,無人被處理,只有一個沒背景的肖飛被緊急拿出來滅火。
我后怕的是,那些曾經白紙黑字的證據,如今卻在我們的眼皮底下一點點消失,一點點被消滅,我們卻無能為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