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洞頭發布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 、WZSK1112
4月25日下午,洞頭區風門社區老年食堂門口上演暖心一幕:三名身穿工服的騎手代表將10袋共計500斤大米搬進倉庫,這是他們用自身積蓄購買的感恩禮。
“以前我們在這兒吃飯享優惠,現在也該為食堂盡點心!”外賣騎手陳志明擦著汗笑道。這一袋袋大米,不僅承載著外賣小哥對社區的飽滿情誼,更折射出洞頭區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系列舉措推動下新與老的雙向奔赴。
一場捐贈背后的溫暖在流動
走進風門社區老年食堂,墻上的“公益送餐倡議書”記錄著這場互助的源頭——自2025年4月初洞頭啟動“騎手愛心食堂”計劃以來,騎手們不僅可以用7元的價格在老年食堂享受兩葷兩素的飯菜,而且每為老人公益送餐5單,即可獲一次免費用餐。截至目前,騎手累計完成送餐服務超200單,惠及社區獨居、高齡老人30余名。
“原本只是想讓年輕人吃口熱飯,沒想到種下了一顆善意的種子。”風門食堂負責人陳素芳感慨,據她介紹,此次捐贈的騎手全部參與過公益送餐。這次集體捐贈是騎手們的自發行動,“用‘吃飯省下的錢’反哺老人,這樣的循環才有意義!”
洞頭的這場溫暖循環,始于關愛凝聚新就業群體的精準破題。洞頭區一直致力于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型社會,營造尊重禮遇新就業群體的社會氛圍,破解他們工作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困境。
據了解,洞頭結合友好小區試點,設置騎手換乘驛站、騎手白名單,同時投放共享配送車,打通配送末端“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騎手“進門難”“配送難”問題;整合全區城市續航接力站、暖“新”驛站等31個服務點位,針對不同群體職業特點,優化開放時間,打造海島10分鐘暖“新”服務圈;建立新就業群體“微心愿”常態化征集機制,正在開展第一批“微心愿”集中征集并逐步將其納入區級“幸福要事”體系,發動政府部門、社會力量認領辦結。
“這不是簡單的‘給予’,而是讓不同群體在互動中找到價值認同。”洞頭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通過搭建平臺、鏈接資源,既解決了騎手進門難、就餐難等“關鍵小事”,又激活了新就業群體的新動能。
從“陌路人”到“共同體”的海島實踐
洞頭啟動“平安瞭望哨”計劃后,推動區內所有專兼職騎手加入哨兵隊伍,以“首報獎勵”激勵騎手群體開展隨手拍、隨手幫,助力社會風險隱患早發現、早處置,今年以來,共有283名外賣員、快遞員被聘為“吹哨人”,并納入基層應消站、網格員的安全群防群治體系,累計排查安全問題1191條。
從愛心食堂到捐贈回饋,再到共治共享,洞頭用精準的暖“新”關愛舉措打破群體壁壘,以“雙向賦能”培育社會治理共同體。
當黨委政府的引領力、市場社會的協同力、群體互助的內生力同頻共振,便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溫暖磁場。當新就業群體從“服務受益者”轉變為“治理貢獻者”,城市的溫度才有了真正的生命力。
有爆料掃碼加小編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