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學員現場路演。
就業驛站招聘信息一目了然。
□文/攝 本報記者 劉艷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日前,哈爾濱市人社局結合全市就業創業工作實際,出臺《關于強化就業優先導向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及工作臺賬,構建起高位推動、橫向互動、縱向聯動的就業工作格局,凝聚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合力。
集成創新 構建高位推動的就業工作格局
《若干舉措》緊扣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主題,創新集成44家有關市直單位在就業方面的工作任務,從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升現代化人力資源水平、突出精準施策、堅持基層導向、堅持公平公正、加強就業工作統籌6個方面,匯總形成36項工作措施,建立包含149條具體任務的工作臺賬,統籌分散于相關部門的就業工作事項。
比如,采取貫徹落實省政府《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若干措施》,進一步強化銀企對接機制,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最近,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為哈爾濱市特種變壓器廠有限責任公司發放了一筆124萬元的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我們公司主營變壓器業務,目前市場形勢不樂觀,一直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考慮建設新能源充電站。這筆貸款令充電站的建設得以順利進行。在貸款申請過程中,人社部門工作人員提供了熱情且周到的指導,協助我們與銀行對接,使貸款得以快速發放。高效的聯動,助力我們成功跨入新能源這一全新領域的大門。”哈爾濱市特種變壓器廠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陳敏海說。
著力加大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力度,推動就業政策與財政、投資、項目建設、產業、消費等政策協同聯動,促進資金補貼、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措施疊加發力,著力實現企業穩崗、就業促進、創業扶持一體推進。
尚志市中心步行街商圈內,“安家地產”的顧客絡繹不絕。此前,尚志市安家房地產經紀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楊麗勇,曾深陷公司即將倒閉的泥淖。創業初期,受到資金短缺的壓力,公司經營舉步維艱。在尚志市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全程指導下,楊麗勇申請到2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目前,該公司已開設分店,總員工數增至24人,累計帶動19名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創業擔保貸款是我的‘及時雨’,政策幫扶讓我重拾信心,未來我將繼續擴大公司規模,為更多失業者提供崗位,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楊麗勇銘記創業初心,還專門設置了“寶媽彈性崗”“銀發顧問崗”等特色崗位。
優化服務 提高供需對接精度 擴大職業培訓廣度
《若干舉措》緊扣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主線,著力加大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力度,提高供需對接精度,擴大職業培訓廣度。
近日,記者來到呼蘭區總工會會議室,這里正在舉行呼蘭區首期網絡創業培訓班結業儀式。學員代表李友分享學習感悟:“讓我從電商小白蛻變為創業新人”。優秀學員進行了現場路演,展示直播運營、店鋪策劃等創新方案。
“通過7天的緊張學習,學員們不僅構建了完整的電商知識框架,更在模擬創業、直播實訓中展現了創新活力。學員明確了創業方向,有的計劃通過直播帶貨推廣本地特色產品,有的希望借助短視頻平臺實現品牌突圍,更有學員立志成為本土電商領軍人,帶動更多人就業。”呼蘭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宋少福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強化跟蹤服務,培訓師和區就業服務中心會為學員提供創業指導、政策咨詢、資源對接等“一條龍”服務,助力項目落地,落實創業補貼政策和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搭建合作平臺,推動學員與本地企業合作,打通供應鏈與銷售渠道,培育區域特色品牌;擴大培訓覆蓋面,加大招生力度,力爭培養更多電商人才。
探索通過第三方全面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等措施,著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性。
來逛商場,還能順便找工作。今年1月份,在哈市人社局指導下,香坊萬達廣場就業驛站成立。近日,記者來到香坊萬達廣場,在二樓,一處充滿活力的“橙色區域”格外引人注意,這里便是就業驛站。走進就業驛站,入口左側的就業政策宣傳墻上面的政策內容一目了然,右側擺放著一臺多媒體查詢機,一名求職者正在登錄“就在龍江”智慧就業服務平臺查看海量招聘信息。往里走,一面墻上掛滿了招聘信息,三五成群的求職者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快來看這臺自助求職機,能投簡歷,真是太方便了。”求職者小趙興奮地對同伴說,同時投了份電子簡歷。工作人員介紹:“求職者在查找到合適的崗位后,只需點擊投簡歷,機器便會發出語音提示‘請面向屏幕,正在識別中。’求職者面向屏幕,通過支付寶授權,即可完成簡歷投遞。”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香坊萬達廣場就業驛站此前多次舉辦了招聘會。下一步,就業驛站內還將舉辦更多就業服務活動,為求職者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緊密聯動 增強工作合力 政策精準推送
《若干舉措》充分發揮市、區、縣各級就業工作議事協調機構作用,統籌各相關部門的職能,推進人社、發改、工信、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門數據共享比對,調動工會、團委、婦聯、殘聯等部門的積極性,增強工作合力。
哈市人社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局推進相關部門數據共享比對,促進政策精準推送,服務高效對接。“以特殊群體的安置幫教工作為例,我們積極與司法部門溝通協調,通過司法部門的數據推送,對特殊群體進行全面摸排,精準施策幫扶,要求各區、縣(市)人社部門,利用司法部門的共享數據,開展全面聯系對接,采取實地走訪、電話訪談等方式,詳細了解刑滿釋放人員的家庭狀況、就業意愿、心理狀態等,并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幫扶計劃,在就業服務方面,人社部門積極與各類企業溝通對接,為特殊群體提供就業信息、職業介紹、技能培訓等一站式服務。”該負責人說。
在人社服務專員助企活動中,人社與發改等部門緊密聯動,圍繞重點項目為企業提供全面且深入的服務。發改部門發布全市重點項目企業名單,人社部門迅速響應,依據名單組建人社服務專員團隊,確保每個重點項目企業都配備服務專員,搭建起“一對一”的溝通橋梁。
“下一步,我們將對照國家、省、市就業相關政策文件,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該負責人介紹,為更有效地支持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通過降低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的政策申領門檻,優化服務流程。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落實“1131”實名制服務,確保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對于符合條件的區域、場所應建盡建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年內市級以上充分就業社區達80%,新建110個就業服務站和35個零工驛站,推動公共就業服務資源向街道社區拓展延伸。同時,開展好年度系列專項活動,今年計劃開展1000場以上招聘活動,助力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2025年,計劃實現全市新增就業8.5萬人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