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浦城縣檢察院以“賡續紅色血脈·激揚青春擔當”為主題,組織青年干警開展紅色教育、理論學習、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引導青年干警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踐行初心使命。
紅色鑄魂
踏訪革命舊址 感悟初心如磐
“這堵斑駁的土墻,曾見證過方志敏同志指揮作戰的日夜……”在山橋村“紅十軍解放浦城臨時醫院舊址”,青年干警們跟隨講解員的講述,仿佛回到20世紀那段烽火歲月。
展柜中泛黃的醫用手冊、生活用品、紅軍標語,無聲訴說著軍民魚水情深。
此次實地研學,讓青年干警深刻領悟“檢察藍”與“革命紅”的精神共鳴——正如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所寫:“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而新時代檢察人,正以“如我在訴”的情懷守護這份光明。
理論潤心
深學講話精神 砥礪奮進之志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在專題團課上,院團支部書記帶領青年干警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檢察干警們分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
文化賦能
對話千年文脈 厚植為民情懷
浦城縣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有7527件,其中珍貴文物1615件,集中反映了福建北部、閩江上游歷史文化的嬗變,以千年古縣發展歷程,展示了浦城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概貌和海絲陸路段南北交流、山海合作的文化交流交融的繁華景象,講述了東南邊疆部族社會融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歷程。
此次文化之旅,青年干警與文物展開跨時空對話。讓青年干警跳出“就案辦案”思維,從歷史維度理解“檢察為民”的深刻內涵。
返程途中,大家自發討論如何在“浦城剪紙”“浦城大口窯青白瓷”“閩派古琴”等非遺保護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法治之力守護文化根脈。
從革命舊址到理論課堂,從博物館藏到檢察實踐,浦城檢察青年以“行走的思政課”丈量初心,用行動詮釋擔當,浦城縣檢察院將繼續以“青春之筆”蘸取“為民之墨”,書寫新時代的檢察故事。
編審:傅耕林
責編:政治部
編輯:張曉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