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周懌 通訊員 李煜
“一定要以書面而非口頭的形式簽訂合同,并且一定要看清工資支付時間和方式等要素”“遭遇欠薪,可以憑上班打卡記錄等材料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4月27日,中建八局西南公司邀請國浩(成都)律師事務所,組織專業律師團隊走進成都市高新區交子公園四期項目部,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宣講活動。
活動現場,主講律師結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侵權責任編中涉及勞動關系、工傷賠償、追討欠薪等內容,并重點強調了證據留存的重要性。針對外來務工人員關注的“包工頭跑路”“工傷認定難”等問題,主講律師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涉農民工維權典型案例為切入點,詳細講解了法律維權路徑。
互動環節中,工友們踴躍提問:“試用期沒簽合同能索賠嗎?”“工地受傷但沒保險怎么辦?”律師團隊逐一解答,并發放了印有法律援助熱線和維權流程的普法手冊。來自河南的鋼筋工王師傅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今天才知道法律就是咱們的‘護身符’。”
據工地負責人介紹,此類“送法進工地”活動將持續推進,下一步將通過直播普法、法律咨詢日等形式擴大覆蓋面,切實解決外來進城務工人員的群體性急難愁盼問題。主講律師呼吁廣大工友,主動學習法律知識,讓法律真正成為守護美好生活的底氣。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